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源头有活水流淌

(2013-07-10 22:22:30)
标签:

气质

智慧

书香浸润

痛并快乐着

教育

源头有活水流淌

 

语文课堂不能缺少语文味,一品二读三美,如诗、如画,余韵深长,如行云、如流水,自然而流畅。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应该有“语文味”,这个语文味味同气质,味同智慧,举手投足令人崇敬,丰厚的文化底蕴令人叹服。气质源自于知识的累积再加上艺术的熏染,知识的丰厚同样也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除了生活经验的积淀,汲取知识的必经途径便是读书。语文教师要有拼命汲取知识的本领和素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到泥土中,汲取磷、钾等微量元素。

这学期观摩了很多优质课,多以习作教学为主。如熊辉老师习作课上的三大特点“快”“扬”“导”以及他本人的那种阳光感染了所有的学生,温暖了一室花香,漾得花儿催蕾吐香。徐书记执教的单元整体教学“人物故事”两课时的教学有如行云流水必是曲径通幽。课上教师的张弛有度,学生的活泼自若,听着的身心愉悦。这种大气、清晰、智慧的课堂生成非一日之功效。华中师范大学夏家发教授的“非连续文本课堂《一块空地》的想象习作教学”,习作四大天王之一管建刚《滴水穿石的启示》习作教学以及管大家的报告“将前作文教学转为后作文教学”、“习作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等,我这个人不追星、不慕质,却尤其欣赏他们本真鲜活的课堂,我想他们的智慧源自于他们自己知识的富有,言传身教,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让学生开味。沙龙和工作室里的每个人都出类拔萃,我们的张老师秀外慧中,林下风致,不论在哪种场合,张老师那敦敦之言总能让我受教不少。何老师气质美如兰标准的普通话音质娓娓动听,一开口便如缕缕兰香沁人心,养胃润心。宋才潘面、博学洽闻好像远不足以形容辛老师,才不仅仅是高八斗……我想他们的大智大慧无一不是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受书香的浸润。

作为教师,本是读书人。当我看到处理学校繁杂的工作事务、一面整理迎接市级督导评估工作资料一面又潜心准备区观摩课的徐书记,想到白天上课、调研、夜里还要会心读文行文的张老师,把会文习字当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辛主任时,我想我再也没有理由为忙找寻各种开脱的借口了。

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教师首当其要要读的便是专业理论书籍。《中国教师报》是我的第一位良师益友。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它零距离贴近老师是我们自己的报纸,在这里有发人深省的教学方法、教育动态的观察和感悟;在这里有可以完善自己工作方法很实用的教师管理学生的策略;还有更多的人文化的东西。“新观察”里剖析了现下教育界的一些弊病,如一面明镜,照一照,找一找,也时刻警醒自己。减负万里行”活动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减负要落到实效。口头上的空喊,形式上的大做文章最终形成低效的“疲软”课堂。要想真减负,需从上至下解压,从领导至教师到学生最后至家长,如剥笋般层层剥开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目光更长远点。摈弃形式上的“减负”,减负不应只是个别行为,更是全民行为。有思想最终形成于文字《减负中国行》。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它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教学信息,精进了教学方法,同时教学水平也得以提高。读《新课程研究》孙双金的论文,让我更新了新时期好课标准的评价理念。《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博采众家之长,整合了语文教学思想,从整体上把握突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达到自学。《语文教学谈艺录》广采博引,深入浅出,倾于老的数十年语文教学的经验总结,实例丰富,是我学习教育理论让我受惠的读本。跟这些书籍交道打多了,自然不会面生了。后来再读理论书籍,将平时上课的实景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似乎还真读懂了。

于老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文知识仓库里的货物不能不“杂”,但要杂而有章。这就需要广泛地阅读,有选择性的读,在生活中学习,有选择性的储存。广泛涉猎,读画、评画,读小说等。《背包十年》中的小鹏由最初的菜鸟背包客其经十年最终历练成骨灰级的职业旅者。人生不只房子车子,应该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只要有理想,像小鹏一样肯为此坚持努力就一定会在天空中看到绚丽的彩虹。“走到生命中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于过去,不狂热的期待着未来,生命就这样就好。”白岩松《痛并快乐着》的这一段文字好像是心灵的对白,痛苦与快乐相辅相成,要成长就会有痛苦,要进步就必须要付出,没有谁生来就没有痛苦。痛苦是一次次的历练,苦才是人生。多一份磨砺多一份收获多一份感悟,我们应该感谢生活中的痛苦所给予的财富。所以,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心存美好,痛并快乐着!又如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莫言的《蛙》、高晓松的《如丧》、《小心轻放的光阴》、以及《第56号教师的奇迹》。以书为友,浸润生命。

光只是读还不够,读有所思,有所悟,读写结合,将得来的点滴转化为文字在博客里安家。通过博客,我有幸认识了很多博友,有致力于家庭教育的专家、有鼎鼎有名的书画界的名家以及诗人、作家、摄影爱好者和更多的同行们。打开他们的博客就像打开了一个知识的超市,这里有他们对教育、生活的看法,有报纸、杂志采用的文章,还有博友们针对某个问题的讨论……视野更广阔。

书基本上是读了一些,但多半是浅尝辄止,一篇文读了不少,读整本书的耐性却不够、阅读量不够。今后除了自己要读整本书外,更要为班上的孩子们创设有利的阅读环境及时间,让他们有浓厚的阅读兴趣,真正爱上“悦”读。

源头有活水流淌,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裙未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