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高中诗歌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

(2019-09-05 15:55:27)
标签:

论文

诗歌教学

思考

分类: 教学论文

关于高中诗歌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 康玉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中学语文教学的深入 ,高中语文教材做了很大调整,许多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被充实到教材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古代诗歌朗读和欣赏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苦心经营的诗歌教学课堂却并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兴趣,诗歌教学效果不佳,诗歌欣赏能力原地踏步。诗歌鉴赏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诗歌教学应采用什么方式,是教师们困惑的问题。笔者通过不断摸索,运用“化整为零”的形式,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诗歌教学;重要性;特点;对策

 

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古代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之一,考生的得分一向较低。这就要求高中老师要在思想上重视诗歌教学,并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仔细研究,总结出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要点,以从容应对高考。

其次,诗歌教学也是陶冶情操,引导学生培养健康心理并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方法。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很容易在思想上产生迷茫,进而走入思维误区。通过诗歌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够有效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提高高中诗歌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教学观念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够再沿用以往老师讲述、学生记录的传统教学方式,需要将教学重心从老师转向学生。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开展语文教学。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自我感知的过程,因而在诗歌教学中更应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老师需要扮演引导者的重要角色,通过引发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行为,为学生提供诗歌鉴赏的平台。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需要通过集体讨论和经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诗歌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做法上,诗歌教学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行,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分主次,让学生产生毫无头绪、无从下手的感觉。

(二)从考试要求出发,让诗歌教学有的放矢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语文科《考试大纲》要求,诗歌鉴赏包括两个方面:(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心中有“纲”,要吃透这个“纲”的丰富内涵,张开这个“纲”所提挈的所有的“目”。这些“目”便是出题人的设题点或说考点,当然也是出题人的赋分点、考生的得分点。抓住了“纲”和“目”,诗歌教学也就有的放矢,也就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三)兼收并蓄,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高中教学方式已经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引向多元化。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实现声音和图像的传递,为学生直观的展现诗歌的故事内容、社会背景等等,为学生鉴赏诗歌提供帮助。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能够更好地再现诗歌的情景等一些不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从而更好地把握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此外,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鉴赏文学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以趣促学,培养学生学习鉴赏诗歌的兴趣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学生只有对诗歌感兴趣了才能够真正的学习鉴赏好诗歌进而学好语文这个科目。因此,培养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兴趣也是实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诗歌鉴赏的乐趣,才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解决问题,实践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灌输性学习和强制性学习往往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反感,这对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根源上解决了学生的兴趣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来,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五)以读促学,在朗诵中深化理解

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或者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诗歌与普通课文不同之处在于,课文的每句话往往都比较好理解,但是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却比较费解。它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更好地体会诗歌的特点,理解领会诗歌的情愫。因此,学生只有善于朗读,才能够真正的理解诗歌,喜欢上诗歌。老师可以在讲课之前,先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名家诵读的诗歌,放给学生们听,然后再让学生参照着去读,在读的过程中和先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此学生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喜与忧,安与乐。例如汉乐府《长歌行》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写的就是忧愁,再如李白的《秋浦词》“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表达的也是忧伤,所以只有与通过大量的朗读,才能体会到诗人心中无限的悲凉。总之,应该鼓励学生多读多理解,达到乐于朗读、深情朗读、深化理解的目标。

(六)相得益彰,提升高中语文老师的综合素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高中语文老师作为诗歌的讲授者,首先需要掌握古代诗歌的特征和诗歌鉴赏的技巧、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因为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水平。所以作为高中语文老师,责任重大,必须及时给自己充电,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诗歌就像艺术品一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让学生从中真正了解到其中的精髓所在,真正理解诗人的思想和寄寓其中的情感,并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地爱上诗歌。

 

参考文献:

[1]方胜芳.关于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34):60-61

 

【本文发表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112期),并被该刊专家委员会评为“一等奖”论文。(月刊、128页)(刊号CN65-1314/G4

关于高中诗歌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

关于高中诗歌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