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退休随想

标签:
散文退休随想 |
分类: 文学作品 |
【散文】退休随想
康玉琨
2023年教师节后的第三天就是我的退休日。当然,与许多同龄人一样,当年推行身份证而登记出生年月的时候,上报的是农历而非公历,如果按公历算,应该在十月份。不过,对于仅仅购买单程票的人生之旅,九月与十月退休似乎没有多大区别。
何况在教师节后的第三天退休,感觉特好,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约定,我原本就是当教师的命。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唱出了我的心声。我做不到“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但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因为就像我在《实习那些事》一文结尾所写的那样“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将是我的座右铭”。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歌词有些伤感,但说的是实情。当教师也有酸甜苦辣,也不容易,甚至有些危险,尤其是当班主任的时候。好在我面对的大多是好学生,个别的也许不是“优秀的”“出众的”,甚至是“调皮捣蛋”的,但肯定不属于坏学生之列。因此,如今我也可以像其他退休老师那样说声“顺利上岸”,像公务员退休时说“船到码头车到站”了。
与公务员退休不同的是,教师退休可能会有感慨,但不会有失落,反而感受到了去掉压力后的轻松感:不用早读、晚自修下班,语文老师不用改作文,每天睡到自然醒,多好!
我的教学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84年8月至1999年8月在福建省天湖山矿务局中学担任语文教师,期间担任多年的语政组长;1999年8月(实际到校时间为1999年农历正月初四)至2023年9月在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担任语文教师,期间担任过班主任、备课组长。特别幸运的是担任过永春一中第一届文科实验班和第一届自主招生实验班的语文教学。曾经提出“高三练字未为晚,语文也能考高分”的口号,并付诸实践。
往事如烟,有道是“好汉不提当年勇”,能做到“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就够了。
然而,以下三件事还是值得一提的。
其一,推荐发表学生作文。因为曾给湖南省团委主办的《年轻人·魅力校园》投稿而认识了该刊多个编辑,受梁编辑委托,组稿《年轻人·魅力校园》2017年第3期(总第770期)“一路分享,一起读书”栏目之“师生篇”,发表我的《重读<围城>》,以及黄颖珏《平庸的围城》、陈韵洁《<围城>给我的启迪》和邱思捷《心围一座城》。此后,不断推荐我校学生作文到各报刊发表,累计达112篇次。所发学生作文大多有稿费,至少能得到样刊、样报。
其二,推荐发表教师论文。曾担任《中学生课程辅导》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特邀编委”。累计组稿近百篇。我组稿的初心是,确保老师们不上当受骗,并且也能省点钱。可以说这个目的达到了。
在组稿论文的同时,我自己也写论文。让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体会转换成文字与同行共享,并且还可以向学校领取“论文奖励”,这也是一种乐趣。我的领取“论文奖励”的文章在30篇以上。
其三,从事业余写作,让文字变成铅字。2012年底,因参加五里街镇的一次会议而激发了写作兴趣,把当年写就的一万五千多字的小说《白鹤娘子》修改后投给了《中华传奇》,结果一投就中,发表于《中华传奇》2013年第3期(总第442期),获得稿费600元。我因此信心倍增,把写作重点放在短篇小说上,陆续有此类稿件见刊或获奖。
粗略一算,截止退休之日,在各级报刊(含内刊)发表的小说、散文和诗歌字数大概有七八十万了吧。
有人说,退休了就要“不思既往,不惧未来”;而我觉得退休了就应该随遇而安,听从爱好,顺其自然:读点书,写写文章;练练武术,爬爬山——把退休生活过得简简单单。
【本文发表于《桃源乡讯》2023年10月2日第24期(总第689期)】
【附记】10月4日上午,永春一中蔡副校长把发表于《桃源乡讯》的《退休随想》拍发给我,最先给我带来好消息。紧接着,我的初中物理老师兼班主任、已经83岁高龄的林秀全老师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看到了《退休随想》,并提供了报纸的日期和期数。谨记,并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