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沧州武学李氏(序)(《沧州谱牒序跋集》之沧县部分)

(2020-04-23 15:37:16)
             沧州武学李氏 ( 序)    
 水有千支万派,分流必出于一源;木有万叶千条,生气必归于一本。儒者敦宗睦族,必原所自始亦犹是也,修族谱者其知之矣。而吾谓修谱非难,修谱于十余代后,而为创始之修则难。大抵年湮代远,其族氏又分支别出散处四方,于此而溯源流、序昭穆、书生卒、详莹墓、纪称名于各代,恍聚首于一堂,苟非竭力搜求细心采访,而欲其班班可考势必不能。今呈广文李 黼 堂先生创修族谱,举凡先代,后代于素所及闻者。又复殷勤访问,略者详之,阙者补之,裒辑成编,盖已珠联丝贯,可由末以溯本矣。而先生犹以不无阙略为憾甚矣。创修之难也,然历数载之考稽传十代之统系,有此一举不惟见仁人孝子,抑亦承先启后之所繋者钜也。夫世泽长绵,感深同气,本根永固,念切连枝。忆我家续修家乘迄今四十年,经咸丰癸丑年之变,辄思重加订补,奈鹿鹿如恒,志犹未逮。今观先生此谱,益令我动亲睦之思,而并羡先生之淳笃性成,髦勤不倦,其创修为弗可及矣。
           同治六年岁次丁卯孟东上浣于昌耀顿首拜 
(李洪财供稿)

         沧州武学李氏(李氏族谱序)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欲报本返始而不切求乎?瓜瓞云仍之众昭穆分明其欲尽,尊祖敬宗之道无以也。我家自明迁居以来,迭传三世,即涣处散居,历先年累叶之盛,祖谱无传,世远则支派益分。同族之人遂至睹面不相识,庆吊不相通,不思十余世蛰蛰绳绳,实由一人支分而派衍者也。于此不详明乎,宗谱序列夫昭穆几何不使族人为途人哉用是因于堂侄辅、侄 孙无润、元培、曾侄 孙清泰考稽谘访绘其图而缮其注命筠厘订装潢,以志前此之未逮虽不能序列悉备粤稽无遗而有一编则十余世之官讳阀阅大略可考,不虑其失传矣,使后人报本必穷其本所由生追远且究乎远所自出同相尊祖而敬宗共相敦宗而睦族不至数典诒忘祖之讥咸知九族敦一本之爱庶如乎,羊存而礼可复者胥在此书之修葺间也是为序  
六世孙 云鹤  谨序
大清同治乙丑冬 1866年 
(李洪财供稿)

 沧州武学李氏(李氏族谱序)
尝读苏氏族谱引有云:吾所与相视如途人者,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旨哉言乎!观于此而知族之不可以不谱也。余先世系出左之寿光县,自前明始迁于沧,继迁于青,今余家之复居于沧也,又百有余年矣。而先茔则在青邑迤南之李家庄,乃先世迁青时所借以寄寓者,后遂因以乎焉。故先世藉隶于青县,自道光年元润应童子试,始遵例改入沧籍。元培因以沧学廪膳生,副咸丰已未恩科乡榜。元润之子心坦亦以沧籍入学,诸孙俱应沧试。与余同高祖之弟筠,年少于元培现已补沧学弟子员,余家遂为沧人矣,而族众浩繁,其散处于青沧间者,恒数年不得一见,诚如苏明允所谓:亲尽则情尽,情尽则途人也。先君子每念及尝感慨嘘欷,思欲聚吾族而谱之,又以世故纠缠而不果。岁庚申,余与弟筠谈及之,因有创修之议,余嘉其意即嘱其请命于两叔。两叔乃慨然曰:此固予之素志也。而两叔以余年差长,凡前代世系之不可考者,每向余询焉,余转滋惧矣,恒以不能详备为虑。旧存谱略各一纸,粗记名讳,其生卒、年葬暨配氏俱阙焉。乃仅就余之所及闻者略志大概,又同弟筠相为谘访,略者详之,阙者补之。数年来略有次序,爰命元润、元培、元钧暨族孙清泰,同弟筠编次缮写螯定成书。虽世远年湮不无阙略,而此十代之昭穆统系大略,可不考矣。倘吾族之览斯谱者,能合离萃涣,油然生其孝弟之心,咸晓然于后世数十百千之身,即先世一人之身,庶不至亲尽则情尽,情尽则途人也。斯则余区区之志也夫。
                             十一世孙 辅 谨识
大清同治乙丑闰五月望日
(李洪财供稿)

沧州武学李氏(跋)
岁庚申, 先大人命筠修谱,且曰:吾家旧无谱,创之最难,承今吾与尔辅堂三兄在,犹可按支分派,指陈大略,今而不修几无能修之者。每至黄昏夜雨时,命筠至前,历叙支派生卒,筠敬识之。书诸纸,兼辅堂兄与侄辈绘图隶注,五越寒暑创成大概,遂命筠成书庋焉。鸣呼!书未成,先大人捐馆舍己六年矣。筠每思先大人继述之志,于是为大,爰急付枣成之。今夫水之流也,万派初固由于一原;木之生也,千枝初固根于一本。从未见源竭而流犹长,本拨而枝犹盛也。念及此则谱之联属乎!似姓蕃衍者所关非小矣。则先大人之志,上推统系于始祖,下明昭穆于云仍,使来兹敦宗睦祖、绳祖武于罔替者,胥与此始基之矣
                         十一世孙筠沐手敬书       
大清同治十年辛未夏六月
(李洪财供稿)

 沧州武学李氏(续修族谱序)
家族以谱之传承,则先世远近所出之源,子孙繁衍世派之详必以谱详记,所谓家之有谱。思家谱与国史一理也。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犹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也,观其源可以知其流,而因其流可溯其源。我族乃当今大姓望族,遍布世界各地,世代昌隆不息。
  吾始祖如兰公,明朝末年自山东青州府寿光县(现寿光市)斟灌庄,迁河北青县南五十里立李家庄,后分为吴庄子、李庄子。始祖如兰公,乃寿光市斟灌五世祖,兄弟二人,长兄汝奉;父亲国辅兄弟四人:国卿、国辅、国栋、国宰;祖父文学兄弟三人:文常、文学、文成;曾祖父讳明远;高祖父讳民,斟灌一世祖也。原籍江西丰城湖茫村。明初,上世祖母携三子:士.农.民,迁居山左,士住安丘,农住日照,民住寿光市东北四十里斟灌庄,明清时期科甲连绵,达官显宦,在当地成明门望族。
  观我家老谱记载。吾祖山东寿光迁来;没有注明具体地,族弟天津蔡庄子春景,通过网络多方查找,找到斟灌李氏,在二零零九年十月十八日,由洪彬、洪玉、春发、洪财、春景、屹嵩去斟灌查证确认,根据斟灌乾隆年间谱书记载,四世祖国辅生子二,长子汝奉次子汝口不详,始祖汝兰公和斟灌五世祖兄弟都生于明万历年间,名字都在汝字起,最后一个字都是奉、兰、秀、英、珍,双方确认我们是一家。二零一五年春节后,我们沧州族人带着祭品去寿光斟灌祭祖,祭品有猪、羊、四干、四鲜等,由洪玉代表沧州族人祭拜敬酒,由春景拜读祭文,此次归宗祭祖成绩斐然,斟灌族人热情接待,体现宗族一家亲,可谓先辈凤愿得偿,列祖在天有灵,十分欣慰,含笑不己。此盛会庄严隆重,寿光电视台报道这一盛况,实乃吾族之幸事。
   今欣逢盛世,国泰民安,恰修谱好时机,今喜与寿光斟灌取得联系,且距上次修谱已过二十八年有余,在不修谱恐很难衔接。在二零一六年春节,经族人商议,由树旺、春发、洪玉、洪财、金峰、金良组成第三次修谱理事会。经多次查找,长门葬赵官屯一支,由大渡口六世作新公后人迁葬张家营,后迁葬大渡口失考。大迟庄,倪官屯一支,通过考证,确是我八世祖天缙公后裔。佛王村君爱公后人失考。纸房头一支通过考证根据谱书记载长门二支九世祖宾的后代,年代相符无误。先迁后营三世,后迁纸房头人丁兴旺。我族后人子孙兴旺发达,至今已历二十一世,家族根基稳固,家业日益雄厚,这次修谱,遵照老谱格式,按照斟灌世系排列,撰入优秀族人的简介,现在族人入谱写明住址,以备后考,妻子入谱要写明娘家父亲名讳,出嫁女要书写清楚,对历届修谱的谱序、贺赞等历史的文献及图片资料,也进行了分类整理,照原文刊录,以示尊重历史,敬重先祖,启迪后世之意也。                           
十六世孙洪财谨记
二零一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李洪财供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