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球第一个国际数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9年11月26日第四十届大会批准宣布,3月14日为“国际数学日(InternationalDay
of Mathematics,简称IDM)。这是国际数学联盟发起的项目。选择今日是因为3.14是圆周率最常用的近似值。
我是在朋友圈了解到这个信息,才知道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于是下午看了这方面的一些报道,并在网上聆听了中国数学科学院袁亚湘院士的报告《数学漫谈》。袁亚湘院士的报告通过三个方面谈了数学。一是数学的不同定义;二是重点阐述了数学的几个特点。他提到五个关键词:美丽、真理、有趣、真难、智慧。他从数学美、数学真、数学趣、数学难、数学慧这五个方面通过具体的实例阐述了数学的特点,让人印象深刻。第三点他讲了数学的作用。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聆听院士的报告更加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因而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下午。
早些时候,全球的数学人会在3月14日下午1点59分或者下午3点9分(15点9分)这一时刻进行庆祝活动,纪念圆周率兀,称为兀day。说起圆周率兀,我们会想到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和刘徽的《九章算术》中的“割圆术”。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第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对中国乃至世界数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可见,我国古代的数学文明。
3月14日还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爱因斯坦的生日,也是科学家霍金、马克思去世的日子。爱因斯坦、霍金享年76岁,而哈雷彗星回归的周期是76年。真是奇特的日子。今天无意晚间了解了这么多的科普知识。(2020年3月14日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