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与逆

标签:
学习心得杂谈 |
分类: 学问人生思考 |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学术里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而言:木、火、土、金、水顺势而生,金、木、土、水、火逆势而克。生克之道,顺逆之理是大的法则,个中的玄机在变与化之中。
凡事都有个度,木生火,木多未必能生火,反而会木多火塞;金克木,实际上也有木硬金损之象。生活中,营养对人的健康有好处,这个已有普遍的共识。要使人体健康必须接受营养,可视为“顺”之理;但对于饮食丰足而患“富贵病”的人群,竟千方百计限制营养进入体内的,这形似“逆” 却符合实际需要!朋友,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时机,顺逆是会颠倒过来的。
隋炀帝南征北战,一统天下,修建大运河,开科取仕等一系列行为,表面的形态是“顺”的,但他用尽民力,让百姓怨愤,群起而攻,他不是“逆”又是什么!李渊背反朝廷,以教条看,大逆不道。实质他是顺用天时。
顺逆无常,当看清大势。社会运动的某种游戏玩到令人生厌,到了变的临界点,你出来反一反,或许成英雄也说不定。
整体上看,人基本上跳不出时代的局限。文革时,学校有批判“读书做官论”,批之过矣,便泛滥“读书无用”的思潮,国家领导人觉得这样欠妥。学校不能继续乱下去,于是指示“要复课闹革命”……是顺是逆,教人满腹疑惑!要复课,不将改造过的“臭知识分子”送回课堂,谁来跟学生讲课?很长时间都不在正常的教育秩序中的学生,突然要参加正规考试,他们不作弊,又有几人能顺利过关呢!
欢迎热爱传统文化的朋友,扫一扫,加关注《德艺缘》公众号。
谢谢点赞、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