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间阎氏宗谱(《沧州谱牒序跋集》之阎姓)

(2021-08-05 09:07:41)
河间阎氏宗谱
    家之有谱,非以扬祖德,夸茂族,以诩听闻,以壮观瞻之谓也。盖木本水源之念切,连枝同气之思诚,出于仁人孝子不容己之深心也。
    夫仁敬亲也,敬其亲而更敬及亲所敬之亲,故等而上之至于祖仁爱亲也。爱其亲而更爱及亲所爱之人,故合而属之周乎族,使家无谱系。则先人有懿行而无所述,后人有咨询而无所嘱,年沿世远,宗支分歧。讳字重呼,昭穆莫辨,其于水源木本同气连枝之义,若不相似矣。
    阎家村阎氏,族居献邑四百余年,素有宗图而无谱。务农者扰于家务而不能修,修业儒者萦于儒业而不暇修,况有图可考又以为不必修。其十四世孙若鲁家贫,无家务之累,年迈无功名之念,于舌耕余暇敬修族谱数本,自几世分几门,几门分几支,先时讳字、功名懿行,俱有班班可考者。谱既成,将高曾已远一启帙而如聚同堂,昆仍虽遥,一注念而如勤,抚字即当时,族人户大支繁亦各井然,其缕晰虽未能广,缮本以家计户予也。吾知大本已立,亦易为踵事之增矣。
                             同邑马振清沐手敬书

昆仍(kn réng):后代子孙。仍,晜孙之子。
    人之有宗族,犹水之有分派,木之有分枝,虽远近异势,疏密异形要,其本源则一《周礼·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小史》:“掌(掌邦国之志),奠世系,(辨)昭穆。”凡以明本支之谊不可不弗详也。
    夫宗者尊也,非有谱以示之,而体统奚知;共尊族者凑也,非有谱以联之。而何以互凑?愈传愈久,谊薄情疏,有自来矣。
    同县阎氏系余外祖,自前明永乐间迁献邑,年湮世远,户大人繁,素有宗图以纪世次,然只以纪讳,而先祖字号及功名懿行,弗能一一备载,且展阅之余,亦不若谱牒之便也。余母舅若鲁公,讲学余暇,敬修族谱,条分缕晰,世次昭然,使为之后者知子姓虽从,原其始皆一脉之流通,世代虽遥,展其籍如一堂之会聚,是诚敬宗尊祖之深心,孝子仁人之至意也。
    乙亥冬,闲居舅氏家,见其釐定详明,心窃嘉之,爰作跋以附其末云。
                                     甥白汝舟谨志

    自始祖以来迄于今四百余年矣,世传十六,向有宗图无宗谱,世系固皆可考,然其不便者有二:图上只能载名而不能载字及功名、懿行,其不便者一也。族繁支盛,而宗图不能常见,其支派源流实难析记详言,使后人不知支流远近,其不便宜二也。故怀朴编写一谱以纪之,间常说与子弟,使其知支派源流,亦水源木本之思也。
    自始祖至三世,分为四门;四门至七世,分为三十四支。长门七支,二门五世已绝矣,三门三支,四门二十四支,凡有后者俱详于宗谱。别支已难详求,本支犹可追考,自始祖以下其德业、字讳、功名,凡有可考者俱详析备载,其他支知者详焉,缺者略焉。且子姓殷繁,共名字尽避祖讳殊属甚难,因公议排为两行二十字,自十五世为始,每一世必以二字为名,单论上一字,下一字则任所取择,不论文义之连属,且祖考名之单字者不避,双字者或上一字避其排行之字,而不避其散行之字也。
正黄昭庆荫建国培忠义
荣熙增录润林耿堉锺清

               嘉庆十六年岁次辛未梅月十四世孙怀朴敬修
    族之有谱犹水木之有本源,探本穷源庶以知敦宗而睦族固也然也,而犹有说焉。
    予家自山右来居此土,不数传而田产兴焉,而诗书备焉,而礼法严且详焉。噫!何其贻谋之远,佑启我后人之深也。迄于今田产易主人矣,诗书献畝矣,礼法半陵夷矣,甚有好闲游手,口舌是争,终日群居,饮博相尚,已甘不肖,夫复何尤而反笑持家为鄙吝,讥种作为拮据,恶严正为不近人情。呜呼!可胜慨哉。
    予尝读《三槐堂铭》,王氏忠信仁厚,故其福未艾。执是而论,我阎氏之衰頺,宁有既欤?因重修宗谱,痛惩前非,愿自好者思创业之难,慕教泽之远,尊新敬爱,勤俭朴诚,诵读以振家声,显扬以慰化者,当不止敦宗睦族,水源木本之思已也,复有望于后之睹是谱者。
               嘉庆二十四年岁次己卯中秋后十四世潾谨志,潮敬书

    常闻根深者叶茂,源远者流长,水木皆然,何况人乎。美哉斯言,古人不我欺也。
    考我阎氏族,始于太伯之曾孙,武王封之于阎,因而姓焉。故自周辙未东即散居秦晋,已成巨族。究其根源,既深且远。
    我始祖于前明永乐二年,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始迁于直隶大名府浚县乡贤里石羊村,再迁于河间府献县田二庄,后改为阎家村,迄今历二十余世。虽素有图谱,世系支流以及功名、懿行固皆可考,但因年延日久,恐难绳其祖武而继后世。近世以来,族盛支繁,外迁益广,地异人疏,势难追续,每忆及此殊属怅然,因此修缮族谱,迫不及待。始有十六世孙英涛、十七世孙宝山、十八世孙世雯等初作规划,再行续修。公诸族众,莫不欢迎,由是而观,可见吾族德训未远,孝悌之心尚在。
    考我旧谱,前经先祖若鲁公创修,垂序昭然。曾拟定二十字,两行并排,每世两字,立法诚善,我等何敢谬参管见。
十六世孙英涛、二十世孙相文(居住庄子)顿首撰
(张海波供稿 左靖华录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