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听评课纪实及思考
(2020-12-19 11:07:1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听评课纪实及思考
2020年12月18日上午,我听了苏君老师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的高三复习课,苏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和课标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精心设计例题和变式题,引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通过学生做题、黑板讲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最值的两种方法,即“项的符号法和图像法”。在教学过程,苏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黑板讲题的两位同学讲题清楚,逻辑严密,学生听课认真,课堂气氛活跃;尤其是通过“刮刮乐”游戏环节极大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评价方式让充满压力的高三学生能在轻松愉快中复习,效果非常好。
课后,教研室刘旭亮主任、莫迪副校长、王晓菲主任及数学组的老师们进行了研讨活动。刘旭亮主任提出:“怎样让复习课上出新意?如何能复而不重?”这节课给我们有两点启示。
1.做好课堂评价。
教师的课堂评价方式可以多样。首先,教师要充分的信任学生,我们少讲,给学生提供课堂展示的机会。作为复习课可以让更多的学生黑板讲题,虽然学生语言不是特别规范,但是学生之间这种特有的语言默契沟通方式,学生可以理解。教之道在于悟,这种“悟”在学生彼此的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这种“兵教兵”的方式效果或许更好。其次,可以穿插一些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参与学习,真正的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课堂教学不必讲得太满,要给学生留下独立的空间思考。
2.复习课要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做到“复而不重”。
他指出,复习课要打破传统的复习方法,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如果基础知识没问题,可以直接进入例题环节。知识点可以穿插在习题中,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再引导学生重新理解知识,如果学生已经掌握,则不必重复。课堂中,对于做过的习题,要进行回头望,注重方法的归纳与总结。本节课两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结合例题讨论那种方法比较好,了解学生倾向于那种方法,教师得出方法后再让学生完成习题,这其实也是在研究学生,也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同时,刘老师还谈到一些细节问题。
1.课堂如何小结,谈收获。
借鉴陕师大附中的经验,采用“知识+思想方法”的方法。思想方法的小结是渗透,要通过题目谈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解题过程中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的魅力,可以让学生思考哪个题目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下。
2.课堂习题的设计。
这种“一个例题+一个变式”是老师给出的习题,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出变式是怎样根据例题变的,引导学生尝试编题,这是一种高阶思维。
莫迪副校长进行了总结,他提出心动课堂,指出在课堂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系统,能够让学生手动、脑动,心动,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并指出教师在听完指导要多思考,多挖掘,能够举一反三,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对于本节课,我听完听评课后有几点思考:
1.关于学生黑板讲题到平日互相讲题。
这种方法我在前几年就开始应用,有时是在课堂上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有时让学生充当老师,在辅导课上讲题。我发现学生积极性很高,听课更加认真,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这种方法一直延续至今。同时联系此方法,在日常学习中我还采用学生互相讲题。我指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面对大多数学生,整个集体的知识水平提高了,老师的教学内容就会更进一步拔高。我在课堂上强调,“集体的进步会促进个人的进步,大家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要形成互相学习,不吝赐教的学习氛围。”所以,学生不会的问题问到我,我会给他讲解,当第二个同学问到相同的问题时,我会让第一个同学给第二个同学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第一个同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而第二个同学收获了做题方法。这样逐一传递,达到大家互相学习的目的,久而久之,班上学生碰到不会的问题也会互相询问,解决问题。这或许就是刘老师所说的“兵教兵”吧。
2.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数学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明线,即数学知识的教学,另一条是暗线,即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在具体的知识教学中,一般不直接点名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的学习情境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领会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数学思想的精髓。数学思想不可脱离具体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单纯的总结学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是不正确的。而是要结合具体内容去领悟。例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解决有关函数问题,自然而然想到画出函数的图像,立体几何的证明,利用图形进行分析等等;求给定区间上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想到分类讨论对称轴与区间之间的关系,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等等。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悟到数学思想的无穷威力,自然而然形成数学活动经验,在碰到类似问题时,就会想到利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科核心素养就会达成。
3.关于高三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高三复习强度大,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是学过的东西。如何做到“复而不重”?如果一味的重复学过的基础知识,对于基础稍好的学生,乏味无趣,课堂气氛自然就会沉闷。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读教材、课标和考试大纲,精心设计例题和习题,让学生看到新内容、新东西。设计出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其次,在学生学习压力大的状况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我们老师值得思考的地方。本节课苏老师采用“刮刮乐”的评价手段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显然,学生学习兴趣高,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在疲惫的学习之余适当的放松神经可以更好的促进下一步的继续学习。当然这个“度”需要老师把握,毕竟课堂教学的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四基”能力。运用不好,就会适得其反。
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究学习的过程,每一个老师都有其闪光点让我学习,唯有在不断探究,不断学习中才能进步,昨天看到一同行朋友圈写到“自律者出众,放纵者出局”, 深感,故而不敢懈怠。(2020年12月19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