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的大海与高山(香港)东瑞

(2021-01-08 14:58:49)
标签:

杂谈

散文

文学

大海

高山

分类: 散文遊記詩歌

           文学的大海与高山

文学的大海与高山(香港)东瑞

                                                                                                           照片来自网络,谢谢

                                                  · 东瑞

 

                                    遥看大海

 

文学的大海与高山(香港)东瑞


    走进图书馆,从中学走到大学,常常有走到大海岸边的感觉,那成百万、千万的图书,一望无尽,好似一泓浩瀚的海洋,泛动着异样的色彩;有时想一想,乘上超级邮轮,环游世界了不起就是几个月吧?可是书海泛舟,我相信穷几辈子的时间精力,也未必能读完那些书。

  走进书店,从印尼雅加达唐人街班芝兰的南星书店,到中国大陆各个城市的新华书店,再从香港的三联书店、再走到台北的ceng品书店,九龙西洋菜街的二楼书店到深圳的一座又一座超大的新书城······想一想文学艺术家、各行专家的创造,那些创造就好象大海里的奇珍异宝,花多少时间也捕捞不尽,欣赏不完。当然,那些珠宝沉在大海底下,泥沙俱下,我们只能艺海拾贝,慢慢把玩摩挲。

  大海啊,将你比喻为文学艺术家创作的繁杂丰富、深遽博大,一点都不为过;wei人们的思xiang胸襟,难道不比大海深沉和宽广;不朽作家们的气魄声势,难道不比大海博大和深厚?每当我站在书海边,抓起船桨,准备文海荡漾和探索的时候,总是心存敬畏,不知我们这样的破舟,可以翻腾多久?在我们那有限的生命时间里,究竟可以阅读多少本书?自有人类以来,各种各样的文字构成的文学艺术大海洋,其纸质的总体积,也许比大海深、比大海广。

  一直想于在生之年,遊遊那个大国。另一半问我,下一站是否去北欧?我说“俄罗斯”;过不了多久,她又问,下一站我们去东欧吧?我说:“俄罗斯”。是的,“苏lian”虽然不再联,一个大国就那样jie体了,可是,这个大国死而不僵,至少它的文学就是一片令人眩目的大海洋,迄今似乎没有哪几国的文学成就可以超越。那一系列大文豪的名字早在少年时代的我心中扎了根。托尔斯泰的三部曲,简直就是三个大海洋,规模庞大相当于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家。《战争与和平》里的千军万马,《复活》里的罪与犯zui的救赎,《安娜·卡列尼娜》对不道de婚姻的探讨,思想都很博大,直接触及几百年人xing深处的探讨,令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作者为“空前絕後的藝術大師”,高尔基甚至认为“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虽然只是三部,但部部经典。这是以深度和广度取胜。再看英国的被称为全世界最卓越的大文豪之一莎士比亚,一生写了三十八部戏剧,几乎部部都精彩,他的戏剧就是一个大海洋;法国的巴尔扎克,一生创作了九十一部小说,创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总称为“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全唐诗》里的诗词就多达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南宋诗人陆游存世的诗词就多达九千三百多首;它们都是含金量很高的大小海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还可以再举出不少个人的经典名著,他们创作的长篇小说堪称社会的大海洋,能写出那样的巨著的,无不是上苍偏爱的超级天才,一般人永远不可能企及;我们这样的庸人,恐怕再活多三世,都无法写出那样浩大的作品,我们只能望洋兴叹而已!

  我也钦佩一生只有一部大作品的人,如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长篇《红楼梦》就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不朽作品。全书768个人物栩栩如生,他们就是封建社会里各层人物的缩影。肖霍罗夫一部《静静的顿河》也就足够让他屹立文坛。

  遥看这一泓又一泓的大海洋,我们除了惊叹、赞美、钦佩之外,实在再没有其他什么感情了。这些古今中外的大作家、大文豪的天才性创造,其博大,除了用大海洋形容外,恐怕很难再找到什么比喻了。

  站在不朽作品的大海边,遥看作家们的创造,我们从事创作的同道,只要有那么一丝一毫的谦逊之心和自知之明,都会把自己看得渺小一些,再渺小一些。我们算什么呢?我们不过是写了点东西的人,我们的经验多么有限,充其量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溪流而已,甚至连小溪流都算不上,不过只是一星半点的坑坑洼洼而已。

  在文学创作路上走了四十几年,为兴趣,我们坚持了四十几年,有人更久,刘以鬯先生就创作了六七十年!我们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大海边,敲敲边鼓,或者,在浅海滩漫步,欣赏大海的雄伟气势;或者,仰望广袤的星空下,文学群星和浪花的交相辉映,都是一种无上的自豪和光荣啊!

 

                                   仰望高山  

                                                            

文学的大海与高山(香港)东瑞


        在写作路上踽踽独行,不禁也有四十几年,仍未止歇。最怕疲态毕露,举步维艰,望山兴叹,黯然神伤;最喜欢的是依然昂首、余勇仍足,仍能不断攀越,不断迈步,每天都有新的目标,新的出发。

  回望来路,不觉感叹于岁月不老,都化为一座座高山。惊回首,那些高山峻岭,那些悬崖危谷,都一一掠过去了;多少季节的曲折穿越,多少岁月的煎熬折腾,几许狂风骤雨的呼啸暴泻,几许烈日骄阳的酷晒热烤,我还是我,未曾言累,未敢称败,从没放弃,还是那样骑着一匹骏马,不歇地驰骋、驰骋、驰骋。

  群岭雄伟,环视渺小的我:高山擎天,俯瞰扛笔独步的我。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小憩于山脚,舔干流血的伤口,仰视起伏山峦,增添浑身的力量;在异国他乡携手老伴,磨亮绣绿的长枪,花前月下的思索后,又有新的出发。

  曾经,迷醉于泰戈尔,爱他那有关最富有的是初生婴孩的散文诗,还有他那一只只飞鸟;曾经,感动于波尔莱特,喜欢了他的恶之花的奇特诗歌;我出入于索仁尼津的寓言体微型,我也叹服于星新一的迷你科幻;我像饿了多年的人扑向面包如饥如渴地狂啃鲸吞,阅读书的海洋。我惊叹于川端康成诗情掌上篇的风云回旋,沉醉了无法走出来;我迷失在小小说的诗意和哲理中,不断追求和跨越。当然我喜欢在鱼目里发现和挖掘珍珠,满足于每次创造和挑战后的大汗淋漓;我更欢欣于和同道一起结伴而行,分享彼此发表的喜悦。

  文学巨人们像高山,令我惊叹拜服,无法超越也是一种幸福。

  多少次阅读鲁迅,他的无情《示众》,精美《野草》、多少次不厌倦地购买慢赏,惊讶于一剂醒湖灌顶的好《药》,不朽几十年;凝视他挥舞着《铸剑》,构成瑰丽的文学天空;也始终难忘他的故乡、乌篷船、祥林嫂、孔乙己、阿Q···纵然再驰骋一百年,他依然屹立我身后,高山似的巨人,以仁慈凌厉犀利的眼神望着小小的我。多少次在老舍诗意的《微神》迷醉叹息,多少次怜悯于《月牙儿》可悲的迎送生涯?不忘鲁迅,情不能己,化为盛夏里生命里最深情意结的绍兴之旅;永记老舍,年轻时代不自量力地将资料整理成了一本《老舍小识》。

  喜欢余光中的博大豪情,钦佩白先勇的准确生动,羡慕刘以鬯的简洁健壮,惊讶于刘再复散文诗和理论的神奇嫁接···刘老啊,驰骋文学长路七十年,如今再漫步,每日两小时,多少人有多少个九十五?他的《酒徒》、《对倒》、《打错了》,当年的“急就章”一一成了今天一部部的经典。他们在我面前立着,伟昂并列也如一座座豪情万丈的山峰。

  何曾忘记托马斯的《魂断威尼斯》?波兰美少年就是他美丽的神,美的象征,亦步亦趋我也堆筑了属于自己的《迷城》;何曾忘记《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的隐喻,性机能的衰歇象征着资产阶级力量的萎缩!何曾遗忘一个被大水冲毁了的家族大宫殿?何曾遗忘堕入地洞无法歇止的快速列车?也冥想出了我所创造的《暗角》。前辈文豪在黎明时分,早环立在天际,与天同高,注视山下从不言倦的我,发出会心的鼓励的微笑。更是心动于永远的安徒生,那博大的同情心和童心,就是文学创作的不可或缺的源泉,从此也鼓舞着我为拾取满地失落的童心珍珠而努力,为获颁一纸文学童心的毕业证书而拼搏终生。

  他们是高山,令我喜爱兴奋崇拜莫名,那怕只是仰望,也是一种珍贵机缘。

  在写作路上踽踽独行,不禁也有四十几年,仍未止歇。最怕老态毕露,无法迈步,望山兴叹,黯然神伤;最喜欢的依然是心境不老,风采依然、不怕来日苦短,仍不断攀越,每一步履都漂亮,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战,新的收获。

  在高山环立的艰难旅途上风尘仆仆地奔波跋涉和寻寻觅觅,也是一种至上的幸福,那怕一辈子只能仰望高山,无法超越,那也是无憾的幸福、美好的生命旅程。


 【注】我的长篇《迷城》和《暗角》都是当年(八十·九十年代)阅读外国我喜爱的长、短篇小说后受影响而创作出来的。

 

 【又及】《仰望高山》曾在本人博客2014·7·7发表过,也曾经发表于海内外报刊,最近在南京出版的《艺术周报》百家湖副刊2016年1月24日第四期刊出。为了“配套”我新写了《遥看大海》,以期前后呼应,畅抒文学作品的广、博、深、美和高!

                        【旧文重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