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际上的摩擦也不妨单纯化——《活法》稻盛和夫著

(2013-02-17 09:33:07)
标签:

文化

国际上的摩擦也不妨单纯化

过去有某段期间,中日两国屡因慰安妇问题,南京大屠杀事件而产生矛盾,记得在某个座谈会中,话题转到了日本是否该向中国道歉上。我当时直言应该道歉,话一出口,在场的大学教授个个露出惊讶的神色。

国与国之间若非发生极为严重的事端,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谢罪之事几乎不可能发生,也绝不可轻易为之。理由在于避免丧失一国之尊严,也在避免蒙受国际法上的利益损失。

我当然了解个人的感觉与国家的政治不可混为一谈。但尽管如此,过去的日本曾侵略中国,其国土被我们蹂躏殆尽也是不争的史实,因此我至今仍然觉得该道歉的还是要道歉。

给人添了麻烦就向对方道歉——这是超越常识与道理层次的。或者说是在考虑利益和面子之前,人所应该遵循的普遍真理。这是理所当然该遵守的规范,也是简单却不容许丝毫妥协的原理原则。因此,就算道歉会引发损失,应该遵守的道理还是不能规避。

诚挚的态度一定能让对方感受到。相反的,日本的谢罪之所以不为中、韩两国所接受,不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坦率面对应该道歉的事实,对于谢罪这件事又夹杂了颜面和算计等种种复杂的考虑,才会导致这种结果吗?而且,原本单纯的事情因为种种的考虑而使其复杂化,导致问题更难收尾,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同理,国际纠纷或经济摩擦等问题,若能回到原点重新思考,相信可以找到解决的契机。越是复杂纠葛的问题,越应该以最简单的原理、最坦率的想法去判断和行动。我认为这是避免受到复杂外在所迷惑、眼光流于狭隘,而能直接掌握事情本质与真理的最好方法。

比方说,国与国发生的经济摩擦,问题的主因——贸易收支失衡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国境”的存在。由于各国独立执行各自的政策,拥有各自的货币,使得一些国家产生贸易顺差,一些国家产生贸易逆差,而引发彼此之间的经济摩擦。

在目前这个经济高度全球化的时代,人员和商品都已能跨越国境自由流动,然而由于国境阻隔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政策与货币差异,成为无法跨越的障碍,导致经济实力上的落差与摩擦的产生。既然如此,如果各国消除其国境,朝着世界融合为一的方向发展,让政策趋于统一,货币也加以统合的话,那么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我曾经以此基本原理与概念为基础,提出“世界联邦政府”的构想。这个提案内容包括世界各国和民族应废除其国境,形成一个共同体,在和平与协调的基础下发展。为实现这个理想,应设立一个国际机构来推行全球无国境,并实行各种政策。

说起来,这个构想除了经济方面的无国境化,政治方面也要朝“建立一个无国境的世界”发展,是个十足大胆的构想。当然,要加以实现还有待种种课题的考验。尽管如此,我认为这并不全然属于理想论,也不能算是空中楼阁。

为什么呢?因为先进各国实行经济政策之际,事先的政策协调已成为不可免之事,国家主权事实上已朝逐渐受到限制的方向发展。而且,欧盟的诞生是世界联邦政府的雏形,欧盟使得欧洲成为一个共同体,原本各自为政的政治和经济政策也朝统合的方向进行。而统一货币----欧元的诞生更可以说是一个具体的象征。如此一来,将上述种种构想扩展至全球规模的可能性,就不该全盘加以否定。

有些人可能不认同这个概念,他们认为一旦国家不存在了,各国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也将消失于无形。然而,人类走过的历史其实比国家长,今后也势必将继续岁岁月月绵延下去。换句话说,是先有了人,而后才出现国家,反之则无法成立。更何况就算国境废除了,也未必代表文化和历史一定会连带消失。

尽管这种想法被讥为不食烟火的理想派,我认为这样的人,连同以世界的未来为出发点所坚持的理念与采取的行动,都是思考世界未来走向之所必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