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
(2015-12-28 21:59:16)分类: 他山之石 |
教学主张,教师成长的航标灯。教学主张是名师成长的第一核心因素。
所谓教学主张,一定是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具体化,是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教学主张也是名师思想感情深刻与否的重要标志,是“这一名师”而非“这一批名师”的重要区别。
周一在栖霞中心小学参加了我区举办的第四期“我与名师有约”活动。邀请了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王凌上了一节课,同台展示的还有栖霞中心小学的王海燕校长。两节课之后,王凌老师为我们做了一场题为“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的讲座。我听了之后启发很大,内心里产生很大的波动。
我是教语文的,而今天的数学教学活动不但没有让我感觉学科间的差异,反而让我感受到学科与学科之间是相通的。王特的讲座深入浅出,有理论学习层面的,有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样几句话:
1.每年春天都会来临,但每年的春天都会不同。
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追求,有自己的主见和思考。虽然每年都在同一块教学土地上劳作,但每年侍弄的对象不同,教师每年会接触到不同的学生,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但因为学生在不断成长,不断变化,所以教师面对的对象也是变化的活的个体。所以有人说,要想让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放在现在来讲,教师必须是拥有一潭活水,是长流水。
2.要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任何人都需要被支持和理解,从这一点来说,孩子和大人一样,对于别人的肯定是很在意的。
与人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一个人连跟别人说话交流都不会,那他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也是令人堪忧的。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会生存是最重要的。其次才应该想到如何活得更好。
说到被肯定,这是所有人都期望的事情,没有哪个人喜欢被批评,现在有少部分人不喜欢被表扬,这也确实是有的,但是不喜欢被表扬绝对不是喜欢被批评。他们只是不喜欢自己太突出,就像一个班级里的高个子孩子不喜欢自己鹤立鸡群一样,他只是想寻求一种类同,希望自己被肯定,不希望自己的突出而被否定。我觉得就是如此。所以,我们不应该吝啬对孩子的肯定,哪怕他说出来的答案是错误的,至少说明他思考了,动脑筋了,敢于表达了。这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如果你不能及时表扬或肯定学生的答案,以后他就不会再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形成习惯以后,这种积极性就很难被激发了。
3.备课要细,要能预见到问题,预案越强,越利于解决课堂上的意外事件。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会出现的错误甚至是可能产生的不同答案等等,教师都要有预见性。只有备得深,备得足,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才能引导孩子去探究。试想,万一孩子反问你一个问题,而你不会,那你的形象是不是会在孩子的心目中大打折扣呢?
4.低年级孩子回答越离谱的答案,越能让你从中发现一个儿童的世界。
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孩子的思维跟大人有很大的差异,就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有他们的思维方式,如果大人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你真的觉得是对牛弹琴,尤其是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即所谓的“后进生”,他们的思维方式跟普通的孩子都会有很大区别,如果作为教师不能试着去理解他们的思维,那么这些孩子永远是“不可理喻”。而其实,他们也是一朵花,只不过是迟开的花朵,不能跟其他的花朵一齐开放而已。他们的思维其实也是非常可爱非常有趣的。
5.知识是动态的,会变化。数学知识可以教会,但数学经验无法传授。
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更多关注学生对问题思考过程的参与度,是不是在经历一种思维的过程,经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这个过程很必要,而不要在意答案是对还是错。人要学会辩证地看待某个问题,而事实上,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你可能会得到完全相反的两种答案。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要禁锢学生的思想。
6.教育的本质是促使人的本质的改变,尤其是精神的改变。教育的力量在于发生“精神的作用”,教育的功能在于促进精神的引领。
教育最大的魅力在于:促进了学生的心灵成长。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到学生,从而在自己的学生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把自己没有达成的心愿,通过学生而最终完成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