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特殊课

标签:
育儿艺术学习 |
分类: 散文遊記詩歌 |
一门特殊课
·东瑞
说“特殊”,其一是上文所述彼此具有骨肉关系,;其二是被教育对象和到正轨学校上课的小学生并无不同,但施教的父母身份却不太一样,甚至颇为悬殊,家庭经济、文化程度、职业角色都有所差别,大大影响了教育的方式和效果;其三,品格、性格等的教育和铸造,学校不完善,儿女课堂学科以外的都需要父母担任,如果爷爷嫲嫲一代健在,课多教授者杂,加上科技文明的不断进步,往往颠覆了传统下的不少观念,构成了育儿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其一,平衡。
孙女四岁的那年,她将增添一位小弟弟。有一次,我们自外旅行回港,儿子驾车到机场接我们回家,途中说,孙子来到后,以后满月庆祝、一周岁过生日你们要给礼物,希望准备两份,多的一份就给孙女,这样,她那种普遍孩子都会产生的不平衡、怕从此失宠的微妙心理就会慢慢消失,以后做生日,两人的生日都预备两份礼物,这样,双方的生日,无论姐姐或弟弟,都会很高兴。果然,我们暗中观察,这小姐弟俩的感情果然一直非常融洽,尤其是姐姐,对弟弟非常爱护和忍让,弟弟也听姐姐的,两人的心理成长都很健康。我们和儿子媳妇一样都疼爱他们,没有丝毫重男轻女的思想,这也非常重要。
其二,自尊。
我这个爷爷生日那晚,儿女辈为我小庆祝,在儿子媳妇家聚餐。之后他们买了一个蛋糕,大家都分吃一点。孙女也许太饱,不想吃,儿子见状不客气地在好几位家庭成员面训斥她没礼貌!她瞪着眼不服,场面很尴尬。我是当晚被祝贺的主角,夹在中间,一时觉得不好说什么,对双方都不好。等小风波过后,我走进儿子房间,悄声说,孙女是小女孩,你要给她面子、维护她的自尊心,有什么不对,我建议你把她叫进书房,慢慢提、个别谈,这样比较好啊。儿子觉得很有道理,同意了。第二天,我为送孙女上学到儿子家,孙女在餐桌旁吃早餐,我坐在孙女一侧,对她说,昨晚爸爸在那么多人面前批评妳,妳是否觉得不好意思?她点点头;那么,以后有什么问题,爸爸把妳叫到房间说话好不好?孙女点点头。
其三,自主。
那是孙女四、五岁的·时候,我常常陪她到附近一家超市玩具部去玩,为了推销玩具,该处有提供几样玩具和模型组合让儿童玩。孙女经常在那里玩很久,可以消磨不少空闲时间。有次她身边有个和她年纪相仿的陌生女孩,与她看中一个组件,各抓一段,进行争夺,彼此不愿意放手,也不想相让。对方身后站着她的妈妈,熟视无睹,我陷入了两难之局:我令孙女放手?凭什么?这对孙女不公平;对方大人袖手旁观,根本没有叫她女儿放手的意思;那么鼓励我孙女与她争夺到底?我又办不到,倘若以后形成她大事小事都争胜好强的个性,我有责任。这一难题,诸位读者如果是您,会怎么做?我犹豫半响,最后决定,除了情况恶化,发展成打架,那就让孙女自行处理吧!因为只有她是当事人,处在最前线,最能“观言察色””“审时度势”,判断是相争持续还是放手?我忍耐地等了好一会,我的策略真奏效,两位小女孩大概觉得没有必要那样,居然一起放手了。可见,我们不要小看了她们的决断能力。
其四,鼓励。
鼓励是一把火,给对方热量,是肯定她,望她继续努力;与赞美一样,都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最佳精神营养素,不可或缺,哪怕只是进步了一分、前进了一步,都要珍惜。赞美比鼓励更进一步,有如站在小儿女面前给她(他)唱一首祝福她的歌,赞美她做得那么好。有天,看到媳妇给她写了一封信,我问孙女爷爷可以看吗?看了真感动,那是一封母亲鼓励赞美她的信,我受到感染,就说爷爷嫲嫲也会奖励你,第二天早晨,我带了一份自己制作的奖状和小额奖金(供她慈善用途)给孙女,说这是爷爷嫲嫲奖励你的,她很珍惜,奖金收起,奖状请我放入客厅玻璃橱柜。
其五,宽容与尊重。
培育儿女目的不是为了他们成为家庭的赚钱工具,选科应该任由他们选择;与运动员一样,不能给予太大压力,科科要她摘取金牌,样样争100分;肯定和表扬他们学业的成功,也要允许与接受他们的失败。放得下,看得开、看得远,应该让我们做父母的学会对孩子的宽容和尊重。我们的一对子女,都是到了中学才发力,中小学阶段并不很优秀。没有压力,他们最终也会自觉意识到在急剧发展的社会,好学历的重要。我们一对儿女,一个是树仁大学毕业后,到北大读研究生,再读中大教育文凭;一个在香港大学读日语学系,到日本做交流生一年。虽然迄今没有什么出人头地的光环,只是平凡做人,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很短暂,过得太沉重就太欠负他们了,须知童年只有一次,无法重回;而学业可以后天尽量弥补。我们在新浪网认识的晓薇,我一路看着她以开放的方式培育女儿,她对女儿只有深深的爱,没有太苛刻的非分要求;她满足女儿小平的一切食物嗜好、物资要求,在学业上只有鼓励从无责备;女儿的点滴进步,她都开心高兴,将她的作文贴在博客上,后来女儿也很自爱、生性,考取了杭州的浙江外国语学院。相反,给孩子压力太大的家庭,最后反而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
这一门特殊课——育儿,由于牵涉的方面很多,需要灵活、不断改善,新旧磨合、上下齐心、潜移默化、长远策略等等,与学校课堂上的基本上照本宣科完全不同;家家户户都没有固定的本子,因此育儿又被称为一门艺术,重在实践中摸索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