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发展:1+X”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构建与思考

(2016-07-14 18:55:43)
标签:

阳光教育咨询

分类: 学校管理

1+X”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构建与思考

 

2013年,龙口市中小学校完成了布局调整和校舍改造工作。在基础设施上农村学校甚至优于大部分城区学校,但农村学校在办学理念和内涵发展上仍有很大差距。如何尽快缩小这一差距,是我们进一步推动县域范围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又一重大课题。为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借鉴潍坊“教育联盟”改革经验,结合龙口当地实际,确定了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改革的基本思路,构建起“1+X”学校发展共同体。

一、基本内涵

“1+X”学校发展共同体是按照位置临近、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原则,以省、地、市规范化学校和教学示范校为核心,把全市中小学划分为小学(4个:实小、润新、诸高、二实小)、初中(3个:实验、五中、十中)和九年一贯制(3个:南山双语、新港路、龙口学校)三大类共十个学校发展共同体。“1”为核心优质校,“X”为合作校。各共同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有特色和有成效的联动研究活动,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交流及共享,促进学校的共同发展。

通过前期的筹备,2014年,龙口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了《关于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考核评价办法》,成立专门机构,明确职责权利,确定考核准则,为学校共同体的推进发展奠定了基础。基于此,各共同体建立了由所有成员校长组成的共同体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联校协调管理”机制,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形成了《共同体制度汇编》。

二、主要成效

两年来,共同体学校携手合作、发展共赢,推动了龙口市学校一体化发展进程,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得到长足发展。

1.学校管理层跟岗制度优化了学校管理模式

通过共同体学校领导、教师互访,南山双语学校行之有效的低重心扁平化的年级组管理模式为共同体学校所借鉴。在“南山双语共同体”精细化管理的影响下,各学校领导做到了“四个一”,即蹲点一个年级,分管一个教研组,上好一门学科,责任一幢楼(属地)。“南山双语共同体”的年级组管理,实现了降低管理重心,前移管理阵地,节约管理成本,减少管理环节。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垂直管理,有效管理,人性管理。现在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有明显改观,共同体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凸显出主动性、参与性、灵敏性的特点。

2.学生管理层面的联动体制丰富了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是组成学校的血脉,一所学校的发展是与班级管理息息相关的。共同体学校聚焦到班主任选拔与培养上,形成了联动机制。共同体学校重视班主任聘用,设立副班主任制度。副班主任负责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的各项常规管理工作,得力的副班主任有机会被选聘到班主任队伍中来。同时建立班主任考核评比制度。以班级量化考核为依据,强化班主任考核制度。各共同体定期举办班主任培训,学生互访。通过实践检验“实验中学共同体”班教导会做法,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大为提高,副班主任有力的配合使班级的常规管理更加落实,班风、学风、校风更正、更纯,共同体学校也因此得到快速的发展。

3.教师层面的联谊机制整体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以共同体为单位开展的集体备课、听评课、送课下乡、同课异构、专题讲座等活动针对性强,问题导向明确,解决了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困惑。各共同体高度重视每一次活动,规范活动程序。提前两周与合作校沟通,确定活动主题,提前一周在QQ群内公示活动方案,各成员校按部就班参与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构建了学共同体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形成了教学合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年中,共同体学校内共组织同课异构90余节,组织评课研课90余节次,组织体验式培训4次,组织学生心理辅导讲座3次,组织班主任论坛4次、读书报告会2次。同时,各共同体学科教研组利用QQ、微信和博客现代通讯资源进行交流和研讨,开展教学对话与交流。教师们通过QQ群和教师博客,搭建共同体教研组教学研究平台,把教学个案、教学故事、教学反思等在网上分享。教学用课件、教案、图片影像资料、试卷等,都通过网络在共同体内互相开放。

2014年10月,龙口市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的督导检查。督导组肯定了我市打造以优质学校为核心、辐射农村学校的“学校发展共同体”,通过“1+X”合作模式,使学校发展变“单干”为“联动”,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的做法。2015年8月,在烟台市教育工作务虚会上做《关于深化学校共同体改革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典型经验交流,并获烟台市2015年度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2015年12月,在潍坊举行的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我市也做了典型交流。

三、未来发展

结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市将进一步深化学校发展共同体改革,促使我市教育教学工作高位优质发展。

1.构建共同体学校教师柔性流动机制。

    制定教师柔性流动政策,从流动方式、交流内容、考核评比、组织管理、表彰奖励等方面制订实施方案。通过实行教师柔性流动机制,打破人事关系壁垒,实现“校际共享、互动双赢”的人才交流机制,进一步推进联合教研、管理互通、资源共享,使合作学校互相借鉴管理经验,放大优秀教师的资源效应,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全面实现。

2.继续探索共同体学校校本研修的协作机制。

    共同体学校教师校本研修协作机制既不同于一般形式的集中培训,也不同于简单的学校教研活动。尝试成立共同体学校教师校本研修共同体、教师校本研修导师团或名师工作室,构建一种全员参与、机会均等、按需选择、各有所得的教师校本研修区域协作组织网络。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校与学校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实现“零距离”的交流。在研修的内容上要进行精选,突出研修特色,整合区域内人力资源、设施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逐步使区域内优质教师教育资源能够真正实现共享。

3.继续深化区域考核评价机制的探索。

    考核评价是促进共同体发展的有效抓手,目前虽然制定了共同体项目组考核指标和参与教师考核指标、专家评估意见反馈表和共同体项目专家评价表,但是评价还没能形成体系。这是共同体学校今后亟须静心去做并做好、做细的关键点。同时,考评机制要灵活多变,要注重多元发展,更要尊重共同体成员学校的原有基础,客观认识共同体建设中取得的实际进步,在开展不同共同体横向比较的同时,更注重各共同体的纵向发展考量。鼓励各共同体立足自身实际,结合自选项目,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扎实做好并推进各项研究工作。

4.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龙口市教体局今年强化经费支持,设立共同体教师干部交流学习专项基金,对名师带教、学科教研中心建设给予支持,在评先选优方面优先考虑。

学校发展共同体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举措,能为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发挥较大作用,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的有效保障,我们将努力做好这项改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