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献县王三孝村《齐氏家谱》序(《沧州谱牒序跋集》之齐姓)

(2022-05-15 05:40:28)

献县王三孝村《齐氏家谱》序

齐,姬周之上国,中华之显姓也。殷商末年,纣王无道,好酒色,害忠良,腥秽熏天,人神共愤。吕国有名士姜尚,字子牙,号望,时人亦称之为吕尚、吕望。苦谏纣王得罪,乃率姜姓族人避祸,西迁渭水之滨,直钩垂钓,以待天时。时西伯姬昌已脱厅羑里,延揽天下奇才,以为灭商兴周之计。姬昌死后追封文王耳姜子牙近在关中,遂驾车亲迎,并结姻亲。旋封姜尚为,师者,三军之统帅也。周文王逝后,其子武王姬发即位,尊其兵父姜尚为师尚父,封姜尚女邑姜为正妃,生子诵,即丽后之成王焉。成王称其外祖父为太公,世称姜太公或太公望。姜太公乃兵家之祖,著《六韬》,以文韬武略佐武王灭纣,肇建周王朝。厥功至伟,封于齐。齐,周天子首封之国也。地广人稠,物阜粮丰,幅员千里,兵车百乘,拥征伐五侯九伯之特权。太公就国,建都营丘,精兵简政,待民以宽,齐国大治。子孙继之,国势日增。至桓公时,重用名相管仲,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十数年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率先成就春秋霸业。战国时,弑君算位之风大起,三家分晋后,齐国君主大权旁落,世卿田和野心膨胀,发动政变取代姜姓君主,史称田氏代齐。齐国姜姓繁衍百年,子孙甚众,多改为齐姓,以缅怀故国铭记此难焉。故齐氏闻达之人多宗姜而仇田,其来有自矣。

齐氏发于齐鲁,而遍布宇内,约占总人口千分之一,居姓氏榜前百无疑。吾邑有尚孝古村王三孝子庄,齐氏居之久矣。村北十里余,即子牙河,左近一村,称太公孙庄,齐氏一脉与太公渊源,惜难以详考矣。余少时同窗,齐福生先生,乃通家之好者也。少机敏多智,校方甚器之,会遭逢文革之乱,乃一生务农。耕稼之余,手不释卷天下大势,了然于胸世事洞明,颇有见地:含辛茹苦,培树英华满庭才俊,乡党与有荣焉。年且七旬,衣食无忧,常为子孙思千年之计耳。尝邀同窗王树森先生、王植槐先生等小酌,喟然叹曰:仰合抱之木,应寻其根饮甘泉之水,当思其源。故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余家无谱,乃大憾。祖父以上,不知名讳,先祖肇基创业之事,更无从知之。若此,五世之后,虽骨肉之亲,或不免视为路人焉,在座诸侄春祥,清祥等皆颔首称是,遂推齐氏族长福生兄主持立谱,诚邀树森兄鼎力襄助。王树森先生,名门之后焉。精通文史,尤擅国学,所撰《王氏族谱》乃国藏也。二人双剑合璧,不数月谱稿竟成,命余作序。余捧读终夜,似觉不同凡响。

明定一世,建立首谱,此其一也。有谱之家,续之则易:无谱之家,立之其难。确立一世祖,至为关键。名门望族,常以祖上名人为一世:百姓之家,多以迁徙一代为一世。齐氏诸贤,斟酌再三,定则以实事求是,宁缺勿滥。先祖迁此,已过百年,名讳事迹,俱不可考,若牵强附会,不唯有辱先贤,亦必遗害子孙。今齐氏之族长,为福字辈,上推至祖父,确知名讳及生平概要,即定为一世祖。一世明,而六世顺,首谱成。此等不循旧例,不事穿凿,一切据实而定,余以为甚可嘉也。

血亲为主,姻戚为辅,此其二也。所谓血亲,即以血缘为纽带所形成之同姓亲属。所谓姻戚即尽量避开血缘而以婚姻为纽带所形成之亲属。齐氏家谱以血缘为主线,界定世系,纵贯六世,横连四门,无论男女,同出一源,绝无遗漏,脉络分明。血亲本自人伦,虽传百世,而不变焉。姻戚基于法制,可依法成立,亦可依法解除,如杂于世系,久则难免生变。余曾阅某氏族谱,列少妇于世系,并勒之于石。谱方付梓,而婚变生矣,一族大晦之。然姻戚亦不可轻,婚姻立而人伦出焉。齐氏家谱列妇、婿之属于世系考,女嫁何人,妇出何处,皆条例分明。血亲姻戚,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可谓精当也矣。

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此其三也。齐氏家训,虽援旧例,然其内容,不落窠白,令人耳目一新清慎为官,和平养性,爱国爱家,忠孝两全,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家谱后附旧二十四孝,可谓用心良苦。齐氏家风敦厚纯朴,子孝孙贤,不乏其人,以孝亲先贤而诫之于谱牒,乃首创也。览福生兄亲撰新二十四孝,余忍俊不禁,似觉新风扑面,如食佳果,如饮甘饴,支持单身父母再婚赫然在列,其开明如此,能不赞乎?

齐氏宗亲,人中龙凤多矣!为国以忠,事亲以孝,待人以诚,处事以信,聚天地浩然之气,凝日月光华之明,兹立谱于斯,以慰先祖,并启后昆。是为序。

邑人张连春

庚子2020夏荷月沐手撰

(王树森提供 王占龙收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