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评估标准
(2018-03-18 23:50:02)
标签:
名师成长 |
分类: 教育评价 |
评估指标 |
评估标准 |
评分说明 |
评估方法 |
备注 |
|
A1 建设规划 (10分) |
B1 发展理念 (2分) |
1.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较高,有结合校情实际的独特理解和严谨、明确的文字表述。 2.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是基于校本的自主发展需要。 |
每项各1分,单独记分,达不到要求者不得分。 |
查看文件、 会议记录, 听取汇报。 |
达不到此项指标要求,不具备参评资格 |
B2 发展目标 (3分) |
1.建设和发展目标定位切合学校实际、描述清晰、有发展高度。 2.对于发展目标教师认同度高,有激励、导向作用。 |
第1项2分:目标定位切合学校实际得1分,有发展高度得1分,第2项1分。 |
查看文件、 会议记录, 听取汇报。 |
||
B3 发展规划 (5分) |
1.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纳入了学校整体规划。 2.制订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3.学校针对岗位为每位教师制定有年度和未来三年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目标明确,任务具体。 4.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结合个人实际,依据学科专业化、教育专业化和职业伦理专业化的要求,制定了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要明确、具体。 5.注重教师心理健康,根据教师实际和学校发展需要,有教师心理知识学习计划。 |
每项各1分,单独记分,第1、2项达不到要求者总项不得分。 |
查看档案、 会议记录、 工作计划、 教师笔记, 听取汇报。 |
||
A2 管理 运行 (20分) |
B4 组织机构 (10分) |
1.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校长具体负责。校长和主管校长职责明确,能有效履行领导、指导、监督等责任。 2.校长和主管校长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较高,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学识水平。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有效实施方法和途径,工作思路清晰,有详尽的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 3.建有由较强业务素质人员组成的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有活动计划,有校本特色的操作模式。日常管理有序、高效,管理资料健全、归档合理。 4.按照整体协调,分工合作原则,确定教务处、年级组、备课组、学科组的职责和任务,有相应的例会活动制度,文档记录制度。 5.月度有检查,学期有总结,学年有考核、奖惩。 |
第1项1分,第2、3、4项各2分,第5项3分,每项必须有文字记录,没有不得分。 |
查看档案、 活动计划、 学习笔记、 学习心得, 听取汇报。 |
达不到此项指标要求,不具备参评资格 |
B5 运行保障 (10分) |
1.图书馆馆藏丰富,能满足教师需要,并不断充实。学校宽带接入互联网,具有满足教师远程学习、研修的网络环境。电子备课室装机数量能满足教师备课、学习、研讨、交流需要。学校有开展小型研训活动的固定场地,有全体教师集中学习的多媒体培训场所。 2.落实研修经费。将学校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5%列为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用于校本培训和研修中聘请专家以及教师学习的资料费、差旅费、住宿费、餐补。 3.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 4.每年学校安排的校本主题教研、培训时间,累计不低于60学时(每天6学时)。 5.教师外出参训时间有保障。 |
第1项4分:馆藏达标得1分,电子备课室达标得1分,研训场所达标得1分,有多媒体场所得1分。第2、3项各2分,第4、5项各1分。 |
听取汇报, 实地考察, 开座谈会, 查看相关 文字材料。 |
||
A3 制度建设 (30分) |
B6 继续教育 制度 (3分) |
1.依据学校实际,对教师岗位学历进修,按照“学用一致”原则,提出要求并有激励机制。 2.符合年龄要求的教师,继续教育参训率为100%。教师继续教育考核成绩的合格率为100%。 3.建立健全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制度,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提出明确要求,有效组织实施校本培训。 |
每项1分,达不到要求者不得分。 |
听取汇报, 查看档案 材料、证书。 |
达不到此项指标要求,不具备参评资格 |
B7 教研制度 (10分) |
1.构建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完善。 2.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常规工作的教学研究有实际效果。 3.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与途径并有所创新。有效教研模式已经形成,具有推广价值。 4.每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对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效果有详细记录。 5.聘请专家、其他学校优秀教师进行合作和专业引领。 |
每项2分,达不到要求者不得分。 |
查看制度、 活动记录、 相关档案。 |
||
B8 科研制度 (6分) |
1.依据学校实际,能够有效与高校和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密切合作,明确研究主攻方向,有校本科研制度,有统领全校教育或教学的市级以上课题或实验项目。有满足教师个性需要的实验项目或课题,初步形成研究网络。 2.学校能够有效管理科研课题和实验项目,注重过程的指导、检查、评价,给予必备的条件支持。课题和实验项目能够如期开题、结题,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 |
第1项科研课题,有省级及以上每项1分,市级每项0.5分,最高3分。第2项学校在三年来公开出版论著每本加1分,为教育改革提供实践类课程资源每项加1分,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每篇0.5分,最高3分。 |
听取汇报, 开座谈会, 查看档案 材料。 |
|
|
B9 导师制度 (4分) |
1.建立学科辅导教师队伍,大力发挥骨干教师榜样、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学校开展传、帮、带工作,并制定了相对稳定的制度,实际效果好。 2.建立校级交流、合作机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方面的制度,工作成效显著。 3.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积极创设条件,外聘名师、专家,定期指导青年教师。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
第1项2分,没有文字记录不得分。第2、3项各1分。 |
听取汇报, 查看相关 制度和活 动记录。 |
|
|
B10 构建多元化运行载体 (2分) |
积极寻求教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智力支持。采取建立实验基地、进行项目合作、课题研究、教师论坛、专家报告会、课堂教学研讨等形式,为教师学习和发展创设条件。 |
必须有文字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酌情给分,最高2分。 |
听取汇报, 查看档案 材料、活动 记录、教师 心得。 |
|
|
B11 评价 奖惩 制度 (5分) |
1. 建立年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奖惩制度和年度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管理制度。以文本和电子两种形式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年度登记册,并予以网上注册,逐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管理。 2.建立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专家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3.评价标准、内容反映教师发展的实情,体现教师发展的各个方面,教师对评价结果认同度高,有助于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
第1、2项各2分,第1项必须有文本和电子两种形式,只有1种不得分。第3项1分。 |
听取汇报, 开座谈会, 查看档案 材料。 |
|
|
A4 教师 专业 发展 (20分) |
B12 教师队伍情况 (6分) |
1.中学教师本科学历比例为100%,研究生学历比例不低于6%;小学教师专科学历比例为100%,本科学历比例不低于90%。 2.学校至少有1个示范性学科和1名示范性学科带头人。 3.中学有特级教师或省级骨干教师2-3名,小学、幼儿园有中学高级教师或县级以上骨干教师2-3名,并能够较好的发挥辐射作用。 |
每项2分,达不到要求者不得分。第3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酌情给分,最高2分。 |
查看文件、 证书及 相关材料。 |
|
B13 个体发展 (8分) |
1. 校内有学科见长、教法独到、带教有方的领衔教师不少于5%。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迅速。县级以上教学新秀倍出。近三年来,推出青年教师人数,不低于28岁及以下教师人数的40%。 2. 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体现前瞻性,目标的达成度高,年度达成率不低于80%。 3. 教师在教学、科研、教育能力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教有特长的教师,以3-5%的比例逐年递增。教师心理健康,幸福指数高。 |
第1项3分,如领衔教师低于5%此项不得分。第2项2分,年度达成率低于80%此项不得分。第3项3分,递增率低于3%不得分。 |
听取汇报, 开座谈会, 查看档案 材料。 |
|
|
B14 团队发展 (6分) |
1.校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比例稳步提升,岗位学历层次逐年提高。 2.组织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并有案例研究、课例研究、叙事研究、活动记录等资料反映。 3.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等各层级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优质资源共享。学习型、协作型组织特征明显。 |
每项各2分,单独记分,达不到要求者不得分。 |
查看档案, 听取汇报。 |
|
|
A5 示范 辐射 (20分) |
B15 培训支持 (8分) |
1.为市级以上培训项目提供培训实践基地和资源。 2.学校有承担对本区域相应级别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和挂职锻炼的能力。 3.有承担远程培训辅导教师的能力。 |
第1项3分。第2项2分。第3项学校三年来承担过相应级别远程培训辅导教师的工作的每人次0.5分,最高3分。 |
查看档案, 听取汇报, 实地考察。 |
|
B16 校际结对 (4分) |
1.学校与1-2所其他学校结对,通过学科组“一帮一”活动,促进共同发展。 2.每年派出优秀教师到“结对”学校开展支教,并受理“结对”学校的教师来校见习。 |
每项2分,达不到要求者不得分。 |
查看档案, 听取汇报, 开座谈会。 |
|
|
B17 成果推广 (8分) |
1.学校每学期进行成果总结。内容主要为学校的学期、年度自评,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的阶段自查,学校教师发展成果的校内才艺展示。 2.每学年向其他学校进行成果的辐射与示范指导,进行成果展示。 3.将研究的立项课题和实验项目,在取得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向更大范围学校推广。 |
第1、3项2分。第2项学校成果有省级及以上每人次加1分,市级每人次0.5分,县以下每人次0.3分,最高4分。 |
查看学校 和个人档 案,听取 汇报,开 座谈会。 |
|
|
特色加分 (20分) |
B18 特殊作用发挥 (10分) |
1.学校派出本校优秀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讲学团开展讲学活动,并较好完成任务。 2.学校优秀教师被聘为市级及以上培训项目的主讲或报告人。 3.主动指导和培养、帮扶特岗教师、顶岗支教学生,效果突出。 |
第1项4分:参加省级每人次2分,市级每人次1分,最高4分。第2项3分,省级每人次1分,市级每人次0.5分,最高3分。第3项3分。达不到要求者不计分。 |
查看档案, 听取汇报, 开座谈会。 |
|
B19 特色创新 (10分) |
学校在A级指标中的某一方面,有较为独特的理解和做法,体现先进性和稳定性。 1.对教师发展学校的认识,在理念和规划层面有较为深刻和独特的见地,有实施的可行性。 2.不仅在理念层面上有认识,并且在操作上已有初步的校内成果。 3.特色有显著的成果反映,在县级及以上层面产生影响。 |
第1、2项各3分,第3项4分,必须有文字记录,没有不得分。 |
查阅相关 文件,过程 资料,听取 汇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