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十一)冼启明

标签:
文化国学 |
分类: 学问人生思考 |
问道悟希夷
冼启明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
辐,辐射,这指连接车轴心和轮圈的木条。毂(音谷),车轮中心位中的圆孔,可插入横轴。埏(音山),揉和;埴,粘土。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户牖,户为门,牖(音有)为窗。实中有虚,虚中有用。房无虚空不为房,不为房者不见房之用。远古的人居黄土高坡,建房主要是开凿窑洞,窑洞有门有窗,洞里虚空,才有居室的作用。现代用以居住的处所,也不可以没有门户空间。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指有形的具体事物;利,能让人得其益。无,虚空;能让人得其用。
文中大意:车的轮子用三十根木条汇聚在中轴,有轴心的空隙,才有车的功用。糅合陶泥制成器皿,当中有空间,器皿才有自身的用处。开凿了门窗的房子,因当中有空虚部分,才有房子的作用。因而能显现的具体型器,能给人益处;各种型器的空间,都有其实际用途。
这一章用具体的例子说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们可以借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当中的道理。事实上,不论人或物,心死死实实,皆不成器。车子、杯子、房子,之所以有容物之利,皆因有其能容物的空间。
伍荣信书品
有无之间
具体的事物,一般都有空间存在。一张写字的白纸,空见其用,字见其功。字在白纸适当显现,就得“中”而有道。字写得好或不好,都在“有”与“无”之间。品评书法作品,有人看其字,亦有看其纸上的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