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我存在于内心最深处——《活法》稻盛和夫著
(2013-02-18 21:54:33)
标签:
文化 |
真我存在于内心最深处
我认为人心是一种由多个同心圆环绕而成的多层次结构。由外向内依序为:
1.知性——后天所学到的知识和道理;
2.感性——主宰人的五感与感情等精神活动的心;
3.本能——维持肉体所需的欲望;
4.灵魂——裹在真我外层的,这一世的经验与业障;
5.真我——位于人心最内在的核心,充满真、善、美。
这是我对人心多重结构的解读。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真我”,其外围由“灵魂”所环绕,而灵魂的外层裹着“本能”,人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来到人世。举例来说,呱呱坠地的婴儿,肚子饿了会想吸吮母乳,这是由位于心之最外层的本能所形成的业。
随着一天天成长,本能的外层渐渐形成“感性”,接着再慢慢培养出“知性”。换句话说,从出生开始的成长过程中,人的心会从最内层向外渐渐形成一个多重结构。反之,随着人年事渐高,则由外向内一层层慢慢“褪去”。
比方说,一旦人老了出现痴呆症状,首先在知识与道理的推论能力方面,也就是知性的功能运作会开始衰退,而显得有如孩童般喜怒完全形于色。接着,感情与感性都会变得迟钝,对事物的反应完全出于本能。历经这种状态后,本能(生命力)也一点一点消失,逐渐步入人生终点。
最至关紧要的,莫过于位在心之最内层的“真我”与“灵魂”。此二者有何区别?关于真我,瑜伽认为是形成人心之内在核心的“芯”、真的意识,也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一旦得到智慧,亦即达到开悟的境界,就能通晓宇宙的真理。说那是佛祖和神明思想的投射,或是宇宙意志的展现亦无不可。
佛家说:“山川草木皆成佛。”意思是说万物皆具佛性,谓真我即指佛性,亦即宇宙原有的睿智。同时,也意味着事物的本质、万物的真理。真我也存在我们内心最深处。
由于真我亦即佛性,因此完美至极。那是爱与诚相融合的极致展现,集真、善、美于一身。人之所以无止境地追求真善美,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深处具备了真善美这样完美无暇的真我。因为人类心中原已潜藏着真我,我们才会如此锲而不舍,苦苦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