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郭满禄古诗创作漫评

(2015-03-17 21:54:45)
标签:

转载

郭满禄古诗创作漫评

侯德建

 

 满禄先生早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受教于国内硕儒名师门下,所以学术功底颇深。平时喜好当代、现代文学,尤喜唐诗宋词和先秦典籍,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发表过不少卓有见地的论文。评论之外,他尤好古典诗词的创作,从大学至今,写了不少诗词。近几年来,在报刊上又发表了不少古诗,有的诗在菏泽文化界广为流传。关于他的学识与为人,赵统斌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才情恣肆笑长风——菏泽学院中文系教授郭满禄印象》。文章首段云:在鲁西南学界,说郭满禄“久负盛名”,当不为过,我与满禄先生相交忘年,彼此灵犀,一瞥心会,知之甚深。其“盛名”之下,自由缘由。以我观之,可以“四种能力”加“一种风度”总括。“四种能力”即:诵读能力、讲述能力、评析能力、吟咏能力,“一种风度”即:魏晋风度。

 这是统斌文章对满禄的概括,现就我视界所及,略评其古诗创作,因并未见其古诗全貌,写来难免有管窥蠡测之嫌。诚所谓持萌芽以度柯叶者也,仅就教于知满禄之文者。

 满禄曾发表过一篇论文,谈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他认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总趋势是由言志至缘情,而古诗十九首则是由言志至缘情这种转变的标志,它是中国缘情诗作的肇始与端绪,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评价古诗十九首,才能给以准确的定位。读满禄先生之诗,一个突出的感觉是,他的诗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无论是咏物、咏史、题赠,都明显体现出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如《曹州牡丹咏》(前有小序,一并引之):

 暮春三月,偕友小游。时值牡丹初绽,溢香泛彩,甚为惬怀,慨然赋诗一首以赠之云:“梦断魂销三月天,小楼风物正依然。冷水欲温桔亦碎,花香常在口齿间。”诗不尽意,又赋长句,以咏曹州牡丹之盛,兼抒情怀。

        澹荡春光次第开,谁家仙子下瑶台。

        人人尽说牡丹好,艳称齐鲁有《聊斋》。

        我说牡丹少风骨,杨女出浴晕娇腮。

        忽忆忤旨遭贬事,爱其铮铮骨气在。

        堂皇不妖非凡品,天香渍冰难染埃。

        桃夭李冶少端严,叶花呈媚动瑟瑟。

        秾华香溢地酿就,珂雕玉琢天剪裁。

        天道有意可怜人,曹州三月花似海。

        绿杨深处流莺啭,南浦别歌动人怀。

        人生欢愉能几时,花前何不浮大白。

        况与佳友游春暮,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响逸调远,兴高采烈,情深意幽,可谓佳构。诗中对牡丹的赞美,亦是对人格的颂扬,末尾抒写了人生短暂的慨叹与伤感。其小序中之七绝,亦堪称清雅婉丽,读来饶有情趣。

 诗词最重意境。然秦汉以前的诗歌理论,几乎没有触及“意境”之说。到了唐诗宋词,则特别注重“意境”的创造。古诗之所以耐读,就是因为它有一种意境美,反复咏读,方能悟出其旨趣所在。满禄之诗,直接抒情者居多,如题赵统斌《风物图咏》诗,前有小序,一并引之:

 幽昧开辟,岁纪绵邈。然居今而知昔者,是在坟典。曹州历史悠久,风物殊异。虽史有记载,然多梗概之笔。今遗迹虽宛然相存,终有岁久湮灭之虞。今赵君凌雨虐风,探其迹,访其事,摄其图,歌以诗,使之彪炳文籍,罔辍口碑;今观其作,虽为短章歌咏,却是史家笔法,并非熙露吹霜,妄加雌黄。由此观之,图咏之义可谓大矣。且夫其诗,藻溢于辞,辞盈乎气,放怀廖廓,情致高远,诚可谓思洽识高,瑰颖独标者也。故为诗以事张扬,庶几乎千载余情,愈久弥光云尔。诗曰:

         春风词笔生云烟,谢家子弟非等闲。

        风物小觑为图咏,杜郎俊赏成佳篇。

        一从有诗点评后,自此无人可争先。

        何逊老去若侪比,囊萤功须费三年。
又如《岁云暮矣自叹兼致悔孩儿》:

         世味年来薄如纱,忍将诗酒消年华。

        岁月蹉跎人渐老,味无味处如嚼蜡。

        人生大患少挚友,常嗟一身泣无家。

        寒夜诗梦欲凭酒,秋水依稀叹蒹葭。

        只许高士共清韵,短篱旁边种菊花。

        幽怀如缕谁省得,窗外青竹影横斜。
这些诗都写得比较直露俊朗。但其诗亦不乏借物象以抒情者,如《咏竹》:

        凌寒而立,四季苍然。

        不矜不恃,不妖不艳。

        与石为伴,乐老山泉。

        馨香幽远,宜画宜言。
这首诗是作者借竹自喻,显示出不苟于世俗的清越情怀。满禄的另外一些诗,亦不乏意境之美,如《咏定军山》(诸葛葬处):

        先生毕竟太匆忙,为其不可费思量。

        伤感最是凭吊处,墓草萋萋月如霜。
通过凄凉意境的渲染,表达哀伤之情。又如《咏菊》:

        种罢山崖种东篱,峻骨生成压芳姿。

        谁堪凝寒锁梦冷,欲借清影寄远思。
此诗意境可谓幽远深邃,抒写了作者对友人的怀思与向往。其《咏梅》:

        阡陌纵横寒气浓,沉寂万物生气无。

        索寞正当无揽处,一枝梅花带雪红。
则是通过对寒冷萧瑟大地一片沉寂的渲染与描写,赞美了凌寒而开的梅花,以寄托情思。

 满禄先生雅好诗章,且博闻强记,故其诗多有用典之处。细检其诗作,作者用典或是直用其事,或是直用其句,或是把故实融化在整个诗章里,略无用典之痕。如《八五年教师节抒怀》:

    廿年执教两鬓斑,不肯偷懒不肯闲。

    高床自卧小语客,阮囊空挂羞纳钱。

    怜意一片二月雨,镂心万里杏花天。

    木鸡养到无惊处,驰鹜追逐心自宽。
这首诗里数处,即为直接用典。又如:

    人生聚散似浮萍,流水明日复西东。

    争似疏星绕淡月,碧海青天共出没。
诗化用嫦娥故实,略无斧凿之迹,用典之痕,非读书有悟、且不拘于常规者,不能达此地步。

满禄先生颇具才慧,然一生坎坷,未得畅达。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生未能展示自己当属最大悲哀。他曾发表过一篇小说:《归趣图——渊明隐居生活纪实》,写陶渊明晚年的惆怅与迷茫、“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哀叹。这篇小说亦寄喻着他苍凉的心境与人生的感慨。尽管此人旷达豪放,不以名利为念,然在其诗里亦不时流露出未能展示自己的淡淡的哀怨与幽伤。如《五十抒怀》:

    天公生我意如何,五十年华竟蹉跎。

    人到暮年心事静。万事无可无不可。
这类诗歌更多的则是见于对别人的题咏,如《赠统斌》:

    贤者多是没蒿莱,统斌洵属一俊才。

    风云未遂平生志,半是随分半是哀。
《赠谢公》云:

    先生笔墨太飞扬,纵横捭阖势力狂。

    几家气韵入骨里,何处风神入笔芒。

    无意幽显随天分,萧疏胸怀自伸张。

    一日茶罢写氤氲,览墨悠然倚南窗。
《赠月和》云:

    杳然心迹绝埃尘,高翮凌空逐白云。

    杯酒常伴等闲客,荣辱漫嗟是非心。

    朴诚近拙掩才气,纵淡方能见精神。

    饮酣高蹈看世界,虑澹物轻是谁人。
为《警世惊奇》所作序言未尾诗云:

    闲披《警世》最惊心,五柳门前看浮云。

    读到人生参悟处,万事遗来酒一樽。
等,皆是通过对他人的吟咏,抒写个人情怀,豪放中隐见哀婉,旷达中时露感伤。

咏史一体,最难结构,因为它关乎到作者的学识与把握事件的透析能力。满禄写了不少咏史诗,可以毫无溢饰地讲,他是站在中国文化的一个至高处,居高临下地把握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所以他的咏史诗见解卓荤绝俗,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如他的《蜀汉人物咏》写到魏延:

    临阵最是勇争先,功业应与五虎传。

    此事诸葛欠公允,何期预知反西川。
批评了诸葛对待魏延有欠公允的态度,感叹不能正确评价魏延的功业。
如写刘备:

    三国英雄君与操,驰骋帝业雄亦枭。

    只是亲疏太分明,言及大略稍逊曹。
批评了刘备与关张过于亲密的关系,这是导致蜀汉灭亡的直接原因;并将其与曹操相比:“言及大略”则稍逊一筹。写关羽:

    威镇华夏独出群,儒雅更是称绝伦。

    英雄只是忒骄横,眼高四海空无人。
则直接批评关羽的骄横与不可一世,可谓一语中的,十分恰切。

其咏史诗,虽是写实,作者有时却善用虚笔,以衬托渲染,使古板的咏史变成诗意盎然的小调,如写卧龙岗:

    卧龙岗上碧水凉,竹篁半掩临虚窗。

    先生高卧睡乍起,羽扇挥处争鹰扬。
这些都显示了作者结构小诗的技巧。

满禄先生文思敏捷,酒场上别人点题,略加沉思,即可诵出。有时一场酒下来,可咏七八首甚至十几首。据赵统斌先生统计,数年来,其口占诗不下三五百首之多。固然,这些诗多为玩笑之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多属薛蟠体,然亦不乏文情并茂之作。读来令人叫绝。信手拈来数首,录之于下:

    水为君骨玉为神,才情格调两动人。

    最是小雨黄昏后,短袖窄衫读书时。

 

    朴讷秀慧集一身,使人一见即倾心。

    万人丛中一握手,香痕三年犹在襟。

 

    木落时节漫无凭,一任朦胧对残盅。

    忽忆海内存知己,逐棹江波望飞鸿。

 

    耿立文章天下传,如椽大笔岂等闲。

    夜深不堪题赞语,恐惊星斗坠地寒。

 

    一枝小荷倚晚晴,风韵不与别花同。

    只是身似沾泥絮,飘舞不再逐东风。

 

    一抹白云挂碧天,飘洒卷舒自悠然。

    绕君若许化星斗,不在东边在西边。

七律七绝外,满禄先生尤善长调。数十句、百余句写来皆得心应手,别开生面。在朋友中广为流传并业以发表的诸如《谢公百句吟》、《王进画咏》等,皆百句左右。诗中写谢公书法之精:梅经寒霜生耐性,青云不坠志弥坚。少握芦荻学涂鸦,弱冠挥毫墨始宽。日月逾迈无寒署,不在砚边在书边。笔墨攒映辉参昴,真草隶篆自生妍。写其人品:淡泊常是自励语,庄道空旷为规范。沥虚镌真日自省,长艾识卓意静恬。时屯身骞无戚意,高飙畅达少胜颜。门窗听雨诵经典,独树看云自悠闲。纵谈座上来三客,怡情野外放纸鸢。有酒不饮待客至,敲火煮茶绿生烟。车尘马足贵者趣,笔墨生涯是我缘。……如写王进:调墨染翰写古今,王进绘画拔俗伦。物象宗法大自然,妙意自得出绳墨。写意工笔互精妙,形籍神出真亦纯。雄奇婉约为一体,阴柔阳刚俱精神。画至神妙有静气,人无至品格低沉。飘然似鹤绝俗味,花开花落岫出云。从来杯水如名淡,超然物外不染尘……

诗词之外,满禄先生善写评论。近几年,他为菏泽文学界、书画界所写序跋及评论凡七十余篇,他的评论并非泛泛而言,而是能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加以概括,极富学术气息。对于他的评论文章这里不想涉及,但是,他的文章有一个特点,差不多每篇文章的结尾都附有一首小诗。这些小诗有的概括全文意旨,有的则是个人抒怀,读来亦别有趣味。如给《文庸诗文集》所写评论结诗有云:

     少年笔意太纵横,诗挟才气万象生。

    秋风庭院一帘雨,相思孤寂半夜灯。

    为辟轻寒自煮酒,无计著书怨多情。

    白眼看尽世情险,超然无累一身轻。

    昨夜炉香添意味,诗酒挥洒趁人生。
对作者的才华、性情给以高度赞许。又如为张兆涵所写祭悼文字之末云:

     当年豪举垒千盅,顾盼挥洒为谁雄。

    一从先生谢人世,墓杨几度坠西风。
抒发了对亡友的怀念,且赋意境美,是其绝句中上乘之作。

满禄对魏晋文学颇有研究,所以魏晋风度对他有不少影响。他非常推崇魏晋人物,认为魏晋时期是中国人性解放的时期,是文人性格张扬的时期。所以其为人虑澹物轻,暗于机宜,情性挥洒,语言不涉附会,以故识者多乐与之游。赵统斌先生在《才情恣肆笑长风》最后一段论及满禄颇具魏晋风度时写道:所谓魏晋风度,是说满禄先生旷达洒脱迴于常人之言语、作派和情致。在大学里,满禄先生主讲魏晋六朝文学,对其政治环境、文化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精钻细研,用功甚勤。五柳先生之气节及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心境;阮籍呼酒买醉,啸傲山林的落拓不羁之态;稽康冷眼世俗、抱琴行吟、不与小人合作的凛然正气,都对他或多或少地有些濡染。满禄先生几无面具,在他那里,所有明令的“严正”都变成了调侃,所有认为的压抑都变成了舒畅。所以,他使欢乐的场面更加欢乐,使虚假的楼阁訇然倒塌……这是统斌先生的评介。文章结束之际,我想引用他的学生、中文系主任石耿立先生写给他的一首七律,爰为此文之结,诗曰:

       庄老孔孟大拼盘,失意暂驻小讲坛。

      口吐宏论惊草木,身惜羽毛中方园。

      巨木不求栋屋宇,国手灶下烹小鲜。

      诗扉方开三巡后,坦腹东榻意悠然。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