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建合作小组(实用)
(2017-08-17 09:27:16)分类: 合作学习小组 |
关于组建合作小组
为了建立和谐高效课堂,建设有效班集体,我在班级管理中尝试合作小组的管理路子。
一、
1、平等竞争为前提,分组时考虑小组成员各方面的相对均衡,如:学习基础、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越相对均衡,越具有比赛竞争的意义。
(注:月考后,每6人一组,共八组,主要依据成绩、性格特点、并且座位相对固定。)
2、组长责任制,选拔成绩优秀,有一定组织能力,号召力的学生为小组长,由小组长全权负责组内学习事务,在小组长任命上,既要看成绩、能力,也要兼顾小组成员的意见,并且奉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并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总结小组情况,交流成功经验。
(注:由小组长负责收发作业,掌控作业情况,作好记录,调动小组集体荣誉感及积极性。
月考后分组,小组长备好记录本,并且制定好关于小组长的职责及奖惩打印好,贴在记录本扉页上。
小组长公平记录,创建诚信。)
二、
1、课堂交流讨论
小组的交流讨论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扩大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下加强知识的落实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主动性不同,自觉性不同,从而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这样,课下由组长督促,相互检查促进知识的掌握,比如:课堂笔记的记录、背诵内容的检查、错误的订正、单词的听写等。
3、专题的探究,课外学习的合作
在各学科领域的实践专题的探究学习,课外小组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自主、自控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三、彰显小组特色
1、能体现小组精神及目标的个性名称。
2、鼓励小组活动方式的创新,比如:各种能督促小组积极向上的小方法、小策略。
3、小组活动的特色方式,比如:交流会、总结会、自省会、小小贴吧(小组成员畅所欲言)等。
(注:形成一种意识:一次扣分不要紧,但不要再次犯错,注意及时纠正,并将功补过。)
四、注意小组工作的督促
虽设了多个合作小组,分工也较具体明确,但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而要有一定的监管措施。
每个小组长配备工作手册,记录小组每天活动情况,班长随时关注各小组情况并及时上报,学习委员每天抽查一个小组的工作手册,班主任每周批阅,并在周五卫生课作一总结,同时对小组长的记录提出表扬或改进意见。
小组也可以通过工作笔记,已“实话实说”、“我想对你说”等方式,提出对同学或对老师的想法。
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各种活动,比如:跳绳、二人三足等增进团队意识。
五、注意评价
合理科学的评价是小组有效进行的保障。
1、评选学习优胜小组
以小组的平均成绩为标准,以及教师评价,评选“优胜学习小组”。
2、评选进步小组
虽然分组时力求均衡,但总会产生差距,鼓励加强合作,争取进步。
3、评选特色小组
根据各小组的特点,评选各种综合方面优胜的小组。
小组活动促进了整个班级的发展,并且通过小组的活动,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