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讨论主题(5)

(2014-05-02 13:10:49)
标签:

讨论

自然辩证法

分类: 硕士期间

根据一些有识之士的诊断,当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的困境是科学人文之间的紧张或者分裂。根据他们的理由,在教育体制上,专业教育的分科化已使得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互相隔绝;在学科性质上,科学的日益强势和科学自诩的与价值无涉使得受教育者越来越缺少人文关怀,如此等等。然而,科学人文究竟分别指的是什么?它们的目标是什么?又在何种意义上说它们之间存在紧张?都没有特别一致的意见。请谈谈你对科学人文的理解,试就它们之间的关系阐明你的主张,以及支持特定主张的理由。

 

1、“科学”应该是指自然科学及其方法,关涉到其代表人物即自然科学家以及相应的科学观等,并主要将之视为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人文”是指与“科学”相对应的那部分知识,尤其是“人文科学”及其方法,关涉到其代表人物即人文学者,同时包括人文主义并关涉人文主义者。当对应于那种“科学是纯粹客观的”传统科学观时,“人文”则主要指人性中的情感、直觉以及审美观、价值观等非理性(但不是反理性)因素,并将“人文因素”与“人性因素”通用。简而言之,“科学”即“科学理性”,而“人文”即“价值理性”。

 

2、“科学”和“人文”的目标

一般而言, 科学的目的或者说“科学的目标”不外有二:理论的目的和实用的目的。凯德洛夫把这两个目的概括如下:自然科学的目的有二:一是发现自然现象的本质以及它们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预见或创造新的现象;二是揭示在实践中运用已知的自然规律、力量和事物的可能性。可以说,认识真理(自然规律)是自然科学的直接的或最近的目的,其最终的目的则是对这些规律的实际运用。

人文,或者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同是人类的自我认识。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真理性探索,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价值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

 

3、科学与人文关系的演变

1)古代科学与人文的自然融合: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 人类探索世界奥秘的科学活动与其他的活动诸如艺术、宗教、巫术等活动朴素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古希腊先哲那里,科学、哲学、数学常常被作为同一层次的概念和知识范畴,科技和人文是不自觉地统一的。

2)中世纪科学与人文二星陨落:在欧洲中世纪, 经院哲学占据统治地位。经院哲学家们决不允许向宗教的基本信仰提出挑战,人的一切都必须服从神学的基本原则。人类失去了自我和真实的生活。人文精神坦然无存。理性的发现必须符合教会所解释的圣语。此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同时受到宗教的迫害下, 不可能独立健康的发展, 更不可能得到协调发展。

3)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人文黄金般的联姻: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人文学科如哲学、文学、艺术等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同时, 自然科学如物理学、数学、天文学也获得了重大进步。特别是由于实验方法的逐步兴起, 使近代实验科学在17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此, 自然科学开始与哲学分离,并逐渐与其他人文学科相区别。此时,科学与人文冲击的共同目标是宗教的神性和信仰,而联结的纽带是对人的理性的推崇。

  当然, 文艺复兴时期所延续下来的人文传统和科学传统不仅有黄金般联姻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会偶有冲突。但是从总体上看, 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和人文既已经分离、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它们之间还没有造成像近代那样的分裂与对立。

4)近现代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峙: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解释的巨大成功,使人们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科学可以解释一切。于是,科学主义便走向了它的极端,从而日益确立起了科学技术的主流地位,形成了近代科学的功利倾向。走向极端的科学主义运用科学的实证性等特征建构了一种被后人称之的“科学文化”,试图以自然科学为惟一的标准的文化模式来改造其他文化,要求其他文化必须服从科学文化。但是,作为孕育近代科学的人文主义,强调的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是人的追求,这种以“人”为中心而形成的人文文化,在近代自然科学那里得到了直接的继承。这种继承通过近代自然科学的理性形式和自由精神表现出来,形成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人文”倾向。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隔和对立导致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在这个鸿沟的两边, 一边是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一边是人文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倡导工具理性,主张一切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有了科学,人们可以获得一切。人文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倡导人文精神,主张人的精神追求,没有人文追求,人们不可能去认识世界。对于这种分裂,斯诺在1959年所作的题为《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的演讲中指出过。

4、科学与人文应当融合:

   科学主义对人文主义的拒斥,使科学技术沿着人文精神缺失的方向前进。沿着这个方向前进的科学技术, 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同样, 人文主义对科学主义的叛离,使人文社会科学朝着科学精神缺失的方向发展。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整个“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给“传统”文化带来非科学的气氛并且往往转化为反科学。

     其实,从源头上看, 科学与人文有一个共同的源头:自然。最初,科学用来解释自然, 人文用来歌颂自然。前者是理性的,后者是情感的, 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从统一的基础看, 科学与人文统一的基础就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是统一的、完整的, 而科学文化活动和人文文化活动都是这个统一的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所以,它们的统一就植根于人类现实生活本身。从本质上说,科学乃是人文之一种,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人文精神的表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进步与发展, 都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融合、统一、互补互动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这也是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趋势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