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2020-03-20 19:40:09)
标签:
教育 |
西安市鄠邑区基础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立项号 |
HYKT-19001 |
课题名称 |
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研究 |
|
|
负责人 |
聂忠凯 |
所在单位 |
西安惠安中学 |
|
|
结题报告 关键词 |
课题;教师专业发展;引导;督促;成长 |
|||
|
结题 报告 摘要 |
本课题的研究特色主要是能够根据学校承担校级和区级小课题教师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的承担者作为指导者介入校级、区级课题的实际研究,具体指导教师不同时间段干不同的事情,规范教师的小课题操作行为,为承担小课题者答疑解惑。通过10个月的追踪观察,形成了以下的做法,可以借鉴并推广。 一、引导1.解决教学问题。2.满足职称需要。3.做好示范引领。4.要求规范化。二、督促1开题、中期、结题报告的督促。2.过程性资料的督促。3.发挥领头雁的作用。 |
|||
|
结题报告 |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 “课题研究”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教研方式,是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使教师摆脱论文束缚,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培养教师终身学习,解放教师,引导教师做一些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微小问题的研究而大力倡导的一种教研活动。课题研究与每位教师的职称晋升关系密切。大多数教师不愿意做研究,忙是主要原因。这样的危害是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主持人聂忠凯老师自2012年至今,完成了2个校级课题、1个县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熟悉小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自2016年9月开始协助学校教务处管理校级小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校级小课题研究的几个关键点,提醒本校教师及时上传相关资料,以培养教师的习惯,方便其进行上一级课题的研究,预防一些错误的发生,也提高本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人也加入了鄠邑区区级小课题QQ群,方便自己和区级其他学校研究小课题教师的沟通交流。其他成员中,张美娥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师,能从小学语文的角度进行观察。王国栋老师是学校的教务副主任,能从学校层面对开展研究提供指导。 《现代汉语词典》把课题解释为: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重大事项。所谓课题,指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2011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名列其中。终身学习是对教师的要求,而小课题研究就是好的抓手。深化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主动搞研究。 利用管理本校教师承担校级、区级课题的有利条件,网上追踪教师做课题的全过程,发现问题及时通过QQ群反馈,让教师改正,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水平,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目标:通过研究,把握教师心态,及时指导教师做好小课题的研究工作。小课题研究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抓手,小课题研究可以让教师在自觉反思、自主学习、自发探究、自信表达中提升研究智慧,拓展专业智慧,实现从自我发觉到自我超越的转变。 内容:结合本校及本区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困惑,提供相应的帮助,促进小课题研究不再走过程,而是扎扎实实的结合教师各自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从小问题着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小课题的有效性研究。随着职称改革,教师认识到小课题的重要性。学校也积极跟进,设立校级小课题,帮助教师进步。充分利用教师重视小课题这一点,本课题将以申请人主持下的校级小课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适当关注区级小课题。 研究方法: 调查法——在研究小课题结题后,调查教师的收获。 文献研究法——上网搜索相关文章进行学习。 行动研究法——针对小课题的某个环节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共性问题。个案观察分析法——跟踪个别人,通过听课、采访本人,思考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 经验总结法——分析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中发生的现象,提出解决的措施,形成管理办法。 步骤及过程:第一,准备阶段(2019年6月到8月)。网上搜集“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料,总结2018年度校级小课题研究工作,建立2019年度校级小课题QQ群。撰写开题报告,进行调查和分析,初步拟定研究方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初步分工。督促承担校级和区级的教师上传开题报告。 第二,具体实施阶段(2019年9月到2019年12月)撰写中期报告,撰写论文,邀请专家指导,开展讲座活动,督促上传中期报告。 第三,总结阶段(2020年1月到2020年3月)撰写结题报告,选出优秀校级小课题案例,撰写管理校级小课题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办法、校级小课题管理办法、校级小课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等文章。督促教师上传过程性材料和结题报告。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提升了教师教研水平,老师认识到: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 1.解决了真问题,帮助老师提升。 通过10个月的研究,指导的教师进步都很大。教学中的问题解决了,教师的能力提高了。特别对于校级课题的教师,为下一步承担区级、市级课题做了规范化训练,使他们消除了陌生感,增加了研究的信心。老师们学会了主动学习,反思,分享和坚守。 例如雷老师由于新浪博客中途有问题,由于是校级课题,我采取了变通的做法,让她把各种报告及过程性资料及时以附件放松到我的QQ邮箱,方便我为学校手机资料,也督促她进步。看她的过程性资料,感到了她对学生的付出,她的进步。再比如燕子老师也要求我把她拉进学校的QQ群,她也想做小课题,先看看大家怎么做,学习学习。闫老师的新浪博客登陆不上去,我解释通过钉钉找到区上负责人电话号码,告诉他。后来又发给他区电教中心刘老师的文章,指导他如何在西安市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网上发博客文章。最终把闫老师的新浪博客转移到西安市大学区博客上,解决了教师的实际困难。 2.收获了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年的努力,符合最基本的5报告,8过程性资料,基本就可以结题。等校级或区级结题证书下发,教师的职称条件就满足了,也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育良性发展。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从而消除职业倦怠,使教学充满活力。在研究过程中锻造和凝结成教师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反思者和研究者的气质,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乐趣和意义,逐步成为一个能够把握复杂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成功者。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问题:1.教师研究时间有限,教师教学之余精力有限。2.学生自觉能动性差不配合。3.教师理论知识薄弱创新不够。4.缺乏专家指导。5.过程性资料上交没有坚持1周或2次完成,而是集中上传。 改进:1.减轻教师负担,不要让形式主义捆绑老师。2.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3.开展网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提高老师理论水平。4.上级教育部门可安排正高级或省级教学能手为老师们开展讲座。5.作为指导者,阐明小课题研究的意义,让教师把工作做实。这些问题需要学生、教师、教育部门的多方位改变。 |
|||
|
参考文献 |
解慧明:《名师成长助推器小课题研究(卷一、卷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