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愚”、“糊涂”与“舍得”

(2013-05-04 15:42:22)
标签:

学问人生的思考

杂谈

分类: 学问人生思考

 

说到“愚不可及”,有的朋友很快就反应到“这是难得糊涂的意思哦”。的确“愚不可及” 跟“难得糊涂”意思差不多,只是我们观念上惯将“愚不可及”和“难得糊涂”看作是“装傻扮懵”也不容易;以为装扮的功夫到位就“及愚”就“得糊涂”,怎么说好呢?书本也好像是这样解释的.

人传“读书不成三大害”,也就是说读书只执着文字,不能领悟其中的精神会有很多害处。“愚不可及”是当日孔子发觉自己的执着有问题,是“不可为而为”;事实上他晚年回归淡静,玩《易》作《传》、传播文化、“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成就,远比他周游列国、求官谋政的行为更富有影响。至于“难得糊涂”据说与郑板桥有关,郑板桥一生屡被聪明误,在特定的时机明白到“糊涂”的珍贵,便以书法的形式留下了“难得糊涂”这个经典词语。其实“难得糊涂”仍可“得”,“愚不可及”也能“及”,只不过不是怀着“机心”地去装去扮。智慧高到顶点的状态是“愚”,聪明到尽头的身影是“糊涂”,有一定阅历的人或能体会到此中境界。这般境界,除了传说中的“神”,凡人脱俗莫不经过一番磨练。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朋友,增长学问知识行加法,彻悟人生却是行减法的。增加对外界的了解、减少自身的欲望,这种“愚”、这种“糊涂”的智慧我们有吗?未必有,但是从来不乏向这个方向修行的人!

传统文化中有“舍得”的说法,如“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或“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所谓“有所弃才有所取,有所不为才有所为”。我年轻时就听过“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说话;拚着连性命都不要来提起勇气,去做自己以为合乎天理的事。这个“舍得”,重于气概。霹雳雷响,英雄本色,曾震击过我成长的历程;只是步入中年之后再听人提到“舍得”的味道就不同,以“舍”求“得”,这个“舍得”讲究是手段。吃小亏占大便宜,不先吃亏别人不上当,小财不出大财不进等。到了自己知天命之年,经过半辈子的摸爬滚打,才慢慢明白“舍得”是一门安身立命的心法.

……

由于“舍得”一词内涵丰富,很多人都津津乐道。解说《金刚经》的、谈道学的、写家训的,以及商战、交际技巧、修养等多方面的书都有关于“舍得”的说词,酒商也不失时机地拿来炒作,注册品牌,我们在电视里也常见“舍得酒”的广告……

    有一天友人聚会,清谈之余在座的几位书画家应众挥毫,笔尖玩在文章上。卫国梁老师刚写了一幅____

“愚”、“糊涂”与“舍得”

又有人铺纸请萧远荣老先生来着墨,萧问:“写什么?”答:“舍得忍得”说者似有独到的领悟:“舍得未够,还须忍得",此刻却有另一种声音:“舍得已经放下,忍什么?”结果萧先生写出来又是——


 

“愚”、“糊涂”与“舍得”

 

“舍”者,心无挂碍;“得”者,空空余也。说其样子近“愚”、近“糊涂”,然“愚者”之德、“糊涂”之性,却是无为的、包容的、通达的。我们常人喜欢抱着观念看问题,不觉被观念困而生各种烦恼。若能脱离执着,我们何尝不与道同行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