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望树镇郭氏族谱(《沧州谱牒序跋集》之郭姓)
(2021-10-14 09:31:13)盐山望树镇郭氏族谱
直隶天津府盐山县郭氏家谱
谱序
尝闻《虞书》亲九族,所以端敦睦之本也;《周礼》制五宗,所以序支派之分也。盖本不立则支分别涣而无统,而宗法存则敦宗睦族,萃离以为合。降至叔季世风不古,五宗九亲之说久矣。罔闻一本九族之亲亲同陌路,其弊流于海卑之部分。其故原以谱书之久废,其所以敦宗而睦族者,不赖于族谱一书哉?余等深怀兹惧,立志修谱,或得诸见见或得诸闻闻,存心数年成语今日,庶后世子弟仁怀让孝友,不至视族人为陌路云。
咸丰辛酉十三代 汝震 志
重修家谱序
窃谓家之有谱较邑之有志,国之有史为尤急也。盖史之实视乎志志,志实视乎谱。使加各无谱与有谱而不续,恐撰史者据实拾修志者,无由采访矣。谱之续不纂要哉。吾始祖兄弟二人自前明永乐二年由滦州分居沧盐两地,通谱往来,庆吊世世不绝。洎乎国初,因家谱失禄于回禄之灾,虽庆吊如故,往来如故,而先人之字讳难免失考,后世之支派莫能归源,致使百余家人几几乎分而不能合。十三代汝震、庆桐公立志修谱,详验宗祏,细求坟墓,书咸成语咸丰辛酉之春。又三十余年矣。已登谱者尽逾中年,未登谱者率皆成丁,使一任族人之日增而不思重续,恐大非二公修谱之本意也。乃族人先得我心,共议重修,而以修辑嘱余,窃以修辑固非易也,嘱咐不可诿也。爰乃慎终于始进而加详酌乎已叙之成书,迟以未来之日,岁月非姑缓也,抑亦屡经参酌,庶不悖前世修谱之意云。
光绪庚子十六代 鹏山 志
四续家谱序
公历一九六三年岁次癸卯春正中浣,族人殿臣、杏臣、芳亭等以我族自民国十六年三次修谱以来,迄今已三十六载矣。老迈逝世者固多,后代新生者更众,年已成丁尚未登谱。追忆我祖先自明朝永乐二年迁居盐山邑已五百余载,子孙繁衍,瓜瓞绵绵,惟因散处各居一方,年远代洇,联络中断,声息隔绝,日益疏远。虽一脉相传,视为陌路,实大失同宗之谊。曷胜浩难为,慎终追远,脉络相通,敦宗睦族,渊源相传起见,续修谱牒实属綦要。经合族聚议赞同,爰于正月下浣假李家铺族人金琇家续修,得该村锡尧等热心襄助,于二月十五日完成,因志之。
公历一九六三年癸卯二月十五日 十七代 华栋 谨志
四次结续家谱序言
冬末春初,时癸卯阳春,始过元旦数日,农业兴矣。忽有南部数村族人十七代殿臣、杏臣、芳亭等前来倡议欲四次续修谱牒,经协拾陆村同族人共皆赞之,俱谓我族之谱必续修!何谓也?因三次十六代鹏山公续修时民国拾陆年(即公历一九二九年),迄今已三十六年之久。回前数拾载,历国日寇侵中,帝官混乱,又值连年欠收,几几乎生活难保,谁顾谱乎?由此同宗之人尊卑混蒙,莫识适往之间,犹同陌路,现代有谱者不知谱为何书,无谱者束手寻宗。余亲目所观有未识身在几世,同姓不同宗者繁矣。据此来观,谱必须继续,适值今岁半丰,世局较好,普通民众对慎终追远之情如梦方醒。四次续谱乃族人之愿,望长先幼后,是人伦传统。吾族共人持之不厌,我独何哉?由八书至今,我族成丁者增繁约有五志六代,人丁未录,族谱如久而久之,恐有失其支派、辈别之险。为此刘家铺族爷淑欣前来明以告吾,欲吾主录缮写。余虽粗识书墨,实不敢当此重任,幸喜有段庄十七代华栋族爷对续谱创文主录规则方式一切承担,于此聚集本族宏安、金琇、锡尧等,假金琇之寓,似古云斋,续谱基地,良策群谋,共为续谱,本族人等劳碌风尘,各方俭约,昼夜辛苦。余不尽述,由公历一九六三年正月二十三日开始兴工至二月十五日告竣。
十九代 心坦 沐手志
(张海波提供 苏家庚 校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