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溪边的风景

(2025-03-11 15:16:52)
标签:

小说

溪边

风景

分类: 文学作品

小说溪边的风景

康玉琨

 

桃溪两岸,风光旖旎。从留安大桥到白鹤广场那几公里的路程更是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鸟鸣蝶舞。

许多路人在此驻足、散步,流连忘返,唐之行便是其一。年近七旬的他依然精神矍铄、步履稳健。午后时分,他总要到这里欣赏溪边的风景,看看倒映在溪水中的蓝天,看看自由自在的游鱼,看看张开翅膀上下翻飞的白鹭,油然而生满心的喜悦。偶尔也会替鱼儿伤心,伤心它逃不脱飞鸟的尖喙。

今天的唐之行却是无心他顾,前面一个熟悉的身影吸引了他的注意。他不自觉加快脚步,赶上了她,在擦身而过的那一刻回头一看,惊呼:“果然是你,苏金玲!”

如今的苏金玲虽然衣着整洁,头发也染得乌黑,但无情的岁月还是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也带给她一脸掩盖不住的疲惫,要不是唐之行,恐怕一时还认不出这个中学时代引人注目的校花。

“唐之行,你好!”苏金玲主动伸出双手,与这个曾经的恋人紧紧握在一起。唐之行如今握住的是一双粗糙而有力的大手,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小他两届充满活力的高中生柔若无骨的小手。那时的苏金玲身边总是不缺献殷勤的男生,唐之行便是其中之一。后来,唐之行考上了大学,苏金玲没考上。她很快嫁给了一个有钱人,没多久又离婚了,与唐之行也失去了联系。

“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再回首,背影已远走。”唐之行不无感慨地说,“你现在住哪里呢?这些年你做什么呢?”苏金玲指着远处郊区的一片民居说:“就租住‘桃源居’276号。”然后淡然地说起了往事,没有忧伤,没有感慨,好像说的是他人的事。

苏金玲当年其实书读得不错,高考落榜后,本想着复读来年再考的。可省城的表姨却热心给她介绍起对象来,男方叫黄志雄,是个官二代,有钱有势,人也长得帅,虽然比苏金玲大10岁,却能说会道,很有魅力,父母也很赞同。两人刚见面,黄志雄就带她到省城住下,介绍认识他身边的朋友,大方地掏钱请客上馆子,送她喜欢的礼物。没几天,两人便同居了。因为苏金玲还没到法定结婚年龄,就一直没办结婚证。所以外界说的两人“离婚”,准确地说是“分手”。至于离婚原因,苏金玲有意略去不说。

与黄志雄分手后,苏金玲发誓不再嫁人,也不愿意回村务农,过那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她在省城找了一家包吃包住的裁缝店,当起了学徒。三年后,她自立门户,也当起了裁缝师傅。

心灵手巧的苏金玲在裁剪衣服方面真的很有天赋。从右衽的粗布衣,到中山装、夹克、西装等等,她都能做,而且越做越精致,有很好的口碑和稳定的客户。因此,她也攒下了一大笔钱,甚至有了在省城买房定居的想法。

正在这时,苏金玲的表姨却怂恿她把钱拿去炒股,说在股市才能赚大钱,买房住别墅更是不在话下,并且以她本人的炒股成功作为例证。苏金玲本来就佩服表姨的赚钱本领,经不住她的一番鼓动,当即把所有的存款取出,委托她帮忙炒股。

在股市几次盈利后,苏金玲信心大增。她关掉裁缝店,回到老家,向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亲戚筹钱,自己开户炒股。或许真如古人所说的那样,“术业有专攻”,苏金玲在裁缝方面是个高手,在炒股方面却是个低能儿,加上手气也不好,可谓买啥赔啥。后来,向表姨看齐,紧跟她“购买”“赎回”,情况好了一些。

没想到的是,“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是至理名言,表姨也有走麦城的时候。在经历一次特大金融风暴、股市连续几次暴跌之后,表姨亏得血本无归。经受不住沉重打击的她最终选择了跳江,一了百了。

苏金玲不想跳江,但她已经一无所有,而且欠下一屁股债,亲人的,亲戚的。走投无路的她只好离开省城,到县城一家服装厂打工,也算发挥所长,给自己谋一个出路。

经过十四年的打拼,苏金玲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这时,她终于松了一口气,坦然回到了村里。当然,她的年纪也大了,工厂也不要她了。不过,一向勤劳的她还有力气,就老老实实在责任田里种起了庄稼。只是时过境迁,父母已经离世,兄弟姐妹也多多少少有了隔阂。

没过几年,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跑到城里打工谋生去了。农田要么抛荒,要么种上了茶叶成了茶园,而苏金玲分到的那几分地的周围都成了荒地,她的稻子成熟的时候,便成了成群的麻雀的栖息地,已经不适合插秧种水稻了。

没办法,苏金玲向大哥借了点钱,到县城郊区租了一间一楼的小房子,用作卧室兼操作间,制作拿手的小吃——煎饼。然后推着特制的小车,到几个行人较多的路口去卖。这种皮薄馅多、香气扑鼻的煎饼颇受人们喜爱,小孩子尤其爱吃,因此销路也不错,有时甚至供不应求。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太久,因为别人也发现了这一商机,售卖煎饼的摊子逐渐多了起来,竞争一激烈,煎饼经常卖不掉,一个人又吃不了,只能白白浪费。

明天,刚好房子的租期到了,苏金玲不想续租。今天,她放松自己,到桃溪边走走,欣赏两岸风光,恰巧遇到了唐之行,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苏金玲与唐之行两人边走边聊,向着白鹤广场缓缓而行。苏金玲注视着即将凋谢的芙蓉花说:“明天我就要再次回到乡下老家,打算养些鸡鸭,卖点钱,一样过活。我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你可以不用回去,继续租房卖你的煎饼。”唐之行真诚地说,“我的退休金上万元,反正也花不完的。比如,你的房租我可以帮你付的。”“不必了,我还是回到乡下,叶落归根吧,那里才是我的归宿。”苏金玲挥挥手道别说,“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何况现在的美丽乡村建设成就已经有目共睹,相信既可留人,也可留心。

唐之行望着一步步远去的苏金玲,夕阳照在她的身上,把她的背影拉得好长好长。

【本文发表于《文学天地》2024年第7期、《海南文学》2024年第3期(总第59期)、《宛东潮》2024年第6期(总第91期)、《九仙湖文学》(半年刊)2024年12月总第22期

【小说】溪边的风景

【小说】溪边的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