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隍庙(广府文稿)·邓婉玲
(2021-04-05 16:55: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广府文稿 |
广州城隍庙(广府文稿)
邓婉玲
前几天(2010年11月),因有事要经过中山四路,路过那所重新装修一新的广州城隍庙,看见参观礼神的游人已没前段时间拥挤,于是也凑热闹进去里面参观了一下。为迎亚运,整个广州市到处焕然一新,被淹没于民宅闹市之中的城隍庙也被重新挖掘出来。因住在离中山四路很近,当城隍庙重新装修亮相时,还真有点意想不到,大隐隐于市。
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人的生死祸福都由神祗主宰的,大至山河大地,风雨雷电,小至人的喜怒哀乐得失荣辱,都是半点不由人的,因此就有了“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的文化习俗,活在世间的人对神多了几分敬意也多了几分颤惊,逢年过节杀猪宰牛,首先敬的是神祗及是家中的祖先。中国人认为人死为鬼,鬼都是令人敬畏和害怕的,鬼都有神力,如果作为子孙后代不敬不孝,是会出来搞事,弄得你不得安宁的,但如果你供吃供喝那就万事有商量了。
说真的,我是广州人,在这附近生活了多年,都不知道这儿有间城隍庙,如果不是因为亚运的整饰工程,可能还不知道呢。广州的道观并不多,大概有三元宫,五仙观,三元宫以前去过几次,离我家也不算远,五仙观就真的没去参观过了。小时候还满喜欢到处游玩参观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不太喜欢凑热闹,也不喜欢种种形式。从小就不喜欢形式的,尤其不喜欢那种守旧的传统形式,只觉得那些形式是束缚人思想、扼杀人性的东西,诸如什么都是神明主宰的,福禄寿全关乎神明的意旨,一举一动无不与鬼神有关。但现在才赫然发现,有些观点确乎颠覆了无神论的认知,只是这天地之间,虽说不应因循守旧,但也不应丢弃敬畏天地之心。
城隍庙是什么时候隐没于闹市的,大概是破四旧那会儿或文化大革命那会儿吧?具体时间没去考究,许多传统文化的没落应该差不多都是在那个时代,城隍庙的重新建设,对特别迷信又虔诚的广州人来说,又多了个拜神的好去处。
城隍庙刚开放那几天听说游人如云,好不热闹,问紫去参观吗?紫说没兴趣,紫对其他宗教不排斥也不热衷。
城隍庙属于市文物保护单位,越来越多的古旧建筑和文物保护逐渐重视起来。城隍庙旁边是南越王宫博物馆,未挖掘出王宫前,那儿是广州儿童公园,以前在休息或节假日,时常带孩子们去公园玩,在那儿曾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南越王宫前的商铺全部拆迁,南越王宫博物馆极具气势,恍如雄狮盘据在繁华闹市之中,相反,城隍庙就显得有点娇小了。
离中山四路很近的北京路也装饰一新,以前逛北京路时,北京路口两旁都被装修的棚架遮蔽,但当那些棚架拆去,装饰一新的三层商业楼外墙上,用珠丹草写的“北京路”三个大字,令人眼前一亮,看着两旁装修一新的建筑,以及周围环境,恍似乡下佬入省城,迷失在车来攘往、纸醉金迷的闹市中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