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间田氏家谱序》(《沧州谱牒序跋集》)之南皮部分

(2019-11-12 16:57:14)
河间窦庄田氏家谱序

    家谱一书,义仿诸史,所以纪源流,志里居,序支派,述事实,继往开来。分门别类,俾后起者得以泝(sù)流寻源,征实考信,意至深远也,故缙绅先生之家莫不有谱。
    我田氏亦斯邑绅士之家也,而考其所为家乘者则未之见焉,岂果前人略而弗修乎?意者明末年间或经兵火焚燹之损坏,或遭风雨虫蛊之剥蚀,故失传耳。嗟乎!世之远者已无征而不信,而世之近者不犹有故老之传闻,可存什一于千百者耶。独是谱也者,宗族通纪之书也,支支泒泒不混不淆,本本源源有条有理,其世系不容以或紊,其序次不可以有缺,作之匪易,而创之尤难,苟非负不羁之才不敢以作谱,非具卓异之识不能以作谱,非承宗支之任不可以作谱,余何人斯而敢僭之妄之以自取罪戾(lì)乎?虽然使不从事于斯而听其湮没焉,则又不可。夫当吾之世泽犹未斩也,世尚未遥也,而顾废坠先绪,迨数传而后,子又生子,孙又生孙,世隔年湮,支分派远,考其书而书缺,有间访其人而人尽云亡,将所谓源流之纪,里居之名,祖宗之立业存心与?夫仕官科第茫然莫据,鲜有能言,纵有好古深思之人亦不过咨嗟太息,而无以善其后也。至求如吾今日之略涉见闻,稍知一二而并不可得,不亦大可悲哉!然则如之何?而后可曰天下事有经有权,有常有变,理势之穷而权生焉,情势之迫而变达焉。余盖读邑志而恍然悟夫志之说矣。
    夫谱者,经也,常也;志者,权也,变也。余之为是编也。其叙述先世体仍准之于谱,所以示不忘也。至于旁支别脉概不敢书。取法于志,以见其限于所域也。自知闻罪于族党,贻诮于大方,然其罪之诮之者亦特未代余而熟思之也。使熟思之吾知其必涣然释,冁然笑,而信余之才不敢以谱,余之识不能以作谱,余之所处不可以作谱也。夫乃知余之是编不过藏诸笥箧,以为本支考据之资,原非敢以纪合族也。若夫当吾之世而有作谱其人焉,余方谢不敏,让未遑,而敢以管窥测蠡之见自矜乎哉?嗟嗟草创粗模,尚属修明有待,而心存篡辑,岂必采访无遗,则葑菲刍荛(chú ráo)之说,未必不为作谱者之小补云尔。是为序。
             时大清乾隆五十七年岁次壬子闰四月六世孙璋敬题


意者(yì zh):1.表示测度。大概,或许,恐怕。  2.表示选择。是……还是……
不羁之才(bù j zh cái):羁:马笼头,比喻约束。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罪戾(zuì lì):罪愆。
先绪(xin xù):祖先的功业。
贻诮(yí qiào):见笑。
冁然(chn rán):笑貌。
修明(xi míng):指政治有序、有法度:有着修明的内政与强大的国力为后盾。
(左靖华 供稿 点校)

家世引(河间窦庄田氏)

    闻之江河分派,流通不外原泉;枝枝散殊畅茂,讵根本,探夫微而识不远。水木堪追积之厚而流之光。
    家世宜志,余窃闻夫亲友家谱之说矣,其叙述家世、里居也,或系本地人氏,历于何代,沿革以世;或系迁徙自某代某朝年间,由某省某郡某县某村,迁于某省某郡某县某村某甲居住,经今相传几世,注之甚明,凿凿有据,子子孙孙有所考稽,知之甚祥,故道之迹甚祥也。
    若夫余之家谱也,久已失传,世系里居实难稽考,其将何以志之乎?余曰无所考者听之而已,惟就所传闻者以叙次之。我先世传为天津葛沽人,高高祖讳德仁公,即在于此。高祖丰吾公于前明天启年间始迁于献邑崇仙镇,隶籍安民里四甲人氏,坟墓在焉。至国朝定鼎,曾祖颖之公又以房屋地土半为圈占,因又卜居于河邑后赵庄村,厥后街北街南宅居大半,铺户当店颇亦不乏,河献两邑一时称为富饶。迨至晚年,慷慨施与,家道渐以衰微,犹幸节俭自持,门庭不至于遂替耳。先大夫王父耕野公历任宦途,由京都而西安,由西安而邑里坤,而凉州,而甘州,后终于广西。
    先大夫一生廉介,居官囊橐无余。先君子遽遭大故,又奉曾祖母王太夫人与祖母房夫人,一时进退实为狼狈,幸赖同寅诸公馈以赆仪,始拊柩以还故里。未几,叔祖论野公即与先君子暨诸堂叔折产而居。先君子受分后赵庄街南宅基,以其房仅数椽,且属破陋,难于居止,因将先母嫁资买沧州王姓寄庄一处,名曰豆庄,遂定居焉。越十余年,先君子弃世,余兄弟五人又各析居,诸兄弟宅地俱属豆庄,余仍分后赵庄街南宜宅。其房屋之圯頺,散漫更甚从前,余不得以已质当内子妆奁,买本邑城西李家庄斩为栖止,而祖宅亦始得因是而徐用其修理矣。积数负之盈余,竭一心之筹画,度宜相势,粗定规模,茅茨数椽,仅堪容膝,然后弃彼就此,复旧业而居,迩来一十有七年矣。适有告余者曰,斯宅也南临长河,得来龙之环绕,北倚高阜,如山势之护持,前水后山,风鉴家每称为善地,后世其殆有发者乎。子其善为子孙计,余不禁喟然曰:“嗟乎!阳宅无二理也。地理与人功不偏重也,舍人功而专恃乎地理,则地理难凭,舍地理而一信夫人功,则人功亦未改无所籍也。”吾因志之于后,以为后世之绳祖武者励也。
                                 礼南璋再识


(左靖华 供稿 点校)



河间河西村田氏族谱序

夫人之有宗族也,犹水之有分派,木之有根本。水以源远而流长,木以根深而叶茂。况子姓族属虽繁,宗于一人之身,宁可视为途人而无雍睦联属之意哉。书曰:以亲九族,九族既睦。礼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盖明人之道,必以睦族和宗为重也。观夫世之名族巨家,或立家庙以荐蒸尝,或设家祀以启子弟,或置义田以赡穷乏,或修族谱以联疏远,拳拳为祖宗族属计者,何若是其周挚而深远也。
时因田子讳丰年者,乃河邑之高士也。孝友性成,品学兼优,年已八旬,勤修不倦。察其生平之敦笃伦常者,谅不在古人之下也。一日怃然于祖宗之族谱,或以年远而选失传,子姓之支属,或以派分而难考,殷殷然以族谱见托焉。余闻田氏之先祖乃山东青州人也。先世有随永乐北迁者,仕宦于燕赵吴之间,遂入籍于河间府任邱县之辛庄社,所生九子别为九枝,分住于河任二邑之间,今住河西村乃田氏其一枝也。他如鄚州田氏、东阜田氏、长丰田氏、田庄田氏,虽俱系同族,而支派四分已不可考矣。河西村田氏一枝即村南田氏祖茔一系,相传数世又分为四大门焉。如田自英等则第一门人也,田尚明等则第二门人也,田明斋等则第三门人也。此三门子孙俱属繁衍,但因其先世失传,故难谱序。今特即第四门之祖序起。其祖讳升,始葬于河西村南先茔焉。升生昭,昭生兰、蕙、庄、苗四子,俱在一丘。嗣后支派先祖考妣悉载,贫富贵贱俱不失传。庶不失水源木本之意,得尽连枝同气之情焉。则子姓绵绵,耕读仕商,始为河邑望族矣。至于立家庙、设家塾、置义田,尤为睦族和宗之事,则田氏之责而余之所深望者也。

时乾隆五年岁次庚申七夕后二日
任邱学生员卢尔明撰书
时维一九七八年元月十日
夏历丁巳年冬朔日
后世孙田荫亭薰沐敬录于
津沽之斗室晴窗下
(田彦 供稿  穆国联点校)

河间田圪塔村田氏谱序
奉秉信公之嘱,余为家谱撰序。余自知不才,然此责不容辞,敢不竭力以尽责。
此次修谱,历届序言,次第载录,与先人雷同之词、说,不赘叙。因立谱较晚,先祖北迁始末,疑窦甚多,未经多方考证佐实,不敢人云亦云,随书妄拟,恐误挠后生视听,晚辈明考。
自古国有史,方有志,家必有谱。有谱方可明祖讳,序长幼,别支系,联疏远。祖孙相系,源远流长,百世千载,俎豆长馨。列祖在天,则慈颜祥展矣。瞻家谱则敬宗、睦族之情,敦、笃、慈、孝、友、恭之义,悠然而生。家谱寓孝悌、文饰、文采、史实于其中,可补佐国史,方志之遗漏。其于国、于家、于史、于文化、宗教等都不无裨益。古人谓,三世不修谱即为不孝。鉴此,修续家谱乃我田氏族人之责也。
我九世祖玉廷公疾我祖北迁以前之原籍不明;始祖凤来以上,及北迁后二世祖之陵寝何在,名讳不晓。于同治三年立家谱之前,只身赴山西洪洞寻宗觅祖。为我田氏立家谱历尽艰辛,日久盘缠用尽,卖掉座骑,讨化而归。虽收效甚微,但此举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可钦可敬。堪称后世修续族谱之楷模,万古流芳矣!
念先辈玉廷公、金兰公等立谱之艰难,同治三年家谱宝存至今,沧桑一百三十多年,已旧损不堪;民国二十年及一九五一年所续家谱,偶有误漏及不严谨之处。秉信公继先人之遗志,以同治三年家谱为则、据,详谨修续。置严冬酷暑、人情冷暖于不顾,咨询采访于我田氏所居之各村镇间,考坟茔,求佐证,访贤问长,殚思竭虑,身体力行,可谓惓惓为吾田氏家谱计虑者也。
胜武兄意,修续家谱应从三皇五帝始,遍访全国田氏家族之各支系,希冀有一二支未失传者,此略甚伟。
若追溯本源,始自少典,其后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正妃嫘祖生二子,次子昌意妻昌仆生帝颛顼,生子穷蝉,生敬康,生句望,生桥牛,生瞽叟,生重华虞舜,生商均,封虞,夏代封虞思、虞遂。周陶正遏父遂之后,遏父生满,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妫满,封之陈,是为陈胡公满。满第十世孙佗,生陈完,因故之齐,后改姓田(古时陈田谐音),田完为我田族始祖(详见史记诸世家、列传),秦汉以后至永乐二年,需靠族人共同努力,此上下五千年之家谱,俟可完成。
据余弟福洲等族人多方提供之线索,我与秉信公由田刘王士由经田营过窦庄到田留念,巧遇惠东公,谒见寿恒叔等,阐明寻找二世本意……,皆大喜出于望外。即经族人多次考证商议认定,代节为我田族之二世祖。赖寿恒叔、敬信、惠东等诸公盛意,托祖宗神灵佑护,阖家始得团聚。祖宗幸甚,举族幸甚。
鉴于修续族谱之艰,藏谱之难,吾族后世人员益多,居域益广,修续族谱之工程益大,益频。唯仗吾族之远方游子海外侨民,常怀饮水思源,胡马依北,越鸟巢南之想,把已在外人口详情函寄河间田圪塔、田留念老家存档入谱为幸。
鉴吾族宗谱之简约,生卒年、月、日、时录入者甚少,诸贤达贞烈、历史背景、治、乱、洪、旱、荒、灾更为鲜见,窃引以为憾事。鉴此,吾族有圣哲贞烈,成名成家,有诗词歌赋,著书立说,事迹应载入谱,久而汇集,编纂成书,流传后世,籍以振举族之正气。

协秉信续族谱有感

有凤来仪赋北迁,沧桑六百迹如镌。
国怀仁略金瓯补,家仗荫庥谱序传。
细想世风多凛飓,培扶族运旺通天。
清明祭扫堪恭慰,列祖颜开莫泫然。

时维二〇〇一年二月 夏历辛巳孟春乙卯
后世孙 克治(字福庆)谨撰于河间
(田彦 供稿)

河间田圪塔村田氏谱 补序

尊祖敬宗,田氏家风;瞻仰家谱,洗漱鞠躬。
宗谱家珍,至贵至尊;孝子供奉,俎豆长馨。
敬宗收族,兴族敬远;远近一家,列祖佑揽。
君奉谱书,责任特殊;历届修续,砥柱中枢。
田氏才俊,多出后生;及时修续,屡载卓功。

据田营田氏长者云:田营、窦庄、东阜三村乃兄弟三人,分居三村。清康熙年间,窦庄田峻武状元及第后,到田营田留念等村认同族当家,未认。主要原因是伴君如虎,恐日后殃及无辜。
河西村田氏族谱序,言及随永乐北迁,仕宦于燕、赵、吴之间者,非一人也。或亲兄弟、族兄弟未详。九子、九枝,散居于河、任二邑,并重点提出四门,田自英等为第一门之说(河间、任丘一带有之、自不分之、自谐音之说)。
南古寨以前有红庙之称,一连串的线索发人深省,希田氏族人有志者利用休闲旅游之便多采访,汇集资料,茶余饭后多切磋探讨,力求追溯更远更详之田氏衍迁史,以告慰田氏列祖在天之灵。

二〇〇四甲申仲春
后世孙 克治 秉信 撰录
(田彦 供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