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献县淮镇东洋村李氏(《沧州谱牒序跋集》之李姓)

(2021-05-25 20:35:30)
献县淮镇东洋村李氏
李氏家谱叙(一)
尝思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其在《诗》曰:似续妣祖,言尊祖也。其在《书》曰:以亲九族,言和族也。然而,祖宗之派不明则亲亲之道不著其始也。一室同居,亦有蔼然之谊。迨至派远服终,或因小忿而生嫌,或因财产而致怨,或因迁茔别地阅世久而宗族莫分,或寄居他乡历年多而尊卑莫辨。凡此,皆由谱牒不修,故祖宗之派不分,而亲亲之道未讲也。
不知人之有祖,犹木之有根,水之有源也。根深者,叶茂;源远者,流长。吾家受姓久矣,遥遥华胄,非所详也。自始祖迁徙以来,迄今十余世,祖功宗德莫可殚述。而棣茂椒蕃,不容以弗纪。此族谱之修所以不可已也。
余尝闲居日与子侄辈聚首谈论,念及旧谱被荒失坠,盖数世于兹矣,意欲修葺,以示来世。于是游览遍及,凡我族姓,无不一一详录。如是者数月,因献于余,阅其规模次第,真知者载,失传者缺,虽则抄录成编,庶祖宗遗泽不泯,而敦宗睦族之心亦有所感而兴矣。后之人能体此意,嗣而叙之,是所深望也夫。
    民国十五年岁次丙寅五月谷旦   十五世孙 秀赟 敬序
李氏家谱叙(二)
谱学之传由来久矣,仿于周延于汉,增重于两晋。非徒以门第相矜,将以敬宗睦族,承先启后,其所由系也哉。夫吾家自永乐二年由山东即墨县迁居东光县东门里落户,传至五世祖复迁献县东洋村安家焉。忠厚传家,耕读世守,遂慨然有序谱之志。于是留心采访,细意推寻,失传者姑从缺略,可考者详细著明。较晋之魏氏谱,隋之杨氏谱,唐宋之欧氏族谱、苏氏族谱,虽不无同异,而其中授某职,娶某妻,某年生,某年卒,并出继入继者,无不一一载入。内族外族八九月朝考夕稽,大宗小宗十余世,条分缕析。俾后之阅者,子孙虽及百世高曾如晤一堂,知木之有本而水有源,慨然兴孝弟之心者胥于是乎在也。
      民国十五年岁次丙寅五月上浣谷旦  十六世孙 晟熙 敬叙
李氏家谱序(三)
自古国有史县有志,士之世其家者亦兴有乘焉。自我始祖迁徙以来,迄今数百载,四方散处子姓繁衍。曾有问其高曾而莫对者,先父深为之虑,谓我修谱以联之。恐派愈分而情愈疏矣。因手录之成编,与族人共议,修谱乃即。前稿详加补续,录数卷分各门收存,虽不能合族联谱,而本支次第弗然,则百世可抵掌矣。按我五世祖迁移献县东洋村西北郊同立茔次,尊五世祖为始祖,六世长祖传二世绝嗣,六世三祖传五世绝嗣,六世次祖数世讳字皆无考,至七世祖之荣公,八世祖春芳公,九世祖养纯公,一祖分两支,长支振声公,次支斐声公。长支分四门:东门廷兰公,西门廷梅公,南门廷菊公,北门廷芳公。次支斐声公绝嗣,以胞兄次子廷梅为后嗣,后子孙遂以四门永传,此李氏之由来也。斯举也,承先启后纪殁叙存,敦一脉之情,洽同姓之好,子子孙孙睹斯编而亲亲敦族之心,有不浡然兴乎,愿诸父昆弟及我后人共勉之。
      民国十五年岁次丙寅五月上浣谷旦 十六世孙  昺熙 敬叙
续谱李氏族谱叙(四)
族谱之作,一举而三善得焉,曰尊祖曰敬宗曰睦族。前三叙中发明此意,固已详言之矣。特阅时久远,修补是资,此前人之志事而后人所当善为继述者也。吾李氏族谱,创自民国丙寅年,迄今三十余载,其间族姓藩衍于前举,凡生卒之年月日时,婚配之姓氏、里居以及支派之远近,辈行之尊卑,苟或听其散失而不复重加修辑,将何以信今而传后乎。先祖超然公创修家谱费数年之心血始可告成焉。至昺熙叔稍长,谆谆命瑜等续修,至今言犹在耳,岂可忘心,惟因学识浅陋,复课读谋生而究未竟其事。若再因循将先祖之前功不为瑜一人尽弃乎。兹则仰承先志以续谱为己任,且此一续也,重名者更之,无名者名之,葬某山而志之。不知者比户采访,不辞目前之劳瘁,失考者暂为缺,如姑待后日之咨询。虽措辞欠妥,书法不工,至世远年湮而于吾族之尊卑远近,庶不至失其伦叙云尔。
                           公元一九五九年已亥桂月上浣谷旦
                                   十七世孙 均瑜 敬叙
(张海波供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