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读贾平凹《游寺耳记》

(2015-02-25 21:47:11)
标签:

转载

分类: 随笔散文创作谈

 

游寺耳记

贾平凹

 甲子岁深秋,吾搭车往洛南寺耳,便见山回路转,湾湾有奇崖,崖头必长怪树,皆绿叶白身,横空繁衍,似龙腾跃。奇崖怪树之下,则居有人家,屋山墙高耸,檐面陡峭,有秀目皓齿妙龄女子出入。逆清流上数十里,两岸青峰相挤,电杆平撑,似要随时作缝合状。再深入,梢林莽莽,野菊花开花落,云雾忽聚忽散,樵夫伐木,叮叮声如天降,遥闻寒喧,不知何语,但一团嗡嗡,此谷静之缘故也。到寺耳镇,几簇屋舍,一条石板小街,店家门皆反向而开,入室安桌置椅,后门则为前庭,沿高阶而下。偌大院子,一畦鲜菜,篱笆上生满木耳,吾落座喝酒,杯未接唇则醉也。饭毕,付钱一元四角,主人惊讶,言只能收二角。吾曰:清静值一角,山明值一角,水秀值一角,空气新鲜值八角,余下的一角,买得吾之高兴也。

 【鉴赏】

贾平凹这篇仅二百余字的散文,写出了奇崖、奇树、奇居、奇声、奇事……构成的奇特画面。堪称一篇玲珑隽永的美文、奇文!

文章开篇点明时间、地点,然后用精练的笔墨勾画精致:“但见山回路转,弯弯有奇崖,崖必长怪树,皆绿叶白身,横空繁衍似龙腾跃”,此为一奇。“奇崖怪树之下,则居有人家”,“屋山墙高耸,檐面陡峭,有秀目皓齿妙龄女子出入”,二奇。“逆清流而上数十里,两岸青峰相挤,电杆平撑,似要随时作缝合状”,三奇。樵夫伐木的“丁丁声”、“遥闻不知何语”的寒暄声,“一团嗡嗡”,空谷传音,四奇。接下来,描写寺耳镇新奇别致的田野风情,此为五奇。这一系列的奇特景观,令人“杯未接唇则醉也”。更加新奇而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饭毕,付钱一元四角”,而主人固辞不受,“言只收两角”,于是引出一段新鲜而富奇趣的结语:“清静值一角,山明值一角,水秀值一角,空气新鲜值八角,余下的一角,买得今日吾之高兴也。”文章不落俗套,意蕴深厚,令人拍案叫绝。

文章语言精炼、古朴、雅致,以凝练的文言句式摹景、状物、叙事,具有浓郁的“青果味”,读之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

【附录】

据说是作者在街头遇到《教师报》记者索稿,即兴写在一张烟盒纸上的短文。全文仅286字,八句。

清静值一角,山明值一角,水秀值一角,空气新鲜值八角,余下的一角,买得吾之高兴也。这就是作者的旅游价值观。

据贾平凹自己介绍:那年我回商州采风时盛华陪着去寺耳。寺耳是深山僻地,一连吃罢四天十二顿的老陈浆水面,肚子都呼噜呼噜打雷。我骂盛华弄不来好吃的。他跑三里路去上湾村的小饭馆里买了四个蒸馍,又要去河边的一块辣子地里偷摘几个辣子,没想一只狗就撵上了他。山里的狗声巨如豹,一个咬起,遂即惹来四个也咬着扑来,盛华从辣子地边的篱笆上拔出一根木棍,旋转着边打边退,狗仍是穷追不舍。我瞧见路旁有家木材站,从铁栅栏门的缝隙中钻进去,他钻不过来,他的鼻子太高,情急中把怀里的蒸馍当石头用,狗叼着蒸馍才跑远了。他站在栅栏门外给我耸肩,说:蒸馍吃到狗肚里去了!

       从寺耳返回到洛南县城,盛华供职在县文化馆,一定要招待我吃豆腐。洛南的豆腐是浆水点的,压得很瓷,可以用秤钩子钩着称。豆腐是烫热后切成小方块,蘸着辣子水儿吃的。我俩吃了五斤。他见我高兴,就拿出笔墨纸砚,要我写一个条幅给他。我那时的毛笔字虽没现在可以卖钱,但酷爱汉罐瓦当,不带几个来也是不肯动笔的。我说:嗨,一顿豆腐就想得一幅书法呀?!盛华嘿嘿地笑,头一晃一晃的,而且揉起鼻子,说鼻子在钻铁栅栏门时撞坏了。我当时却也有些写字的瘾,提笔就在纸上写起寺耳的一路感受,写毕了,竟还是一篇短散文,后来盛华抄了一份拿去发表,这便是如今收进我文集中的那篇《游寺耳记》。

[转载]读贾平凹《游寺耳记》

寺耳镇佛山秋色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