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反思

(2014-06-21 09:57:20)
标签:

古诗诵读

教学反思

叶圣陶

兴趣

学法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反思

 

叶圣陶曾对小学诗歌的教学,作了如此阐述:“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力;如果抓住精要之点,指点一两句话也许就够了,……其余的最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通过字句体会情趣,滋味才隽永。”对于二年级的孩子,由于这首古诗在内容上相较于其他的古诗多4句共8句,在加上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及自然知识的缺乏,对朗诵古诗、熟读成诵以及草原的辽阔、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的理解和感悟都有一定的难度。在古诗教学中我以“读”立本,以“悟”立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用猜谜语、小草形状的字卡、配乐读诗、齐唱古诗等多形式激励学生读准字音、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读通诗句直至诵读全诗,让学生始终能兴趣盎然地反复朗读古诗,再加上教师鼓励性的评价语,在读上一步步扫清障碍,熟读成诵水到渠成。

2.以读为本,悟情酝蕴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感受小草生命力的顽强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设计上千方百计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如:老师的配乐范读、合作读、评读以及教师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使学生入情入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读与理解、读与想象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多形式的读悟诗中之情,酝诗中之蕴。

3.渗透学法,培养能力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古诗诵读,学生即将进入三年级,掌握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是必要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学习方法与古诗诵读融合在一起,通过抓住关键词读懂诗句、观察生长茂盛的小草图画来理解 “离离”、“萋萋”之意,想象其画面。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理解“岁”、 “枯荣”,运用拆字再组词法来理解关键词“远芳”及“晴翠”,通过这些化难为易的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背诵古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