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去四合院的人情味和现在小区单元楼的少人情

(2013-08-18 02:30:57)
标签:

健康

济南的四合院可以和北京的四合院媲美。老济南不管是老城里西门往东,护城河以内,还是城外周边十里地之内,大街小巷都不计期数的分布着各种胡同,胡同内又不均匀的形成很多大小不同形状的四合院,堪称一景别有古城的味道。我家就住在离城不远的四里山北鹿{现称英雄山}山东省委驻地的西邻。因为我们住的位置,是上四里山是必经之路,所以叫上山街。{现在叫乐山小区}我住的胡同里有一口井,井有十来米深是苦水,只能洗衣洗菜用。我家的四合院就在井的后边。小院不大,有十几米长,两、三米宽,东南西北屋都有,很标准的小四合院。我在这个四合院里成长了三十多年,挺有感情的。直到建乐山小区,我才恋恋不舍的离开这养育我几十年,有着特殊感情的故土四合院。拆迁及小区建成后,有时还是有意的回去看一下养育我的旧址,深情的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及往事。

记得我们小院和街上及各个胡同的街方、四临都很和谐。谁家有大事小情,不用叫、不用请听说后都自觉的去帮忙跑腿,有人的帮人场,有钱的帮钱场,都不虚伪。在街上见面后都会非常有礼貌的打招呼。经常听到;谁谁给张三家看孩子去了,给李四家帮忙去来,到处是一片和谐气氛和景象。那时给街坊帮忙都是无偿免费的,不管是婚丧嫁娶盖房子等主家是不管饭的,{那时是管不起饭的计划经济}到吃饭的时间都各自回家吃饭,吃完饭就回来继续帮忙干活,没有一个偷懒麽滑的。特别是我们的小四合院里,更象是一家人,家家和睦相处,笑脸相迎。平常谁家改善生活如;包水饺、吃点稀罕东西,主家会在院里分一圈让全院人都尝尝。如果谁家在院里凉晒着被褥等物品,外出不在家时,天色晚时,院里不管是婶子大娘看见,就会帮着主人收到她屋里叠好铺平。那时谁家也没有锁,更不锁门。谁家有事不管是什么时间,只要叫到,就去帮忙,毫不含糊。
到了过年更是团结和睦了,拜年是中国的光荣传统文化。大年初一早上,在自己家里吃完五更饺子,穿戴好过年的衣服,开始到街坊四临去拜年了,有两口子一起的、有爷儿俩一块的、兄弟俩的、娘儿俩的,目的只有一个给四临八舍拜年送吉祥。这时街上“过年好、恭喜发财、吉祥如意”等吉祥话连连不断,到处体现着过年的新气象。如果到了有逝去老人的家里,摆着“家堂”{请逝去老人回家过年}吉祥话后,要到摆着的家堂地供桌前嗑头,以示敬意。拜年要断断续续的进行一天。因为初二是姑娘回门的日子,无法再拜年了。
那时如果有人打听某某人住在哪里,不用费口舌,保证把你领到你要找的人家里。那时的街坊四临的关系才真正叫祥和。
现在小区里的单元楼,上哪里去找这种和谐又和睦的气氛啊?一个小区谁也不认识谁,一个单元谁也不认识谁,一个门洞住对门谁也不认识谁,这都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更别说帮忙、找人的事了,一个小区里遇事躲着走的人大有人在。有事看热闹的人不为少数,遇事怕澎一身血的人比比皆是。家家防盗门,户户防盗窗,森严壁垒,互不往来,家家挂着无事牌,到也清净休闲。毫无和谐和睦,打死不相往来,悠哉悠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