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沧州谱牒文化研究会
沧州谱牒文化研究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606
  • 关注人气:2,2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公山人《王氏族谱》(献县王三孝村)(《沧州谱牒序跋集》之王姓)

(2021-07-19 10:42:29)
五公山人《王氏族谱》(献县王三孝村)
(一)王氏家谱序
余家著籍不详其所始,父老相传自小兴州迁居,遂世为新城小阳社人。其地在城东四十里马头村。此方以“马头”名村者凡数处,而余祖居则西马头村也,又名王家马头。始祖姓宓,因赘王氏,故蒙(1)王姓。子孙相沿未能正,故谱亦名王氏,而本支相承则宓氏子孙也。宓公聚才,即始迁之祖。迨今八九世间,虽无名阀显德(2)可传后世,然人各有祖,水源木本,岂以贵贱荣枯异乎?况当乱离之日,东西南北分飞不定,桑梓坟墓之乡,高曾祖父之名,何可以弗识也。余解组(3)山中,登临之暇,因手录九世以来宗系,令儿孙辈缀辑为谱,庶后人观省无忘其所自也。至于高大门闾,冀望非意之说,吾无取焉。
   甲辰(1664年)六月七世孙 王建善(4) 沐手于易州西山之双峰云窝中                                                      
(1)蒙:接受。
(2)名阀显德:指有名望的,特别有权势的人物和行为道德。
(3)解组:即辞官。组,官印的绶带。
(4)王建善:字恢婴(1585-1669),明朝贡士,曾任山西临县令、河南鲁山县令、山西祁县令,后隐居易州双峰村,著有《挹清堂诗稿》一帙。享年84岁。
(二)重修家谱序
王氏自鼻祖而降凡十五世。其先当乱离瘼(1)矣。而为奚其适归者,多阔绝不相闻,故先谱往往阙而不书。考之,惟吾本支独存。本支系六世三支祖后,再传而数世,单继微弱,抑亦甚矣。至吾始昆弟四人,儿姪同堂九人,孙等则廿余人矣。虽家业不充,而蕃昌之象,瓜瓞绵绵,斯岂非盛大之机,为列祖之灵所默慰于万一者哉!自是厥后,渐传渐远,愈生愈繁,惧有不知何如支派者。因敬稽五世祖恢婴公手录家谱一册,缀而辑之,俾奕世孙等有心者,昕夕观览,无忘水源木本焉耳。
夫谱,必言宗也。宗有大有小,重大宗所以尊祖也,敬小宗亦所以重大宗也。小宗合,斯大宗尊也。吾家大宗既泯绝,于兹当别称宗,《礼.大传》所谓“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为小宗”是也。今谱既作,所以继祢祖、结祖、继曾祖、继高祖之宗具在,愿后世儿孙辈共敦勉焉。
 
           嘉庆十年(1805)乙丑短至十二世孙 洁己 沐手敬书
      十三世孙 将蕃 较辑 ,世谊 戈津 书讳
(三)重修谱序
予家谱系始修于予七世祖鲁山令恢婴公,以序自弁其首。有云:“余手录九世以来宗系,令儿孙辈缀辑为谱,庶后人观省,无忘所自也。”呜呼!予读此而喟然有感矣。予尝见乡党闾里间,有读书数十年,身列儒林,及询其高曾为何人,别支之远近,亲疏为何若,竟茫然无以应者。又或有徙移他乡,及一旦相遇,而兄弟、叔侄、祖孙之辈行其称谓,直呐呐然不能出诸口者。且甚有世序久沿,直谓一姓非一家,而犯同姓为婚之律者。呜呼!夫以族人之繁盛也,或贵贱不同,荣枯各判,或营为殊趋,居处异方,而一遥溯其所自出之人,则皆一本也,则皆同胞也,则皆先祖当日恩勤抚育之所留贻者也。乃经数传而后,竟至散漫无纪,不可究诘,直视若路人然。纵其后有孝子慈孙,慨然兴水源木本之思,笃同气连枝之谊,欲有以追溯而联属之,奈一断不可复续,其又乌从而追溯之?乌从而联属之?是皆谱牒之不修,忘其所自,故贻患至此,可胜慨哉!予家自高高祖五公山人,单传四世,至余父兄弟四人,予从兄弟九人,予子孙辈今且已数十人,则生齿日益众矣。迨数世,家口蕃衍将不知凡几。源远流长,派别支分,几何不至骨肉不识,秦越相视,如吾所目睹于乡党闾里间者耶?此我鲁山公谆谆焉以后人观省无忘所自为言,其虑至深且远也。予也上溯自九世以来,至于所及目睹之子若孙,缀序于后,分其支派,别其亲疏,一遵格式,了如指掌。且并先世或有某大节,或有某功名,或享寿几何,或茔葬某处,亦谨注明,以备观省(谱谨注明,以备观者)。庶后之人咸体此意,按图而推,依次缀辑,绳绳勿替,虽至百世下一展焉而尊祖敬宗之意,一体相关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胥赖此一谱矣。是岂非我鲁山佑启我后人至意也欤?至我先人忠孝节义照耀环宇,诗礼书香流传奕叶,是何如家风也。我后世子孙不克丕承基绪,世守而表彰之,亦凌夷衰微矣耳。如敢有越畔之思,败德之行,致衣冠不类,陨坠家声也,此尤有玷先世而忘其所自之,甚为我鲁山公令后人观省之意所不及料者。余于斯谱更不胜悚惶之至,切祝之至。
嘉庆十四(1809)年六月十三世孙 将华   沐手敬述
                                  
(四)重修家谱序
王氏之有谱,肇自七世祖鲁山公,再修于先王父春圃公。由略而详,了如指掌,厥后按图推衍,依次缀辑,甚易易也。阅自嘉庆己巳,迄今五十年,丁户日益蕃矣。其间派别支分,几有不能省识者,于此不有以联属之,不将以同族之亲而秦越视之也乎?癸丑夏,承父命缀辑,未几匪寇破献(1),干戈扰攘。数年来颠沛流离,以故未蕆厥事。乙卯渠魁(2)授首,境内渐近觕(3)平。迨丙辰馆于中水(4),课读之暇,考核旧谱。自十三世以降,虽先王父所及,目睹者甚夥(5)。第手录时有年寿未终、名字未定者,以及匹配之姓氏、功名之就否,其间不无缺笔,矧为先王父所未及目睹者乎?今据支派之远近,一遵格式,详为补叙,非敢云修也,聊以继先人之志云尔。
  咸丰陆(1856)年岁次丙辰秋七月,十五世孙 德薰 沐稽首敬述
                                  
(1)匪寇破献:指清朝太平天国起义军北伐首领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太平军攻破献县城。
(2)渠魁:大头子,指太平军首领林凤祥,李开芳。
(3)觕(cu):粗。
(4)中水:西汉时(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封吕马童为中水侯,一千五百户侯。汉武帝元鼎(公元前112年)时,吕宜成因罪国除。献县陌南乡的窦三疃村北有“五王山”,即吕马童等五个侯王的大墓。
(5)夥(huo):同“伙”,多。
 
(五)重修家谱序
 
吾家之谱牒由来久矣。初创修于八世祖恢婴公,再修于曾伯祖霁岚公(1),又修于先王父春圃公(2),及余懋亭(3)胞兄。上承祖父,下启子孙,缀辑成编,了如指掌,令后人观省,无忘所自。谱牒之所关,岂不大哉!由丙辰补叙以来,迄于今三十余载,瓜瓞椒衍,人丁约有二百余口,源远流长,派别支分,使再不缀辑,子若孙谁知焉同气连枝之谊,几何不如我先王父所谓骨肉不识,秦越相视,贻患伊于胡底(4)?现今春王正月,余更兴水源木本之思,爰谋诸兄弟子侄,增修谱牒,大家一心,踊跃从事。支派之远近,名字之称谓,匹配之姓氏,功名之就否,生卒之日时,及里居坟墓之迁徙何处,无不一一胪列分明,令后人观省。又将先人大节在忠孝,道义在师友,经济在学问,照耀千古之事迹,敬录于谱巅,俾后世子子孙孙触目惊心,不忘祖训,余有厚望焉。倘有非分妄为,衣冠不类,陨坠家声,诚我先祖之罪人,有何面目立于世间耶!吾愿子若孙以祖训为法,以世俗为戒,及早猛省,尚不失为孝子慈孙也已。是为序。
 
光绪十三(1887)年岁次丁亥正月灯节
十五世孙  惺(5) 年六十五岁薰沐敬述
                                
(1)霁岚公:名洁己,字霁岚(1727-1814)贡生。
(2)春圃公:名将华,字春圃(1755-1838)贡生。《春圃家规》制订者。
(3)懋亭:名德(德),字懋亭(1805-1890)增广生。曾抱送五公山人《乾坤大略》诸书于饶川官署拜托秦聚奎校刻。
(4)伊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对坏现象表示感叹)。
(5)惺:字静轩(1824-1905),钦加五品衔。进士,候选训导。
(王树森提供,于万复收集,吕永森、王占龙 句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