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体验学习”教学方法研究之《多变的色彩》教学设计
(2015-11-26 21:32:02)
标签:
365 |
分类: 课题研究 |
借通感体验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美术思维
——《多变的色彩》教学设计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下册
魏 婷
【教材依据】
《多变的色彩》属于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第一课。本课虽然讲述的是色彩方面的知识,但教材没有就色彩讲色彩,而是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编排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走进色彩、寻找色彩、观察色彩和尝试色彩,从而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认识色彩、感受色彩。教材中印制了大量的图片,既有助于学生欣赏和感知色彩,也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设计应用” 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搞好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不仅为今后的“走进图案,设计和制作图案”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美化生活带来极大的好处。
【设计思路】
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来感知色彩在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用鲜活的视觉形象,真实的生活写照、美妙动听的声音,轻松有趣的活动,感染学生,激发创作精神和创作欲望,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设计中色彩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特点,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主要通过课件展示和现场演示,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受。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和教师的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探究色彩方面的有关知识。最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色彩渐变方面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法指导】
遵循“学为主体”的原则,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尽情表达情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
【创新说明】
1、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由学生,色彩在生活中的变化完全交由学生探究发现。重点知识点由学生讨论完成,所有环节都是在教师导,学生说、学生做来完成。
2、采用小组评价模式进行教学,课前有任务,课中有合作,课后有延伸。突出有合作、有竞争、有包容、有个性的团队培养,从而更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评价环节中,“展示”不仅仅展示作品及制作经验,更展示学生内心对时间的感悟程度,力求达到知识的多维与知识的迁移。
4、在美术中自然的穿插了部分历史内容(宋徽宗赵佶的诗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由来)、彩虹的谜语、闻一多有关颜色的诗句等),既突出美术特点又做到学科整合。
通过诗句中季节色彩的变化和对季节的感受进行主题创作,不仅仅引导学生简单的关注色彩、关注生活,还将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深层次的拓展,不仅仅关注色彩的应用,更应关注设计在生活中的使用,从而对学生“人生观”进行隐性指导。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以及对色彩的感受能力,我确定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为:
体验与发现:了解认识色彩的基础原理和知识点。
实践与创造:运用色彩进行创意设计,装饰生活、美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
欣赏与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
力、认真学习的态度、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以及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教学重点】
色彩的产生、三原色、三要素、以及对色彩的感知
【教学难点】
认识并运用色彩知识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不同季节的色彩图片、不同色调的绘画及设计作品、色相环、多媒体资料、水粉颜料、纸张。
【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由导入、新授、学生实践、作业展示、小结五个环节组成。
● 导入教学
先请同学们观赏这些图片(利用幻灯片)
提问: 同学们刚才所欣赏到的这些花卉、蔬果、动物等图片好看吗?觉得什么地方吸引了你呢?生:颜色、色彩
教师归纳:对,就是颜色。是色彩给了我们视觉上愉悦的感受。除了刚才我们所欣赏到的,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很多的色彩。那这些颜色都是来自于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入《多变的颜色》。
● 寻找并探究色彩奥秘
(1)寻找色彩。引导学生探究色彩的来源。
教师让同学们猜谜语,出示课件。
“请您猜猜看”:红橙黄绿青蓝紫,凌空南北架彩桥,寻常时日看不见,雨后偶尔露妖娆。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课件“彩虹”让学生欣赏,然后启发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①你对彩虹的感觉如何?②彩虹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③彩虹是怎样形成的?④我们的眼睛为什么能够看到不同的色彩?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最后教师归纳小结。
牛顿色环,光透过三棱柱——七色光。
(2)探索色彩,即通过观察色彩使学生感知色彩的属性。
①教师启发同学们思考:在所有颜色中,不能由其他颜色调配出来的有那几种颜色?什么色彩间相互调后可以得到其他的颜色?
小组同学共同尝试,探索答案后,请小组代表来回答。
教师总结
三原色:红、黄、蓝
②出示“万绿丛中一点红”图片,寻找万绿中的一点红,并思考为什么是“万”绿? (导出色彩三要素——明度、纯度)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
明度:色彩的明暗差异。例如在色相环上,黄色特别亮,紫色特别暗。
纯度:色彩鲜艳和浑浊的差异。
(幻灯片播放明度和纯度的变化,并说明明度、纯度的概念)
● 作品欣赏
(多媒体课件展示运用色彩三要素变化创作的作品)
● 创意练习
学生表达感受。(优生对差生的引导作用)
注意:平涂、先试色、色彩要调和均匀。
●作业展评
(1)选优秀作业,学生自己介绍选色的原因。并说说在涂色时候遇到的一些问题。
(2)学生间互评,老师最后点评,并和学生一起解决在涂色中遇到的问题。
●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活动情况,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生活中的色彩变化向学生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了解和发现了其在绘画及设计中的“语言”状态,以及色彩的变幻所带来的审美感悟。本课以点带面使学生全面学习了色彩的基础知识,感受色彩的无穷魅力,并学会了运用色彩知识去表现、创造自己的艺术作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