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县颛褚寺村颛氏族谱序(始祖儒)(《沧州谱牒序跋集》之颛姓)
(2022-12-31 16:47:50)沧县颛褚寺村颛氏族谱序(7则)
1、重修颛氏族谱序
尝思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本于天者,万一而各正。本乎祖者,异派而同源。其在《诗》曰:以续妣祖,言尊祖也。其在《书》曰:以亲九族,言和族也。然祖宗之派不明,亲亲之道不著,祖宗之派不分,亲亲之道未讲。人之有祖,犹木之有根、水之有源。根深者叶斯茂,源远者流自长。
吾先祖子张本居于陈,陈人也。迄于今世远年深,祖宗功德莫可阐述,而棣茂椒蕃不容以终暌。此族谱之修,所以不容已也。文尝在学中,与家伯兄侄聚首谈论,念及旧谱被荒乱失堕者已有年矣。意欲修葺以示来世。凡我族姓无不一一详求其是,寻其次第,立其规模,庶几祖宗之遗泽不泯,而敦宗睦族之谊,亦有所感而兴矣。后之人能善体我意,嗣而续之,是所望也。
时
公元一九零四年
光绪三十年岁在甲辰冬下濣 二十六世孙 炳文 谨序
2、序
盖闻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是知为之于前,正所以传之于后也。况祖宗之遗脉,尤为后人所宜急讲者乎。山尝于读书之暇,溯及始祖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人,由前明永乐元年随龙保驾以来,徙居直隶河间府献县城东北颛褚寺,赏及功名。迄今始祖坟墓七处,辈次名讳渺无可征,至于萧县本家,宗次功名更无可考。倘族谱不修,阅世久而尊卑莫辨,历年多而宗族莫分,不数传而子孙已不知其祖先为何如人,并其名号亦不能举,深族伤矣。
于是与堂叔讳炳起商及族人,共修谱书,真知者载,失传者阙,一家之老幼男女,一人之讳字生辰,无不一一详求。至于坟墓之次第,辈次之尊卑,无不一一续明。各存一谱,以昭法守。虽不敢谓不遗一人,而庶支旁支大宗小宗亦庶乎不差矣。今者大略已具,合族共为参酌,则谱之有成,祖宗之泽不泯,即子孙之繁衍无穷也。为后嗣者,可勿深年欤!
二十七世孙 培山 谨序
3、颛氏家谱序
国不可以无史,县不可以无志,而族尤不可以无谱。谱也者,所以溯本源、别支派、明昭穆、联宗族,上延祖宗之统绪,下启子孙之孝思者也,讵可任其废堕而不随时修续哉!自我始祖卜居于此,至今三十余世,历年六百有余矣。明弘治十三年重修东寺庙宇时,碑载吾先人三十余名……
俭久有续谱之意,奈因民国以来,国际紊乱,又加上日本入寇,人民不得安太,是以来未得修续。今社会稍安,及与族人商及续谱,族人无不同意者。于是以叔父讳炳文公为主导,俭与族弟连为佐手,按门支而续焉。自兹以后,若网在纲而不紊,详明生卒。详其生,所以序齿也,长幼可以辨,诞辰可以庆也。详其卒,可以慎终,即追远之基也,捐馆之期……不敢忘,忌日之礼可举也。益以茔墓图惧湮也,某茔系某向,后世安葬可无毫厘之错也。某墓系某公,即墓志者已可尽知也。联名继世图惧紊也,字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察断嗣续无穷之思也。望后代对续修族谱切勿马虎,以免至爱亲朋及后世追问之难,后世切记续此谱以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为终,三十八年为公元一九四九年开始,后世续修推年代时依此为例。
时
公元一九六二年岁次壬寅 二十七世孙 培俭、培连 谨序
4、颛氏族谱再修序
始祖卜居于此,至今三十余世,历年六百余载。据史料载,明永乐年前,随龙保驾至此,皇封占地户后,因临东大寺,命其村名颛守寺,后更名颛褚寺。
由年代已久,久经战乱,世态不稳,故前谱失落,始祖下十八世名讳失考,世代遗憾。顺从先辈,后导再次修谱。
颛氏家族,自永乐安家于此,世世代代艰苦创业,严教子孙,历经沧桑,将退海之滩改良为梨枣果园,飘香万里。吾颛氏家族根繁叶茂,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故吾族要弘扬祖先传统,继承其文化遗产,再接再厉,多为民立功,为吾颛族争光添誉。于公元一九六二年修续至今三十余载,又由廿七世孙杰、州为首再次修续,为吾族家道昌盛、共享天伦奠基。吾颛寺家族无不拍手称颂。神州各地,凡吾颛氏族人纷纷寄函赞助。
公元一九九四年癸酉年续谱诸人
二十七世孙 杰、州
二十八世孙 奎、广、连、凤、彩、龙
5、宗派图说
右宗派探源溯流至讳儒公,以上无可考,故续谱绘图端自此世始,下至三世分大宗、小宗两大宗。大宗以下三支分序,小宗以下一支分序。无论世远年深,皆自始祖推下,大宗之裔居先,小宗之裔居后。虽分派后,一世有一世之大宗小宗,而世世支支皆按宗派序去,若网在纲,有条不紊焉。允每支又有数支,只可于每支上层名上注明某公几子,按次横排序去,不必再为分编以致亲派混淆也。不然后世子孙繁衍欲分而可胜分乎!
二十七世孙 培信 谨序
6、颛氏族谱又序
自上次续谱,迄今近三十年矣,族人吁请再续,洽乎吾祖遗训。经众人奋力为之,新谱写就,余作序以记之。
本次续谱,适时紧迫,然任务繁重。盖因往昔社会动荡,生活困窘,不少族人离乡背井,散居于东北、内蒙诸地;而今经济繁荣,社会开放,众多有志之士顺应社会潮流,走向全国创业发展;更有部分专家学者侨居海外,一展才华。是故,给此次续谱带来诸多不便,幸有当今先进通讯技术纾解困境。尽管诸事纷繁,与事人员戮力同心,遵祖上之规,续写人口增减;守祖上之法,核准茔地变化;并对历次谱中纰漏与误写,予以补充更正。大凡一家一户,一祖一墓,均不敢丝毫疏忽大意。
吾颛氏家族乃古老、文明而又顽强之宗族。早在明朝永乐初迁徙至此,繁衍生息,一度辉煌,今吾族人无不为此而骄傲。后于清代蒙难,几近灭绝,此吾家族之大悲也。随其难故,诸多历史记忆湮没,亦吾家族之大憾矣。幸吾家族人有发旺基因,而今再度兴盛。追溯先祖渊源,知晓吾祖奋斗历程,吾辈责无旁贷。故今之众人不辞辛劳,巡地访人,寻物查迹,费尽心机,虽有所获,仍不尽人意。希冀后人秉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伪存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积跬步以致千里,最终还我颛氏家族历史原貌。
万众一心,团结奋进,乃吾颛氏家族优良传统,经此续谱,更加凝聚力量。望吾族人弘扬忠厚传家、诗书继世、明礼守法、以德为本之美德,自立自强。倘能如此,吾颛氏家族之再度辉煌,指日可待矣。
廿九世孙 清璞 谨序
公元二零一九年 二月六日
农历己亥年 正月初二日
7、颛氏家族族谱联名继世图14
第二十九世至第三十三世:清、植、焕、堪、钜
第三十四世至第三十八世:涟、术、炜、埈、金
第三十四世至第三十八世:(汝)洪、林、煦(墉)、均、(镜)钟
第三十九世至第四十三世:(滋)海、森、照、增、铃
子孙繁衍,命名易紊。准五行生序,立此图。以上一字继其世,下字惟意所择,而不限文意之联属也。故望后人勿弃辈取名,随心所欲,忌与先人同讳,致使尊卑不分。
(颛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