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题】读名著,学行动描写

(2024-09-21 16:31:58)
标签:

论文

读名著

学行动描写

分类: 教学论文

【专题】读名著,学行动描写

康玉琨

 

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行动描写就是用人物丰富多彩的行为、动作来表现其性格。要创造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必须着力表现其性格特征,而这离不开语言描写,更离不开行动描写。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莫不如此,中国的古典名著尤甚。著名作家茅盾在《漫谈文学的民族形式》一文里就曾强调“人物形象塑造的民族形式”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描绘人物的声音笑貌,即通过对话和小动作来渲染人物的风度”。

本文以简明的例子,侧重谈谈行动描写的主要作用与运用技巧。

一、行动描写的作用

1.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例如: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中,罗贯中写道: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本段描写的就是千百年来一直被奉为美谈的关羽“刮骨疗毒”的片段。其中关羽一边“弈棋”,一边“伸臂令佗割之”,手术刚结束,就“大笑而起”“伸舒如故”,且“全无痛苦之色”,尽管有些神化色彩,但仍突出地表现了关羽异乎寻常的刚毅性格与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给读者留下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

2.反映人物内心世界。

例如:

    在《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中,曹雪芹写道:晴雯见他呆呆的,一头热汗,满脸紫胀,忙拉他的手,一直到怡红院中。袭人见了这般,慌起来了,只说时气所感,热汗被风扑了。无奈宝玉发热事犹小可,更觉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给他个枕头,他便睡下;扶他起来,他便坐着;倒了茶来,他便吃茶。众人见他这般,一时忙乱起来,又不敢造次去回贾母,先便差人出去请李嬷嬷。

一时李嬷嬷来了,看了半日,问他几句话,也无回答,用手向他脉门摸了摸,嘴唇人中上着力掐了两下,掐得指印如许来深,竟也不觉疼。李嬷嬷只说了一声:“可了不得了!”“呀”的一声,便搂头放声大哭起来。

对林黛玉一往情深的贾宝玉在听了紫鹃“早则明年春天,迟则秋天,这里纵不送去,林家亦必有人来接的”玩笑话后,就真的以为林黛玉要走了。在这里,曹雪芹根据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作了一段生动形象的行动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贾宝玉“急痛迷心”之时的内心世界。读者从中也可以感受到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挚爱深情。

3.突出作品主题思想。

例如:

在小说《悲惨世界》中,维克多.雨果写道:冉阿让的肘倚在床头的圆球上,手托着额头,望着那躺着不动的芳汀。他这样待着,凝神、静默,他所想的自然不是这人世间的事了。在他的面容和体态上仅仅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惜的颜色,这样默念了一会过后,他俯身到芳汀的耳边,细声向她说话。……冉阿让两手捧着芳汀的头,好象慈母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把它端正安放在枕头上,又把她衬衣的带子结好,把她的头发塞进帽子。做完了这些事,他又闭上了他的眼睛。

善良的冉阿让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悲惨世界攫取了芳汀的生命。他此时的心情,无异于“慈母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作者在这里通过描写冉阿让那些无声的行动,愤怒地喊出了对悲惨世界的抗议,发出了拯救贫弱的人道主义的呼吁。

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例如:

在《聊斋志异》之《画皮》一文里,蒲松龄写道:无何,至斋门,门内杜,不得入。心疑所作,乃逾垝垣,则室门亦闭。蹑足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急追道士,不知所往。遍迹之,遇于野,长跪求救,请遣除之。

这是王生亲眼看清了恶鬼的本来面目后在关键时刻的转变性行动。在这里,王生惊恐万状,并迫不及待地向道士求救。由此,便引出了道士赠拂尘、恶鬼毁拂尘害王生、道士除恶鬼、陈氏为王生求心等情节。

二、行动描写的技巧

1.以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简笔勾勒。

例如:

在小说《七根火柴》里,王愿坚写道: 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这几根火柴,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盯着他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在长征过草地时,一个冻饿交加、生命垂危的无名战士,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如何将仅剩的七根火柴带给部队。作者用一个富有特征性的动词“捧”突出他拿出火柴的动作,这一个“捧”字,捧出了无名战士一颗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心。

2.以人物连贯性的动作具体描写。

    例如:

在小说《药》里,鲁迅写道:“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在这里,作者通过康大叔“摊着”“撮着”“抢过”“扯下”“裹了”“塞与”“抓过”“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一系列连贯性动作,使人物情态毕露,活画出这个职业刽子手愚顽、贪婪、凶悍的丑恶嘴脸。

3.以特写的方式描写。

例如:

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罗贯中写道: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持匙筯,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筯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裂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筯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踌躇满志的曹操,在酒酣兴浓之际,洋洋自得地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仿佛很看重刘备,其实主要还是自诩。而刻意装成胸无大志的刘备却以为老谋深算的曹操看破了自己的韬晦之计,惊慌得连筷子也拿不住了。这个特写镜头,通过曹操的手势和刘备闻言失筯、从容拾筯以及巧借雷声掩饰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曹操目空一切、睥睨一世的骄傲神态和刘备机智沉着的应变能力。

4.以对比的方式描写。

例如:

在《复活》中,列夫.托尔斯泰写道:书记官站起来,开始宣读起诉书。他念得清楚而响亮,可是太快,而且π和p这两个字母的音分不清,结果他的声调就混合成不间断的嗡嗡声,听得人昏昏欲睡。法官们一忽儿把胳膊肘倚在圈椅的这边扶手上,一忽儿倚在那边扶手上,一忽儿闭上眼睛,一忽儿又睁开,彼此交头接耳。有一个宪兵好几次把刚要开口打呵欠的那种痉挛动作压下去。

……玛丝洛娃听着书记官朗读,眼睛盯住他,时而呆呆不动地坐着,时而全身一震,仿佛打算反驳似的,涨红了脸,后来却沉重地叹了口气,把手换一个放处,往四下里看一眼,随后又凝神瞧着宣读的人。

对玛丝洛娃宣读起诉书时,作者用“一忽儿”的排比句式,把一向草菅人命的法官们的丑态暴露无遗。与之相反的是,玛丝洛娃全神贯注地在倾听,她“时而全身一震”,却最终“沉重地叹了口气”,反映了她既想奋力抗争替自己伸冤,又觉得个人敌不过整个社会而听天由命的矛盾心理。在法官与被告对同一事件的截然不同的反应的强烈对比中,读者看到了在沙皇专制制度下,下层人民的苦难和法庭乃至整个法律制度的虚伪和残忍。

本文发表于人民日报社主管之《平安校园》2022年第12期(总第253期),刊号:CN11-5802/G4;并读名著,学动作描写”为题,发表于《中国当代小作家》2023年第4期(总第238期)“我跟名师学作文”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