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图

(2015-10-13 12:19:25)
标签:

《发音示意图》

朗诵技巧

朗诵知识

金马朗诵

播音主持

分类: 图片博文

 

《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图》:

http://s3/mw690/003yJzExty6WasLSB7sa2&690

http://s12/mw690/003yJzExty6WasM8M3N6b&690

http://s2/mw690/003yJzExty6WasMdpkde1&690

http://s8/mw690/003yJzExty6WasMgbaL47&690

http://s13/mw690/003yJzExty6WasMkdMo4c&690

http://s7/mw690/003yJzExty6WasMoyuW46&690
http://s8/mw690/003yJzExty6WasSkfCD57&690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活动的部位和方法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声音。要练好普通话,首先必须掌握每个音素的发音技巧,懂得每个音是如何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

人的发音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三大部分。下面,我们的一起来观察、了解    《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图》:

1人类的声带

人类的声带又叫声襞,是以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与杓

声带和声门裂

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声韧带为基础,加上声带肌和其表面的黏膜共同构成的。两侧声带及杓状软骨底之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声门裂的前2/3位于两侧声襞之间,称为膜间部;而声门裂的后1/3位于两侧杓状软骨的底和声带突之间,称为软骨间部。将声带和声门裂合称为声门。

发声时,两侧声带拉紧、声门裂变窄、甚至几乎关闭,从气管和肺冲出的气流不断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声,在喉内肌肉协调作用的支配下,使声门裂受到有规律性的控制。故声带的长短、松紧和声门裂的大小,均能影响声调高低。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宽,女子声带短而狭,所以女子比男子声调高。青少年14岁开始变音,一般要持续半年左右。

2动物的声带

脊椎动物中,两栖类以上的动物的喉头发达,在面向咽头的开口部附近,在喉头软骨之间,有左、右成对并张开的喉头粘膜皱襞,称声带,左、右粘膜皱襞之间的纵裂隙称声门裂,声带和声门裂两者合在一起称为声门。另一方面,将构状软骨间的间隙称为软骨间部。在人类软骨间部负责低言私语时的发音。广义的声门包括软骨间部,这时,声带和声门裂的(狭义的)声门就称肌肉声门、韧带声门(或膜间部)。两栖类和哺乳类声门构成发音装置,而爬行类和鸟类则不那么发达。爬行类基本上不能发声,鸟类则不同,在气管分成支气管的交叉处,形成发声装置——鸣管。在哺乳类的声带的前方尚有一对粘膜皱襞,即假声带(又称室皱襞plica restibularis,英falsevocal cord),在它和声带两者间构成喉腔(lar-yngeal ventride),但在类人猿中,它形成非常发达的喉囊,作为共鸣装置。喉腔是由摩根尼(G.M-orgagni,1682—1771)命名的,故又称摩根尼窦(sinus of Morgagni,ventricle of Morgagni)。声带上有声带韧带和声带肌,假声带上有室韧带和室肌。

3保护

声带结构

声带是人类发声的主要结构,从极轻微的声嘶到完全失声,多为声带病变或其他病因使声带的正常运动发生障碍所致。

声带部位结构人体解剖彩色图片[1]

声带位于喉腔假声带(室带)下方,左右各一,由声韧带肌肉和黏膜组成,前起甲状软骨板交角内面,后端止于勺状软骨底部前端的声带突。声带张开时,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裂隙,称为声门裂,空气由此进出,亦为喉部最窄处。中国成年男性的声带一般在18mm~24mm,平均长度为20mm左右,成年女性一般在14mm~18mm,平均为15mm左右。当由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向靠拢的声带引起振动的时候,即发出声音。喉部发出的声音为基音,受咽、口、鼻、鼻窦气管和肺(共称下共鸣腔)等器官的共鸣作用而增强和使之发生变化,成为听到的声音。

为了保护好声带,建议注意以下几点:⑴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抵抗能力;⑵ 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用嗓过度,禁烟酒;⑶ 加强劳动保护,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需妥善处理;⑷ 教师、文艺工作者需注意正确的发声方法,感冒期间尤其要注意,且不可发声过度;⑸ 早期声嘶患者,应强调声带休息,同时进行积极的治疗。保护声带从正确发声开始

声带小结慢性喉炎疾病,会使声带嗓音病变,即使做了手术或者其它治疗后一度好转,但若发声习惯仍得不到正确的纠正,病变仍有可能再次发生。因此对嗓音病人来说,在物和手术治疗外,更要注意进行正确的嗓音训练。

1.不要用嗓过度嗓过度是指滥用超过本人能力范围的嗓音(用声)。每人的发声能力有音高(声音频率范围)、音强(声带张力)、音时(发音用声的时间)三个方面,超过此范围将发生声带病变。说话要保持适宜的音量和音调,最好是匀速。用声不要过长、过高、过累。

2.科学发音。高、低、中音交替使用,因为发高音时用声带前1/3,发中音时用声带中1/3,发低音时用声带后1/3。这样发音不但有声有色,还可以使声带交替休息。

3.改掉清嗓习惯。很多人可能经常用这个动作来咳掉喉中的痰或者使自己的声音更加清晰。但这个动作使声带瞬间严重拉紧,容易造成声带损伤。

4.及早治疗急性咽喉炎,避免转成慢性咽喉炎。感冒时要注意声音休息,尤其是感冒出现声音嘶哑后。及时治疗并避免咳嗽,以防咳嗽震伤声带。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酒后、感冒后或咽喉炎症时避免大声喊叫或长时间说话,以免形成声带小结

此外。平时应少吃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儿童不要经常大声喊叫,以免声带形成喊叫结节

保护声音的小妙方:

(1)限制工作之外的说话时间,减少不必要的长时间聊天或打电话;

(2)使用适当的音量说话,善用麦克风;

(3)悄悄话是不正确的说话方式;

(4)不抽烟、喝酒,勿吃辛辣油炸类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巧克力、冷饮等;

(5)适当的运动,常保持心情愉快与放松;

(6)感冒时应尽量减少说话,此时更须多喝温开水与声带保养;

(7)长时间讲话时,应多喝温开水保持咽喉湿润;

(8)经常用嗓人群,建议服用保护声带药物慢严舒柠清喉利咽颗粒。

4发音训练编辑

发音方法不科学是易患嗓音病的首因。防止声带发生病变,防止声带受到刺激和过度疲劳。就应建立起正确的发音方法

呼吸

呼吸是发音的动力来源,要发出美妙的声音,呼吸尤其关键。就像判断一部跑车的好坏,关键是看它的马达一样。只有正确的呼吸才有正确的发音,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常见的几种呼吸方式:

1.锁骨式呼吸

吸气时用肩膀抬高的方式,但因肺部上小下大,所以吸气量较小,说话时用此方式呼吸较无效率

2.胸式呼吸

吸气时胸部向外扩张,吸气量居中。

3.腹式呼吸

吸气时腹部会向下向外推,可使吸气量大,气吸得最深。

4.胸腹式呼吸

就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胸肺部和腹部间有横膈膜,若吸气时能使用到横膈膜,可使吸气量更大,气的运用较灵活,我比较推荐用这种呼吸方式。

自己练习呼吸的方法

1.练习应在舒适及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如果练习时觉得头昏应停止,并及时询问是否练习的正确。

2.刚开始可躺着练习,一手置胸前,另一手置腹前。鼻子缓慢吸气,感觉胸腹部的涨大,再由嘴部慢慢吐气,同时控制腹部慢慢缩小。

3.同上,但鼻子吸气速度较快,吐气还是缓慢进行。

4.改成坐着或站着练习步骤2及3。

5.同上,但吐气时发出“嘶……”的声音,重复练习。

6.同上,但吐气时数数,循序渐进,逐步加长练习。

7.每天坚持练习。

发声

在养成一定的胸腹式呼吸习惯后,就可以进行发声练习。其实正确的发声就是在正确的吸气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呼气,正确的呼气就是运用腹部的气,来使声带振动发声,也就是所谓的运用“丹田之气”发声。

如何运用气息使声带振动,关键就是打开喉咙。如何打开喉咙呢?其实很简单,只要记住打哈欠的感觉或者是倒吸一口凉气时的感觉。使得口腔保持这样的状态,然后再运用气息发声。

发声练习方法:

1.人处于自然挺拔的状态,身体不可太紧张,也不能太松垮。口开大程度以是否能容纳食指与中指并拢的宽度为准,保持打开喉咙的状态,脸部自然放松。

2.把一只手放于腹部,感受气息由腹部送上,快速冲向软腭,发一个“啊”字。反复练习。

3.同上,气息放缓,“啊……”字拉长。

4.同上,可把一首诗或文章拿来练习,把每个字都拉长练习。

5.同上,只不过音调适当提高,或者是不断增高。

6.应注意循序渐进原则,练习的时间应适量,可逐步延长。

7.如果有声乐老师指导的前提下,还可以进行对远处“喊”的练习,就像跟一百米外的人说话的感觉。如练习“你来呀……”,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当然,刚开始练习,会感觉不自然。只要坚持不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地使正确的发声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在用嗓时,能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

嗓音保健操

呼吸技巧:腹式呼吸,快吸慢呼,吸气不过满

腹式呼吸,是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缩而加压的一种深呼吸。腹部肌肉收缩,加大腹压,腹压使膈肌向上推移,增加胸腔压力,从而使肺脏中空气呼出有力。

吸气肌肉群

1.憋气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气憋住,不要呼出,憋气的时间越长越好。慢慢地可以锻炼出长时间憋气的能力,也就是胸廓固定的能力。

2.数数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胸廓固定;然后用很轻很细的、仅仅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数数1、2、3、4、5、6、7、8、9、10……一直数到不能再数为止;然后,吸一口气再来,如此反复训练。这样数的数字会越来越多,时间会越来越长。最好能一口气数到50以上。

有声呼气训练

⑴“弹唇”练习:双唇闭合,即用气息冲击嘴唇,使它发出“嘟嘟”的声音,一定要使双唇颤动,更要使唇声响亮。“弹唇”练习应体会的内容是:1) 用小腹肌慢收缩的感觉压迫气息冲击双唇; 2) 使气息自始至终均匀流动,不能一会儿气多,一会儿气少,均匀是最关键的; 3) 体会你的“弹唇”练习,一口气能弹多长时间,这也是控制气息的关键练习。另外,“弹唇练习”也可以作为一个声带按摩练习,帮助已疲劳的嗓音尽快恢复健康。

⑵“哼鸣”练习:是指用鼻腔共鸣,是为了将来发出较高声音做准备,为高低音的上下连结做搭桥工作的。有了“哼鸣”我们的声音才有光彩。“哼鸣”练习是闭口哼唱,闭口时要感觉口中含一小口水,鼻腔竖起,然后深吸气、哼唱。同样要求气息均匀有动感。鼻腔共鸣,不是鼻音共鸣,它是指通过鼻窦、鼻腔、腭窦产生共鸣,而鼻音则是把声音直接送到鼻子里。切记“哼鸣”时,声音是在鼻腔后上方,眉心处发出,每天可用一个单音延长练习,直到眉心产生振动。当我们做好这些练习,就可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

发声技巧

利用共鸣,使喉头自然放下

咽喉共鸣腔调整为一头粗一头细,这种共鸣位置,对声音有扩大作用。因此,发声前要把口张大,使后颈部竖起来,使会厌软骨站起来,舌体向下挺起来,使软腭悬雍垂放下来。形成一根直的管子。声音从声带发出后,向上直接冲到鼻咽顶部,在头顶回旋。这种声音听起来非常洪亮、浑厚,有金属音质。这就是“头声区的发声方法”。检验这个方法是否运用正确,只要在说时摸一摸后脑部和头顶部有无振动感觉就可知道。

这里我选择了一个母音u,作为大家发声共鸣的第一个练习.

U(乌) 音能有效的放下喉头,给声音上下通畅奠定了基础,再就是u 母音比较圆,易集中,是别的母音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模范音,其他母音要尽量在u 母音的感觉上发出,那么您的声音就会统一而又圆润。我们平时练习u 音时,要特别注意:⑴ 不压喉头,使喉头自然放下,可用深吸气来体会喉头放下; ⑵ 下巴、舌根都要放松,使口咽腔不僵硬; ⑶ 发音时要感到鼻腔、口腔胸腔是贯通的,像一根通畅的管道。正确的u 母音能感到头腔和胸腔都有共鸣的振动。我们平时用一个单音,找我上面所说的感觉。

有了u 母音的发音基础,我们才能体会到歌唱的气息,体会到发声不单靠喉咙(一般人认为的),它是由头腔(高音)、咽腔(中音)、胸腔(低音) 三个部位有机结合,发出的通畅、圆润、有穿透力和持久力的声音。

说话前一定要吸足一口气,再平稳地运用气息慢慢讲。有意识地头向前低,下颌内收,使颈部肌肉放松,后颈部自然伸直,使咽喉、鼻咽共鸣腔成一条直线。

下面我给大家提供的一个练说的字是“炮”

练习“炮”前,我们要做一点准备,那就是气息要深、口腔要空,好像含了一个圆球,鼻腔要张开,胸腔和头腔要感觉上下连起。当这些已准备好,我们就可发声,发声的力量必须是在小腹的反弹力量作用下,使口腔的共鸣得到爆发。可用手按住小腹,感到声音的起点就在小腹,当小腹发力时,声音从小腹迅速打向眉心、弹出.

“米”m i 音的练习,“米”音本身是扁的,是上下牙关合起来后才发出的声音。为了使它有一定的共鸣空间,我们在练习时可用“m i (米) + (吁) ”,后面的“吁”音使口腔变圆了,声音也集中。在发“m i (米) + (吁) ”这个音时,刚开始练习,必须在1 秒钟内发出,要求同上面一样,有气息、有共鸣。当熟练掌握后,可把每个音拉长练习,因为“米”音用鼻腔共鸣较多,所以鼻腔要竖起来,积极张开,使它在鼻腔产生共鸣。当这个单音发正确后,可加一个“m ao (帽) ”字,用“(m i+ 吁) + 帽”交替连读。“帽”本身是和“炮”的发音一样,这样开口,撮口音的连续训练,为今后更多字音的变化打下了基础。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音,我们发音的气息基础不能改变,有了这个基础,我们的声音才会有持久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单双音练习,发声的气息有了进一步提高,我们就可以做一些较复杂的字音训练。

接下来,可进行一些绕口令的训练。使前面的发声练习,从不自然状态,逐步恢复自然的过程,并在保持话剧语言特有的行腔韵味中,大胆用绕口令,使声音加强了伸缩的能力,掌握语言的快慢控制能力。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首绕口令:“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标兵并排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这句绕口令是一段较好的气息训练材料。当背熟后,就可全神贯注体会每个音的气息运用:每个字都要在气息支持下“爆破”出来。也就是小腹的作用下,有弹性的发出。用气是从自然到不自然,再回到自然,这是声音与气息进步的一个过程。经过前面快慢的声音训练,声音的感觉已基本形成。最后我们要做的是,朗诵与演讲的艺术语气训练,通过一首好的诗和一些感人的故事,激发声音练习者的艺术创作激情,通过快、慢、强、弱的声音变化使声音练习者对运用气息感觉更清晰、更准确。抒情声音的描绘、激情的爆发力,都是检验声音练习者前段训练的质量结果。

作为说的训练过程,大家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当然在训练时,有的人练单音或单字时都能较好的运用气息,一旦遇到多字时,就感到难以发出单音的质量。我可以告诉您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当您刚开始打哈欠时去连着说一句话,这时的声音位置很高,气息也很深,虽然有点假,但在您没有找到好的声音之前,它可帮助您去体会,也是一个比较容易掌握的练习。“打哈欠”时还有一个动作就是放下喉头,喉头的自然下落给声音打开了通道,这时发出的声音通畅、悦耳,当然,我并不是让大家用这样的声音去讲话,而是让大家通过一段强化训练,体会正确声音的用气、发声、共鸣、吐字,当您有了一定时间的积累,您说话的气息支点一定会下移,特别是在您高声讲话时,您一定会无意识地用上腹肌的力量,最后获得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声音。

最后提醒一点,声音不管多么优秀,方法不管多么科学,如果长时间大运动量的用声,都会出现嗓音病变。所以,在训练的基础上巧妙科学地合理分配嗓音的使用时间,是我们必须牢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