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光张氏家谱叙(前齐庄)

(2021-01-03 09:19:43)
东光张氏家谱叙(前齐庄)
“家谱”名词为见《宋史·艺文志》,有司马光《臣寮家谱》、成释《文宣王家谱》各一卷,后世望族多仿效。“家乘”名词则见黄山谷题自作《日知录》,曰:“家乘取孟子‘晋之乘’之义”。家谱之亦曰家乘,实本乎此。夫家谱之作盖恐后世子孙支派不明、昭穆难分,是以详加记载,以为慎终追远、敦本睦族计也。乃后世之士竟舍本务末,率尔操觚,子假父配,殊贻大雅,胡庐祖宗。事迹任意炫染,大事作传立赞,诚为智者不取,更不惮烦琐,务求阅人题咏,籍诩为书香旧家,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固就文词而言佳固佳矣,然著于家乘之意义实大相剌谬,不特无功于祖宗,抑亦遗憾于子孙,冒天下之大不韪莫此为甚。今者道纯、道昌两世兄从事续修,乃族家谱杀青之日,将付剞劂,求予为之一校,以免亥豕之虞。予本不学无术,又加以屡年奔走,笔砚久疏,曷克书此?复念累世通家,义不容辞,故代为校阅,朴朴实实,不曼不支,既不蹈炫染之病,复又合家乘之义,于以见两世兄之苦心孤诣,克家子诚不愧也。兹经蕆事,略赘数言。
通家弟 张孝玉 撰并书。
中华民国廿二年嘉平月谷旦。

东光张氏族谱序(前齐庄)
夫人之于祖犹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也,岂我张氏独无木本水源之思哉。惟是自明永乐二年迁居东光前齐庄,七世单传,宗祀之不绝者仅如线耳!至士廉祖与士陶祖始分为二支,又无家乘,仅有悬轴。族伯殿魁惧其久而湮没也,命余与弟友三笔之于书,以期永远。丙子乡试,余与弟北上,以子孙繁盛议付剞劂,无如发榜后而弟旋卒,又以感伤过甚,家事多艰,遂忽忽焉忘之矣。光绪丙申,余选迁安县教谕,公事多暇,每欲终其事以了心愿。及子侄来署,询及此本,皆云未睹,不禁深自责,曰“是余之咎也”!后独居寒署,翻腾旧物,偶于箱箧中得之,不禁欣欣然再为添注,所知者补之,不知者阙焉,亦聊可以毕吾事矣。其子孙众多不能记忆者,付诸守文续序焉可也。于是为序。
十四代孙 省三 敬序。
(写作时间疑为光绪丙申,即公元1896年)

东光张氏重修族谱序(前齐庄)
尝思孝为百行之原。孝也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我张氏自迁居以来,单传七世,惟有谱轴。至十四世先大人视生齿日繁,意欲修成谱书,不料有志未逮,仅笔之于书,未付剞劂,是亦吾先大人之遗憾也。民国癸酉春,族侄芳林、族孙恩普等论及谱事,言人丁世世蕃衍,又有移居他乡者,若不预为分门别户,详支论派,恐年湮代远,睹面不知一家,视同路人,远近亲疏、长幼尊卑尚能周知乎?及此时上有书谱可考,下有世系可传,何不再为续修之?遂邀集阖族会议,无不踊跃乐从,是殆祖宗有灵使之不谋而合也?于是沿户计口,按地出资,不数月而石印成谱。披览之余,远近亲疏注载详明,长幼尊卑一体相通,由此传之百世,千万人如在一堂,居异乡如同比邻,所谓愈远而愈近,愈久而愈亲,胥恃此也。后世有不知全族支派者,展卷可溯数百年之本源、数十世之脉络,尊亲敬长之心、敦宗睦族之念亦不禁油然而生矣!似此余虽不能善继善述,庶可释遗憾于先人,后之人有继余志者,随时增修,永垂不泯,是又厚望焉。是为序。
                                      十五代孙 守忠 敬序。
                   中华民国廿二年嘉平月谷旦

                 (张海波摘自网络  匡淑梅点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