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何丧失了“美丽的心灵”?——《活法》稻盛和夫著
(2013-02-17 14:03:46)
标签:
文化 |
日本人为何丧失了“美丽的心灵”?
如果说现在的日本人失去了什么美德,我想“谦虚”应该是其中之一吧!也就是情绪内敛、颔首低头、不与人争功、对于己之所长更能自我节制、淡然处之,并懂得礼让的审慎之心。
人生在世,有时不得不搬出“我”字来坚持自己的主张,然而如今谦虚这个最值得称道的美德逐渐被人淡忘,不能不说是日本社会的一大损失。日本之所以让人越来越难在此安居乐业,其重要原因之一也在于此,我想这绝不会是我一个人的想法而已。
的确,保持谦虚的态度不可一时或忘,对凡人来说是件难事。就以我来说,有时也不免会因傲慢之心而趾高气扬了起来。
一头栽进精密陶瓷这个几乎未经开拓的领域以来,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上屡创佳绩,让京瓷这家公司得以惊人的速度急遽成长。同样的,也使KDDI创下惊叹的发展业绩。渐渐地,我开始受到周遭人士的溢美之词与过度吹捧,每逢聚会等场合,必被奉为上宾对待,甚至被要求致词。
久而久之,尽管我仍不断保持自我警惕之心,可是“我这一路来这么努力,也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别人这样对我,应该也不为过吧!”心里的某个角落竟开始萌生傲慢之心。
我猛然发现自己的得意忘形,而开始自我反省和警惕:“不行不行!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即便是身为佛门中的人的我,至今还时不时发生这样的情况。
仔细想想,我所拥有的能力、我所扮演的角色,根本没有任何一样是必然属于我个人的。这些就算为别人所拥有也不足为怪。而且,我这一路来所完成的所有事情,肯定也有别人能取而代之。
我能有这些,纯碎是因缘巧合所致,而我充其量只是付出努力去加以磨练罢了。任何人如果有任何才能,都不过是上天赐予之物,不,应该说是向上天借来之物。这是我的看法。
不管我拥有多么杰出的才能,以这样的才能创造出多少成绩,这不是属于我个人的所有物。才能和功劳不该为私人所有或独占,而应该用于他人、对社会有益之处。换句话说,把自己的才能用在“公”领域,以此作为第一优先考虑,其次才考虑到“我”。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谦虚美德的本质所在。
然而,在谦虚精神逐渐为人淡忘的同时,我看到的却是越来越多的人恃才傲物,以才能为私有之物。特别是那些居万人之上,本该为他人立下典范的领导者,这种倾向尤为明显。大家应该也还记得,有许多大型企业,就像组织和伦理规范已荡然无存般地接连爆发丑闻;而那些受国民所托从事公共行政事务,工资理当来自民脂明膏的官僚,也不乏利用特权大肆中饱私囊之徒。
大型企业的领导者、干部或官僚,这些全都是拥有高人一等才智的人。然而,他们为什么会让种种丑闻和贪污渎职的事件一再重演?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才智视为私人之物。他们不认为自身的能力是向上天借来的,而是私人所有之物,于是将才能发挥在逞其私利与私欲之上,而不是在为公众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