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光潘氏族谱(《沧州谱牒序跋集》之潘姓)

(2021-06-22 14:29:18)
东光潘氏族谱
潘氏族谱序(一)
家之有谱所以上追一本下逮万殊,历千百传而不忘其自,至亿万身而不紊其系者也。以故缙绅士大夫家莫不首重其事,详其源流勒为简策以传子孙。使后之人一展阅间晓然得知受姓氏者谁也,肇基勤家者谁也,生我者谁,同气者谁,宗族父兄恍然相见于心目焉。且某叔某伯某祖所出也,某兄某弟某派所衍也,孰为尊,孰为卑,孰为亲,孰为疏,取名不至以孙犯祖,敦睦不至泄迩忘远,水源木本脉络井然,端在是矣,谱之为义不诚大哉。我潘氏一族由来久矣。自毕公食邑于潘,遂因以为姓,下及秦汉晋唐以迄宋元,世之治乱几经变迁,传衍世代远不可考,亦无如何也。至前明立国之初,潘氏坟墓室庐实居山左之即墨,永乐二年内迁畿辅吴桥县之潘家庄,厥后复卜居于东光县治之西北二十里家焉,因名为潘家庄,以肇迁讳文者为始祖,但思为文公之父者何人,为文公之祖者何人,皆吾身之所从出不可不知者,今欲举其明而已无从考矣。且吾始祖文公岂无兄弟在即墨者?设令同居此土,岂不皆我之同气一本乎!然今则未有以知其有兴无也,即有之而见面遇之不过视为途人而已,可胜悼哉。吾生之初,先辈老人多有能言祖宗世系者,难未必厘然精详,大抵十得八九焉。今则其人往矣,少年辈茫不知祖宗为何人,并先辈老人所长言者亦不知之矣。况又传之数世,其所从来之远,世系之辨又孰从而求之,孰从而知之乎。用是详核祖宗讳字年寿并娶某氏生几子显列于册,难始祖已往支派未能详悉,亦知者载之,不知者缺之,而十世讳璘公初篡谱稿至今百有余年,渐亦残缺失次,使不再为详序恐世远年湮更不可考稽矣。十一世孙慎修等十三世孙怀等董理祠事起意重修,庶自今以往,潘氏之宗派永垂不朽焉,为序。
          乾隆四十八年岁次癸卯正月谷旦十二世孙 承纪 谨识

潘氏族谱序(二)
谱自乾隆四十八年重修以来已三十余年矣。前代祖宗既已无相紊之世次,后世子孙岂容有弗叙之宗支。倘聘娶而姓氏未登,生长而名号未志,将世远年湮,疎派之余或至混派分支,之后或至乱支,惟再为详叙,孰系东支之后嗣,孰系西支之苗裔,孰系中支之云礽,一脉相传百世可考,支分派别之下庶不至世易代更致宗绪之失次也乎。十二世孙廷选,十三世孙金城、玉玺、凤岗,十四世孙士彦、维桢董理祠事,起意重修,自今以往潘氏之宗派永垂不朽胥赖此也,是为序。
           嘉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腊月谷旦十二世孙 廷弼 谨识

潘氏族谱序(三)
谱自嘉庆二十五年重修以来已二十余年矣,前代所篡词说具备义理详明,固不必复言矣。恐世远年湮,妇家之姓氏,男子之名号,先已载者固觉无缺,未及载者终虑有失,使不再为详序将分支别派之下或致紊乱,不诚足伤乎。是故,十二世孙廷桢等十四世孙长泰等十五世孙发详等董理祠事,起意重修,使已载者从而新之,未及载者从而补之,则自今以往潘氏之宗绪历千百传而不紊,经意万世而不乱者又自此始也,是为序。
          道光二十二年岁次壬寅腊月谷旦十三世孙 玉玺 谨识

潘氏族谱序(四)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州府县卫有志也,顾不重哉。我潘氏自立谱以来增修者代不乏人,发源何处,肇基何地,前代已备言矣。迺自壬寅重修迄今十有余年矣,使仍守先代之故册上故有所凭,下乃无所考,迨世远年湮不几支派莫辨乎。族侄德先府试方回执此事以问余,余闻之,憬然曰:是诚我辈事也。用是协议族长及董理祠事人等,咸以修谱为幸事,因而已载者新之,未载者补之,上可以绍先业下可以启后昆,燕翼得以问其谋,瓜瓞不至失其序,虽不敢谓有功于前人,亦庶几可以昭示后世乎,是为序。
             咸丰七年岁次丁巳十月谷旦十五世孙 继开 谨识
潘氏族谱序(五)
谱自乾隆四十八年以至咸丰七年缮写重修业经四次,迄于今已三十年矣。子孙振振,瓜瓞绵绵,未登谱者不可胜记。余恐伯仲叔季昭穆未得其伦,长幼尊卑亲疏咸失其序,甚至命名罔知忌讳,起字莫知疑嫌,致使代远年湮,同生弗念同体,不几负我先人继修之心乎。故不揣浅陋仍奉先人所记之册,复讯合族未登之名字,刻板广印,俾后人之阅是谱者知我潘氏之伦次不爽,似续不紊,克承先人遗志耳,更望后世子孙续谱亦以三十年为期云,是为序。
             光绪十二年岁次丙戌仲冬谷旦十六世孙 德盛 谨识

潘氏族谱序(六)
自古三十年为一世,我族修谱之例亦以为期,先人曾言之矣。然而近年失修,自光绪丙戌重修迄今四十余年载,世代绵绵,子孙绳绳,倘不急为补续,将何以判尊卑定亲疏乎!毓瑔值流年执事,兴合族共义重续谱牒,付之石印,胜于枣梨。合族共相赞成,无不认可者。于是,邀族叔朝赞族侄汝锋汝亭同为篡修,支派于以不紊,名讳于以不乱,先人之功德不坠矣,后世之孝思不由此激发乎,自此以往孝子贤孙有能继志述事而重修者,务以前贤三十年为例,莫要多历年所,此合族之所厚望也,是为序。
     中华民国十五年岁次丙寅梅月下浣谷旦十七世孙 毓瑔 敬志

木本水源之思,春露秋霜之感,此孝子贤孙情所不能已者也,然非族有谱牒不足以推本穷源。近阅潘氏族谱,前列系图后续谱牒,瓜瓞绵绵,文武济济,诚大姓显族也。潘氏诸公重续图谱,命名号,辨昭穆,别支派,明亲疏。上以纪前人之功德可谓孝矣贤矣,非即报本谨即其事以著明之云尔追远之诚乎。谱稿甫诚,祈余作序,余本学识謭陋,不敢妄为饰词。
          中华民国十五年岁次丙寅十一月谷旦姻晚 王履堂 拜譔
((张海波供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