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红瘦楼主程忠信
红瘦楼主程忠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49
  • 关注人气:5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2015-12-10 13:32:05)
分类: 古代绘画欣赏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尤 求

http://s4/mw690/003yQarpzy6XF4aGqtR33&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仕女图

       尤求,明代画家,生卒年不详,约活动於明嘉清至万历年间。字子求,号凤丘(一作凤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移居太仓。工写山水 ,兼人物,学刘松年、钱舜举而精妙不及。尤求是一位天才加勤奋的画家,他的勤奋,类于岳父仇英,亦能继承家学,笔墨从容于仇英和文征明之间。尤求最擅长水墨白描,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划入微,其传世作品,几无败笔废画。人物造型准确,概括力强,形象秀美,线条流畅,有别于时流的刻板习气,直趋宋人室,深入堂奥,得其精华。尝画小西门关庙壁作行军势。又画弇山藏经阁壁,作诸佛像皆绝技。兼长仕女,继仇英(?―一五七二)以名世,尤擅白描。隆庆六年(一五七二)作《昭君出塞图》,同年所作《品古图》,藏故宫博物院。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作《七夕穿针图》。主要传世作品有《西园雅集图》、《昭君出塞图》、《寒山拾得图》、《围棋报捷图》、《红拂图》、《四弦图》、《品古图》、《高士图》和《人物山水》等

http://s1/mw690/003yQarpzy6XF39PcRy80&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册页之一

http://s16/mw690/003yQarpzy6XF3aDb1t4f&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册页之二

       《人物山水》册页 纸本设色墨笔 25.8 cm×21.9cm 上海博物馆藏

       此册共十二幅,选其人物二幅。山水多江南景色。山峦莪蔚,云雾弥漫,苍翠密林间或露殿脊,或藏茅屋。作水乡之景则板桥、水榭、堤岸、轻舟,概括江南山水情趣。人物则高僧逸士盘於苍松之下;仕女倚柳带思;湖水迷蒙;或青琅万竿之畔,仕女漫步凝眺;画悠闲高雅之趣。其笔墨或工整、或粗放、或乾枯、或滋润,设色或青绿、或浅绛。浓而不谷,淡而不薄,足见作者多方面的才能。江南的自然景色和人物的闲情生活,成为明代文人画家的创作之源,以寄托宁静旷还的胸怀。具有明代中期绘画风格特点。

       署款“长洲尤求制”。各幅钤有“长洲尤求”白文方印,“凤”、“丘”朱文圆方印,“凤丘”朱文长方印等印。

http://s8/mw690/003yQarpzy6XF3eW1bF47&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红拂图》纸本设色 135cm×59cm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红拂图》内容为传统题材。红拂女是隋朝权贵杨素的侍女,原名张出尘,因手执红拂而得名。李靖以布衣求见杨素,红拂女见他气度不凡,遂夜奔归李。这一美人慧眼识英雄的故事,后世广为流传。画中所绘正是李靖求见杨素场面。人物用白描法,线条流畅,仕女体态优美,生动传神。人物众多,神态各异。

  尤求的人物画风格细秀洁净,不尚用色,尤擅长作人物众多的故事画。画面苦心经营,运思巧妙,处理主次、聚散、动静及各种景物陪衬,都能丰富和谐,井然有序。《红拂图》,本幅款署:“万历乙亥夏日写。长洲尤求。”钤“吴人尤求”白文印和“凤山”朱文印。红拂是唐代传奇《虬髯客传》中的人物,原名张出尘,是隋末大贵族杨素的侍女,因手持红拂而得名。唐初曾任兵部尚书的李靖当时任马邑都丞,他曾以布衣的身份求见杨素,红拂见其抱负不凡,十分仰慕,夜扮男装与李靖私奔并结为夫妇,后辅李靖建功立业。这一美人慧眼识英雄的故事,后世广为流传。画中所描绘的即李靖拜见杨素的场面。画中人物众多,神态各异。仕女体态优美,生动传神。人物用白描法,线条流畅匀健,尤其对于人物服饰的描绘,富有细柔、飘逸的质感。白描是古代人物画中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段,线条是其唯一的绘画语言。因此,线条的美感是白描人物画家无尽的追求。尤求用圆转、细劲、流畅、文秀的线条塑造了仕女的妍美形象,成为继仇英之后又一白描人物画高手。

http://s5/mw690/003yQarpzy6XF3gBHbCb4&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品古图》立轴 纸本墨笔 93.1 cm×31.1cm 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自识:“壬申(1572年)仲秋长洲尤求制。”下钤“吴人尤求”白文印一方。另钤有“曾在秋湄山人处”、“叶桐君玩赏书画章”、“杨氏竹披珍藏”、“香生秘玩”、“易鹤轩印”等鉴藏印多方。不见著录。

  尤求一生勤奋,作品颇丰。《品古图》是其中的佳作。品古,即鉴赏、品评古代文物,是历代文人画家喜绘的题材。该图绘一高士头戴礼帽,身着长袍,依案端坐,两手开卷,欣赏古字画。侧首四人,姿态各异,或昂首凝思,或低头观画,其认真入迷之态可掬。几名童子分侍左右,或捧爵前来,或持扇旁立,或窃窃私语。画面富有生活气息。书案左前角另置茶几一张,几上摆着许多瓷器、彝鼎等古玩,以点出品古的主题。园中湖石屹立,翠竹芭蕉掩映,桐树成荫,流水淙淙,意境幽静清雅,成功地表现了文人雅士品玩古物的生活情调。画中人物用白描法,生动传神,器物、案、几刻画工细,桐叶用水墨洇晕,丛草以细线双勾,浓淡疏密恰到好处。

http://s8/mw690/003yQarpzy6XF3iAN6vb7&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云溪雅集图》

       此件作品绘高耸云山、涓涓溪流,几位隐士雅集于山中,临流畅谈。远山、坡石用淡墨勾皴,近景的树叶用浓墨点染,人物飘逸出尘,是尤求山水人物画至精之作。

http://s9/mw690/003yQarpzy6XF3kubcQf8&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兰亭雅集图》 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艺术馆藏

      “兰亭雅集”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郗昙、魏滂、孙统、李充、许询、支遁、徐丰之和王家的凝之、涣之、元之、献之等42人在会稽山阴别业兰亭,集合名流,行修禊事,饮酒赋诗的一次集会。

       兰亭雅集,有26人作诗32首。时年51岁的王羲之于酒酣之时,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疾书,写下了《兰亭序》这篇传颂千古的名迹,享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千百年来,从宋代的李公麟、马远、王诜到明代的仇英、文征明、杜琼、周天球、张翀,到清代的高其佩、顾洛,再到当代,有不少画家以此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丹青佳作。尤求这幅作品是其中之一。

http://s10/mw690/003yQarpzy6XF3mnYfLc9&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秋窗博弈图》手卷 绢本 31.5×201cm 拍品

       此幅《秋窗博弈图》描写的正是明中晚期江南文人雅集的一次场景记录。这次的主题十分特别——弈棋。弈棋是文人日常生活的“十供”之一,展现了弈棋活动在吴中文人圈的普及与受欢迎程度。吴门画家以诗歌酬唱、评鉴书画、茶会品茗为内容作画颇为普遍,而以弈棋为主题则弥足珍贵。围棋成为明代文人诗词唱和、书画鉴赏、品茗访古之外的又一大雅聚乐事。在图后当时的文人好友纷纷以“围棋歌”、“品奕”、“长歌”等作跋,或品议或赞颂奕碁这一幸事。

http://s2/mw690/003yQarpzy6XF3opk5jb1&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局部一

这幅《秋窗博弈图》,群山环抱、碧色树篁的掩映之下,一场国手之间的对弈正进行得酣畅淋漓。茅亭中人物高冕宽服,围坐在一张黄花梨制的棋桌旁。弈棋二人对坐,旁围观棋之客,童子三人或渝茗、或立视,人物面相简略,动态亦写意一二。而庭外景致则作了着意渲染,湖渚、坡树相映成趣,展现出乡野小景的秀丽风光。占据画面绝大部分的景物是茅亭、屋栏、桌几,以及院落背倚的山林,惟在草堂中弈碁、观看者占的位置相当小,看似喧宾夺主,其实正是通过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来突出奕碁的雅趣。天然的山林、高峰,也是为了衬托屋舍的清幽,以渲染文人的生活环境。整个场景设在景色如画的山水间,弈棋与观棋,兴致和乐趣亦妙不可言。“会心处不必在远”,这种陶然佳境中的雅集既成为艺术上的重要题材,也强化一种根本的精神性追求变成现实生活中难得的享受。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画家强调草堂本身,以及主人在建筑草堂时的经营布置,突出自然山水之间的协调一致。因势利导地将自然景物予以合理利用,遇水架桥,临习设阁,沿坡围栏,平地为圃。这也是与元代绘画“无我之境”的不同之处,主观的我与客观的境的结合更为直接和显露,物我进一步相融。

http://s6/mw690/003yQarpzy6XF3qSvfTa5&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局部二

http://s7/mw690/003yQarpzy6XF3rpQb4c6&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局部三

http://s7/mw690/003yQarpzy6XF3rGMOWd6&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局部四

       尤求的《秋窗博弈图卷》拍场表现亦是相当精彩。这件被誉为“画史”之作的拍品在藏家激烈的角逐中,拍价迅速提升至3000万元,最终以3752万元成交。

http://s7/mw690/003yQarpzy6XF3vzRY296&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为雪个山人画像》 瀚海2011春拍成交价109.2万元

       雪个,即明末清初书画家八大山人,名朱耷,本名朱由桵,江西南昌人。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尤求自题“雪个山人命绘”,虽然简短,但却意义丰富。首先可以明确雪个山人对尤求的白描画法是十分欣赏赞叹的,能求尤氏之画作,含意深刻。其次,尤求绘制此幅十分经心,表现雪个山人的容貌精益求精,从中亦可看出二人惺惺相惜之意。

画面布景也十分高雅,上有翠竹掩映,下有丛兰铺地,意境幽静清雅,成功地表现了雪个高雅清净的生活方式。翠竹、丛兰以细线双勾,浓淡疏密恰到好处,唯有人物面部略施淡彩,高雅脱俗。

该画经多人收藏、题跋,其中沈曼亭之题记“退隐山林耳界清,世间埃壒不相侵。襟怀浩落多奇致,潇洒风神启道心。静坐无妨参幻影,幽寻何必废讴吟。人生百岁须行乐,博得贤名直到今”,有点睛之妙。此外,该画还是上虞丁念先念圣楼之旧藏,丁念先擅长书画,尤精于隶。曾任中国画会总干事等职,其念圣楼之书画文物与古籍碑帖庋藏量丰质精。

写真一事,古来有之,但尤求为雪个之写真,其意义已经超出写真之外。值得肯定,这是一幅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绘画。尤求的绘画创作及社会经历意义丰富,上升到整个明清交替时代绘画史的嬗变、明清人物画的发展等等课题,该画都值得参看,具有个案价值。

http://s2/mw690/003yQarpzy6XF4821Xz21&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探梅图》扇面 设色金笺  19 cm×51.5cm

http://s10/mw690/003yQarpzy6XF3xO67fb9&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春宴图

http://s14/mw690/003yQarpzy6XF3yeLvL7d&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http://s14/mw690/003yQarpzy6XF3znZjT9d&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仕女图

http://s10/mw690/003yQarpzy6XF3A0Cfvf9&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仕女图

http://s7/mw690/003yQarpzy6XF3ASe0K56&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观音像

http://s11/mw690/003yQarpzy6XF3BJvXY4a&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http://s12/mw690/003yQarpzy6XF3CnLiX5b&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http://s16/mw690/003yQarpzy6XF3D6t430f&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http://s10/mw690/003yQarpzy6XF3EDDOF89&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葛洪移居图》现藏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http://s1/mw690/003yQarpzy6XF3FjFu040&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列仙图

http://s2/mw690/003yQarpzy6XF3Ga4NPd1&690求" TITLE="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四十八:尤 求" />
《围棋报捷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