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石城古刹天然胜竟新昌大佛寺弘一大师大佛寺祖师高僧 |
分类: 高僧大德 |
晚晴草匾蕴意深 “天然胜竟”点“心境”
·黄孝伟
http://s6/mw690/c2962e8cgddbf072b36b5&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新昌大佛寺大佛殿对面的岩坡平地上,由时任民国浙江省省长的县人张载阳建了两幢融合中西风格的民居,取名“新社”。其中,正对大佛殿的三开间单层楼,正门上方挂有弘一大师的“天然胜竟”草书匾额,笔走龙蛇,气势如虹,落款“晚晴”。门两侧挂有书法家沈定庵书的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这是一副移联妙对(上联移自北京“天然居”),一匾一联,堪称双绝。
http://s1/mw690/c2962e8cgddbf0f35df70&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http://s2/mw690/c2962e8cg7c931b2c9e31&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http://s5/mw690/c2962e8cgddbf15896c84&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因为有了弘一大师的题匾,这个观景平台,就被叫作“天然胜境”。每次驻足此处,赏天然胜境,再观赏弘一大师的题匾,内心叹服自然美景与人文遗存的相得益彰。弘一大师的草书“天然胜竟”匾,曾让1987年、1989年两次来新昌大佛寺考察的赵朴老赞叹不已。不过,一个“竟”字,又让人们产生各种猜想。http://s14/mw690/c2962e8cgddbf191cafdd&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导游们带团至此,大都会当趣事讲解:因为这里自古以来叫石城,岩山环抱,岩壁陡峭,树根都长到岩缝中,天然多石少土,所以,弘一大师挥笔书写时,把“境”的土字旁去掉了。书法爱好者,另有看法:观弘一大师气势磅礴、浑然天成的草书,如果留着土字旁,就会失了气势。较通古汉语者说,“境”、“竟”,两字是通假字。几种说法各有道理。
因此,每次驻足此地时,也会猜想弘一大师是否另有深意。一日,遇住持传实法师坐平台前,监看五层宝阁顶上堆灰雕龙的修缮工作,就向他坦露这一心思。他说,这是全国唯一的弘一大师草书题匾,弥足珍贵。常人谈论大师的题匾,多是从事相上说的,而佛法讲事理圆融,讲究竟圆满,所以可从佛教和佛理上去探寻大师题匾的内涵……
可谓一语唤醒梦中人!以前总是把“天然胜竟”等同于“天然胜境”,把它看作仅是题写风光的匾额,而忽视了弘一大师书法家之外的一代高僧身份。http://s7/mw690/c2962e8cgddbf1cc07fe6&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弘一大师出家前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他传奇的一生为我国近代文化、艺术、教育、宗教领域贡献了十多个第一。38岁出家后,他放弃各种艺术,惟书法不缀,并且一改以前的书法风格,形成“朴拙圆满,浑若天成”的“弘一体”。他书写佛语和经典,广结善缘,他的字让人看了生清静心,书法成为他弘法化人的利器。因此,虽没找到有关弘一大师题匾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等的记载,不知道是他亲临新昌大佛寺时题写的,还是县人去晚晴山庄请大师题写的,但可以肯定,大师题写此匾,不仅是为石城风光增色,更是要起到弘扬佛化的功用。
查看《弘一大师全集》(修订版),第九册书法卷内,所有弘一大师“后期”(出家后)的书法中,仅三幅草书:“无住斋”,为叶圣陶先生所收藏;“无相可得”,是为马冬涵居士的印集所作题辞;“天然胜竟”,收在182页,确实是唯一留存于世的弘一大师草书匾额,保留在新昌大佛寺。而第八册的书信卷中,弘一大师写给学生的书信,不是“弘体”,用行书书写,书信中“梦境”、“境界”等的“境”字,都没出现用“竟”代替——这表明,弘一大师在书法中没有“境”、“竟”两字通假的习惯。以此推想,弘一大师题写“天然胜竟”,是有意为之,妙用竟、境之通假,既反映“天然胜境”之义,又让明识者想到“竟”字在佛教中的特殊意义。
弘一大师曾经在50岁后的两三年中间隔居住“晚晴山庄”,因此自号“晚晴老人”。山庄是他50岁时由弟子们集资建成,位于上虞白马湖,那里离新昌,现在只需一小时车程,并且新昌是弘一大师往返杭州、绍兴与温州、福建之间的必经之地,因此弘一大师对新昌大佛寺这座江南名刹的灵奇胜迹和高僧事迹应当很熟悉。而“竟”字,含“终极”之义,因此,“天然胜竟”,可理解为“天然殊胜到了极点”——这是弘一大师对新昌大佛寺这座佛门胜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道场的盛赞。并且,正如传实法师所说,佛教讲事理圆融、究竟圆满,一个“竟”字,是弘一大师寄望见到此匾的佛门弟子能想到“究竟”二字,不要着迷于“天然胜境”的风光外相,应向千百年来在新昌大佛寺留下胜迹的高僧们学习,谨守戒律,在“信、解、行、证”上,能圆融事理,信、解究竟了义的佛法,如理如法地去行、证,终得究竟圆满的果位,并以弘法为己任。这一推想,可以弘一大师留下的抄经弘法墨宝来佐证,弘一大师书写包含“究竟”两字的经句很多,如楷书“佛光”大字下,录华严经句“证无上法,究竟清凉”——这正是弘一大师所追求和力行的。
那么,弘一大师为何不用出家后形成的古今所无的“弘一体”,而用了罕见的大草题写“天然胜竟”呢?
可作如是推想:弘一大师题字时,一想到大佛寺的众多胜迹和诸多高僧事迹,就激情澎湃,故用大草一挥而就。唯有激情的大草书法才能体现大师题匾时的心情,也才能与这座承载神奇灵验胜迹的佛教道场匹配。而且,虽用大草书写,气势非凡,但整体庄严,带给览者一片清凉,体现出大师的高深修为,如入化境。细细品赏,草书“天然胜竟”,不违背弘一大师出家后有关书法风格的自我表白:“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推想弘一大师题写“天然胜竟”之时内心激动,不是以凡心测圣意,也是有据可依的。
仰望弘一大师的画像,微笑中显出庄严和冷峻,好象缺少激情。其实,就象沉寂的火山,一旦爆发,激情四溢。弘一大师在“上报四重恩”上,是至性至情之人,一旦性情流露,就毫不压制和掩饰。曾经,在听天台静权法师宣讲《地藏经》时,当着大众,哽咽涕泣如雨,那是弘一大师感念父母生养之恩而思报时的真情流露;大师有一颗爱国爱教的赤子之心,当祖国面临倭寇践踏时,拍案而起,向佛门中人发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更应念佛”的号召,报国恩、报佛恩合一,赤胆至诚。
又,高僧的情怀是有共通之处的。当我了解到悟公上人为《天台山方外志》重版题字的情形时,就联想到,弘一大师为新昌大佛寺题“天然胜竟”的情形,是会相类似的。高僧们报佛恩、报众生恩时,心就热。
教学天台、行归净土、中兴石城祖师悟公上人(悟道老和尚),是教内公认、让佛协会长赵朴老崇敬的一代高僧。宝岩教寺慧月法师,在1997年重版付印《天台山方外志》的出版说明中,记载了悟公上人题书名的情况:“新昌大佛寺方丈悟道法师为本书师写了书名。提起传灯法师昔年大弘楞严之事时,悟道法师手指大佛殿说:‘就在这里!就在这里!’神彩飞扬,宛如旧事重忆,娓娓道来,绘声绘色,惟妙惟肖。传灯法师俗姓叶,是浙江衢州人。《天台山方外志》重印期间,传老故里的善男信女闻讯纷至沓来,极力支持,解囊相助。殊胜因缘,并书志之。”
悟公上人,如此兴奋,含缅怀、赞叹、效法、弘扬等诸多情怀。http://s8/mw690/c2962e8cgddbf232cc597&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传灯大师在新昌大佛寺弘法的盛事,是一件让教内广为颂扬的胜事。史料载:明万历卅十二年(1604年)孟冬五日,应新昌宝相寺(即今大佛寺)守庵之邀,幽溪(即传灯大师)至石城开讲《净土生无生论》,每一登座,天乐盈空,声满石室,铿锵类丝竹,非人间所有。独遘讲时响,讲毕声寂,日日如是,大众同闻。半日讲毕,乐声亦止。远近缁素,咸叹罕有;海内名公,著诗颂以纪之。
守庵大师是重振大佛寺的祖师,当时被赞为“精严持戒第一人”,圆寂后,传灯大师作有《明石城守庵大师传》);而传灯大师,是明末振兴天台宗的大师,又是笃修净业,作《圆中钞》、《净土生无生论》,对净土宗影响深远的大师。两位大师在新昌大佛寺合作上演
“登座敷扬,天乐盈空”的弘法盛事,让悟公上人兴奋不已,同样会让弘一大师激动的。http://s12/mw690/c2962e8cgddbf2cc78c3b&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弘一大师出家后,先依止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后担负起振兴南山律宗的重任,戒律精严,世所敬仰,成为中兴律宗祖师。同时,又行头陀苦行,笃行净业,办佛教院大弘佛法,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而新昌大佛寺的历史上,除传灯、守庵大师外,还有智者大师、开山祖师昙光、完成雕凿大佛伟业的僧祐律师、自称僧祐转世的南山律宗祖师道宣等众多高僧,都会让弘一大师敬仰和效法的,是会让大师想到就激动的。http://s9/mw690/c2962e8cgddbf2fa793b8&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新昌大佛寺大佛殿,是隋智者大师示现瑞相、往生净土的圣地。公元597年,因晋王杨广再三邀请,智者大师出天台至石城,托病不前,选择在石城弥勒大佛前圆寂(20年前的576年秋,智者大师初上天台,过石城“吊道林之拱木、庆昙光之石龛”,发誓创宗弘法竟,终老于天台山,而石城是天台西门,过此就离天台山地界)。史载:“示寂时,命唱经念佛,吴州侍官张达等伴五人,见石佛倍大石尊,光明满山,直入房内。智朗请问:‘不审何位,殁此何生,谁可宗仰?’报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为他损己,只是五品位耳。汝问何生者,吾诸师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问谁可宗仰,岂不闻波罗提木叉(梵文音,汉译持戒)是汝之师。’言讫,跏趺唱三宝名,如入三昧,从容逝去。未时入灭,至于子时,顶上犹暖。”,临逝显瑞,逝后顶暖,是佛教界公认的往生净土征象。智者大师圆寂前还留遗嘱给晋王杨广,叫他完成国清寺的建造,同时为石城弥勒大佛重新裱金,晋王遵嘱完成,并以智者大师嘱奉弥勒大佛的一份衣钵和近身道具,建法塔于石城青陇岗,为大佛寺留下了永恒的纪念。民国二十一年,移建智者大师的衣钵塔至放生池畔山坡上,印光大师为此撰《记》,并撰一长联,赞誉智者大师为“支那弘道无二人”。——弘一法师依止印光大师,对“弘法第一”示瑞相圆寂大佛寺的智者大师,怎能不敬仰,怎能不引发他的情怀呢?http://s4/mw690/c2962e8cgddbf319f0a03&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新昌大佛寺开山祖师昙光,公元345年来到石城山。《高僧传》载,“此中旧有猛兽之灾及山神纵暴人踪久绝。光了无惧色。雇人开剪。负杖而前。行入数里。忽大风雨群虎号鸣。光于山南见一石室。仍止其中安禅合掌以为栖神之处。”,“光每入定辄七日不起。处山五十三载。春秋一百一十岁。晋太元之末。以衣蒙头安坐而卒……神迁虽久而形骸不朽。”刘勰的《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中都有记载,“光公禅室,身属东岩,常闻弦管,韵动霄汉,流五结之妙声,凝九奏之清响。由是兹山,号为天乐”。昙光祖师,是达摩西来创立禅宗前,我国著名的行头陀苦行、禅修得果的高僧,放生池边有昙光祖师舍利塔。——弘一法师也行头陀苦行,新昌大佛寺开山祖师昙光的事迹,自然会让他缅怀和感慨。http://s1/mw690/c2962e8cgddbf3623a810&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http://s3/mw690/c2962e8cgddbf36b8fb92&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公元486年至516年,前后三十年,由三位高僧前赴后继,完成了雕凿石窟弥勒大佛的伟业。《高僧传》中载,“释僧护,本会稽剡人也。少出家,便常克意苦节,戒行严净,后居石城山隐岳寺。寺北有青壁,直上数十余丈,当中央有如佛焰光之形,上有丛树曲干垂阴,护每经行至壁,辄见光明焕然,闻弦管歌赞之声。于是擎炉发誓,博山镌造十丈石佛,以敬拟弥勒千尺之容……临终誓曰,吾之所造本不期一生成,第二身中其愿克果。后有沙门僧俶纂袭,而资力莫由未获成遂。……敕遣僧祐律师专任像事……像以天监十二年春就功。至十五年春竟。坐躯高五丈立形十丈。”僧祐律师,编撰《弘明集》、《出三藏记》等佛教巨著,又是造像名匠,更是律宗创立前最著名的律师。
http://s10/mw690/c2962e8cgddbf3b4251e9&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新昌石窟弥勒大佛,被南山律师宗传为“三生圣迹”,这与南山律宗创始人道宣律师相关。《宋高僧传》卷第十四载:“释道宣,……母娠而梦月贯其怀,复梦梵僧语曰:汝所妊者即梁朝僧祐律师,祐则南齐剡溪隐岳寺僧护也。宜从出家,崇树释教……”由此,《宗谱》中也以道宣律师为大佛寺列祖之一。
如果应请题匾,被提起而想到新昌大佛寺历史上的僧护律师、僧祐律师、创立南山律宗的道宣祖师,肩负挽救佛教时弊、重兴南山律宗的弘一法师,怎能不激动万分呢?
通过如上闻、思,可以想象,弘一大师题写“天然胜竟”时,是激情澎湃的。是大师的佛教情怀和新昌大佛寺的高僧事迹、神奇灵迹,这两大因缘的和合,让新昌大佛寺拥有了弘一大师唯一留存世间的草书题匾。
因此,十多年来面对“天然胜竟”时的猜测,已有了结果。现在已体会到此匾所蕴含的深意和弘一大师在题匾中所寄予的厚望:不能迷失在世间的灯红酒绿中,也不能被“天然胜境”风光的外相所迷;放眼所见,是天然殊胜到极点的弥勒佛道场、佛门胜地,应努力学习千百年来众多祖师、高僧的言传身教;信佛、学佛,还要想到“究竟”二字,依台教习“止观”,依净土法门修“念佛三昧”,身处末世,以笃行净业的高僧为依止,以往生净土为归宿,“华开见佛悟无生”,以达究竟圆满。
当我罗列资料草草完成以上文稿时,顿感轻松,又觉疲惫。傍晚,躺五马山腰石凳上,山城美景如画,天风浩荡,回味有关“天然胜竟”的闻思过程,突然来了灵感,内心莫名激动,“顿悟”弘一大师草书“天然胜竟”的内、外双重意境。常人只道“天然胜境”,其实,弘一大师用一个“竟”字,同时点出了“心境”——“本地风光”,妙绝!高明之至!本地风光,即指自性、本体,也即人人本具的佛性,可谓天然,可谓殊胜,可谓究竟圆满!而且用笔走龙蛇之草书才能彰显其灵动力用!正如禅宗六祖所示:“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传灯大师撰《净土生无生论》,同样不离这个宗旨。
当晚翻书看,翻到一本几年前受赠而未翻阅的《影尘回忆录》,见扉页有弟子敬录的倓虚大师法语,豁然醒目:“佛祖家当,本地风光。八面玲珑,不假色庄……天然大业,最忌装璜。有意求全,反致损伤。”这似乎是为我傍晚所悟“天然胜竟”蕴意提供佐证。
http://s3/mw690/c2962e8cgddbf40c2e782&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http://s11/mw690/c2962e8cgddbf41baeb2a&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http://s4/mw690/c2962e8cgddbf431f5fc3&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
http://s13/mw690/c2962e8cgddbf43689b8c&690“天然胜竟”点“心境”" TITLE="晚晴草匾蕴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