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的训练之一

标签:
呼吸肌抗衰老慢阻肺咳嗽哮喘 |
分类: 骨科-康复-运动 |
呼吸肌的训练之一
一、呼吸肌训练
呼吸肌训练(RMT)可以定义为一种旨在通过特定运动改善呼吸肌功能的训练方法或治疗方法。它通过一系列与呼吸肌有关的运动训练以增加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从而改善呼吸。RMT通常用于对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检查慢阻肺)的治疗和康复。因为这项训练可以加强呼吸肌的功能,也有许多人采用RMT作为他们的运动训练的一部分。研究表明,在心血管锻炼或跑步、骑自行车等体育活动中,常规的RMT可以提高人的耐力。
当一个人呼吸正常时,他们通常只使用他或她的总肺活量的10%到15%。有了RMT,一个人通常可以增加肺活量。深呼吸需要更多的能量,但也允许更多的氧气随着每次呼吸进入血液,同时加强呼吸肌肉。通过至少6周每天进行呼吸训练来加强吸气肌,显著减少了这些呼吸肌在运动中所需的氧气量,从而为其他肌肉提供更多的氧气。RMT可能包括吸气肌训练(IMT)或呼气肌训练(EMT)或两者的组合。
呼吸肌对训练刺激的反应方式与骨骼肌相同,即通过特定的训练刺激肌肉结构和功能进行适应改变。
结构适应性-已证实肌肉纤维类型、纤维横截面积(肥大)和肌肉厚度的变化。
功能适应-已证明在强度、速度、功率、耐力表现、峰值吸气流量、最大吸气和呼气压力方面有所改善。
RMT的工作原理包括优化血流分布、改善中心疲劳、改善呼吸和外周用力等。
二、RMT方法
对所有骨骼肌的训练都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过载负荷、特异性和可逆性。这些训练原则也适用于呼吸肌训练。
1、欧载负荷
过载负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训练反应,肌肉必须有过载才能达到训练效果。过载可通过改变持续时间、强度或频率来应用。IMT使用的持续时间、强度和频率的可接受水平为:
强度:50-70%最大呼吸力(通常在30次呼吸或2-3分钟内失败)
持续时间:每次连续呼吸30次
频率:每天两次
2、特异性
力量:呼吸肌对高负荷、低频负荷的反应增强
耐力:耐力训练可以实现低负荷,高频负荷。然而,通过力量训练来提高耐力也是可能的。因为强壮的肌肉以其最大能力的较低百分比完成任何给定的任务,因此强壮的肌肉能够长时间地维持给定的活动。
肺容量:呼吸肌长度由肺容量决定,因此IMT应在尽可能大的肺容量范围内进行。从尽可能接近残气量(最大呼气量)开始,到尽可能接近总肺容量(最大吸入量)结束。
3、可逆性
停止训练:当训练刺激被移除时,呼吸肌的反应与其他肌肉相似。大部分损失发生在停止培训后2-3个月内。耐力比体力强。短期的减量(1-2个月)可以在不太多功能性收益回归的情况下进行调整。
维持:吸气肌功能的改善可以持续,训练频率可以减少三分之二,或者一周减少到两次。
三、RMT的形式
1、呼吸肌的阻力训练
阻力训练-吸气压力阈值负荷(IPTL)是目前最常用、经过验证的RMT方法。患者通过一个设备进行呼吸,该设备包含一个压力加载的吸气阀和一个未加载的呼气瓣阀。
2、呼吸肌的耐力训练
四、实施RMT
1、适应证
无论是否有病还是没病,RMT适用于所有希望提高运动耐力的人,如运动员或任何人,呼吸困难和/或运动不耐受。研究证明IMT对呼吸、心脏、神经肌肉、手术、健康老龄化等都有积极的影响。在某些特定的疾病,特别是有吸气肌功能障碍和/或呼吸力学异常的患者,IMT更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下边是一些需要做呼吸肌训练的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
僵直性脊椎炎
神经性厌食
关节炎
人工通气患者
哮喘
支气管扩张
癌症
脑性瘫痪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疾病
囊性纤维化
糖尿病
膈肌麻痹
甲状腺功能减退
脊柱侧凸
多发性硬化
肌营养不良
重症肌无力
肥胖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帕金森病
脊髓灰质炎后
怀孕
肺动脉高压
肾功能衰竭
结节病和间质性肺病
衰老
脊髓损伤
外科病人(腹部和胸部)
呼吸机诱发的肌病和功能衰竭
通气失败(易受影响)
声带功能障碍和喘鸣
呼吸肌功能不足的某些特定生理指标:
呼吸肌强度降低
呼吸困难
正呼吸
呼气肌流量限制
换气过度
呼吸系统舒适度降低
死区与潮气量之比升高
呼吸急促
低氧血症
高碳酸血症
咳嗽功能差
不借助呼吸肌无法呼吸
2、呼吸肌训练的禁忌症
目前没有关于RMT后不良事件的报告,但是。使用设备训练存在有气压创伤相关事件的风险。因此,在下列情况下应谨慎:
自发性肺结核病史
未完全愈合的创伤性气胸
鼓膜破裂或其他情况
不稳定哮喘伴呼吸困难感觉异常低
3、注意事项
对有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有引起高碳酸血症的风险
近期感冒或鼻窦炎患者可能导致耳朵不适。
对经急性加重或胸部感染的患者应做临床判断是否可以进行。
应提醒个人不要分享培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