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倪氏宗谱(始祖保)(《沧州谱牒序跋集》之倪姓)
(2022-11-24 21:55:13)黄骅倪氏族谱(2则)
1、黄骅倪氏宗谱叙略
谱何为而作也?谱之使族人知所自出也。夫族指虽繁,其初固一人之遗也。以一人之所遗,其后乃至庆不闻、吊不赴,则途之人矣。甚而阋墙操戈,凌弱暴寡,又途之人不若矣。悲哉!特未知所自出耳。诚知之,吾亲吾亲,自吾亲而上,孰非吾父吾祖之父之兄,知吾爱吾子孙,自吾身而推,孰非吾父吾祖之子之孙!如是而尚忍途人视之,且复忍于凌暴者也。礼曰:亲亲则尊祖,尊祖则敬宗,敬宗则收族。唐虞敦睦协和,率由是已。荐不,不能负荷先业,早岁窃慕范文正之风,不谓薄宦,遭际世变,仅存一息而归,力不能庇族,殊负夙心。杜门以来,取先世遗迹,合族之人而谱之,庶水木本源,洞瞩于目,怵惕于心。
按:倪原姬姓,小邾之后。在汉有宽,在唐有若水,族姓近孤,家承阙传,远系莫考。荐少也孤,未获详询之祖父。第以其所知者,津门之迁自滁阳始,世职自高祖保始。高祖居滁州全椒县龙潭乡之赤石埠,当明太祖龙兴之甲午,随鲍万户充前锋,累建战功,实授江阴卫百户。子二。长为曾伯叔祖兴,袭前职,升北平济州卫正千户,以靖难功升世袭指挥使,于永乐二年调天津卫,偕吾祖亨家焉。一传而曾叔祖旺,无嗣。先是祖城过继于曾伯祖为长男,不得于伯祖母钱氏。至是欲以冒姓子俊为嗣,讼之官,请于滁,以曾叔祖善来承世职。此再迁之始也。以宗法论,祖兴为别子,祖善既承世职,当为继别子宗。然于叔祖旺为堂叔,法当继高祖,不当继伯祖。今宗法久废,且世职汰,谱次当以眉山氏为则。荐谬忝管见,先列世次,五世一更幅,更幅之下光注子某,使人易辨所自出也。首列世官,重宗子也。荐支居前,从始迁之祖也。生卒配讳独详于荐所自出者,以谱荐所修也。未知于谱例合否,以俟后之贤者。
嗟乎,冥顽之物知亲其类,草木之质披枝伤根,愿我子孙奕世共存此念,无使先人抱恫九京也。此荐作谱意也。
2、序
盖闻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无史不足以微礼,家无不足以微世,谱不按时修续日久乱乎。
家谱是家族的历史,历史应不断地接续,这样才能使后人知所自出。由于社会原因,人为造成,宗谱断续,多年世字混乱,从十三世至今没有正式续过谱。在公元一九四四年,由几个村在王维屯单纯续了六个字:洪、世、诚、维、崇、福。当时小牛庄倪氏族长不同意赴王维屯议事,结果没去,所以小牛庄东西两院没有执行六个字。后来六字不推自翻了,造成世字混乱。到一九八二年,王维屯出贤人,即十九祖国珍、国章二兄弟出头操办,邀请各村各院代表来王维屯商议世字问题。参加人员有小牛庄十八世祖宝琚、二十世文龙,中旺村宝才,大屯村宝甲、十九世风增,下马广村十九世世奎、世成,集于王 维屯商定了十个字,即世、志、兴、庆、广、忠、诚、贤、佳、跃, 按列世次。每十世一更,国珍、国章、宝琚等人,为续谱打好基础。小牛庄十九世祖风水,为修谱贡献更大,竟然把三百四十六年前的家谱完好无缺地收藏至今。如果没有八世祖光荐所作地谱,想接续也没有依据,上下无法接茬。再有十八世祖朝卿五爷为后人修谱, 留下大量依据。其子风珠在修谱过程中也做了大量工作,协助修谱人从各村各户搜集祖史,关系等等。总之在众人的帮助下,家谱总算整好了一部分,小牛庄倪氏从十五世时已形成东西两院,西院支谱有宝琚整理,这也给后人修谱打好基础。
受上述贤人影响,才引起我修谱的信心。虽然文化水平低,但我能把所见所闻的历史续在谱中留给后人,从原谱来分析,我祖先文人很多,但没有用文字把祖史传留后世,例如由下马厂分布各地的倪氏很多,但不知祖,不知世,不知所自出的也不少,我很遗憾,再也不能把遗憾留给后人。受文化限制,没有把家谱修好,希后人谅解。望我后代按时接续,尊宗敬祖,达到支支有谱,人人知世,延传万年,支世不乱。
公元贰仟年仲春二十世孙 洪云 敬书
(倪世江 提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