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却的历史记忆—张鼓峰事件纪念馆

标签:
历史 |
分类: 观展印记 |
吉林防川旅游途中,沿着图们江行走,有一座张鼓峰事件纪念馆,这是我见到的最简陋的纪念馆,只有一排小平房,与大城市的宏伟建筑纪念馆无法相比。一位中年男子即是馆长又兼讲解员,这个岁数的讲解员不多见,据说他是这个纪念馆的创办者,展厅陈列的一些他自己收集来的文物,还有十几幅事件经过的图文,他围绕着一件曾经改变历史—张鼓峰事件过程,热情耐心的向游客介绍张鼓峰这个不起眼的地方背后所发生的的故事,本着尽一个生活在张鼓峰下的边疆人民的职责和义务在坚守,让人感动,让人佩服。
http://s9/mw690/003yOBAyzy6LBu2F90c08&690
http://s6/mw690/003yOBAyzy6LBu2OtBr15&690
http://s12/mw690/003yOBAyzy6LBu2XVur8b&690
http://s12/mw690/003yOBAyzy6LBu36UHh5b&690
说到张鼓峰它并不是人的名字,而是一个凸出的山包,海拔不足百米,这里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战役。提起张鼓峰战役,恐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张鼓峰战役爆发于 1938年7月15日,原因是日本为了掌握前苏联在中、俄、朝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和军事实力,派出三名日军携带照相机、望远镜等照相器材潜入苏联境内。在拍摄苏军军事设施时被苏军发现,一名日军当场被苏军击毙,其余二人慌忙逃跑,此事端遂成为张鼓峰事件的导火索。7月31日夜12时,日军在朝鲜的洪仪里向张鼓峰开炮,在炮火的掩护下,日军在凌晨占领了张鼓峰。苏军为了夺回阵地动用了飞机、坦克和大炮,对张鼓峰猛烈的攻击,同时出动飞机轰炸朝鲜的庆兴、高邑等地的日军增援部队。苏军封锁了中朝圈河大桥、苏军海军舰队又封锁了图们江出海口。日军后方被苏军封锁后,损失惨重,无力继续作战。日苏于8月10日在莫斯科缔结张鼓峰停战协定,至此,历时13天的张鼓峰战役宣告结束。此次战役,日苏伤亡5940余人。
http://s10/mw690/003yOBAyzy6LBu6zDDz79&690
http://s12/mw690/003yOBAyzy6LBu6JTyH3b&690
http://s8/mw690/003yOBAyzy6LBu8aZMze7&690
http://s7/mw690/003yOBAyzy6LBu8miiy96&690
http://s13/mw690/003yOBAyzy6LBubcKCM6c&690
http://s16/mw690/003yOBAyzy6LBubrHHN1f&690
http://s9/mw690/003yOBAyzy6LBubPYvua8&690
http://s1/mw690/003yOBAyzy6LBubYWdy00&690
http://s8/mw690/003yOBAyzy6LBuc5Bzxc7&690
http://s14/mw690/003yOBAyzy6LBucfEm13d&690
张鼓峰事件后,日军封锁了图们江航道,从此中国中断了出海活动。张鼓峰战役失败后,日本的“南进”计划占了上风,这才有日军将远东战场南移太平洋,引起太平洋战争爆发,从而改变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格局。毛泽东主席把张鼓峰战役写入了他的著作《苏联人民的利益和中国人民的是一致的》文章中。张鼓峰事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http://s7/mw690/003yOBAyzy6LBuhp9MG36&690
http://s14/mw690/003yOBAyzy6LBueLinb4d&690
座落在中俄界山下的张鼓峰事件纪念馆,是防川边关历史游的灵魂,是倾听历史烽烟,解读边关历史的教育基地,这个纪念馆的作用是让人类远离战争,世界和平,也就是警示国人不忘历史,加强防范,保我边疆,寸土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