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明信片
·
东 瑞 文 / 图

2015年1月24日~30日我们在日本大阪 · 有马温泉 ·
京都。

· 静寂
·
從京都嵐山站出來,感覺很好。小街靜靜無人,路面乾淨如洗。
與嵐山相約在冬季,也許居民都躲在溫暖的窩裡比較暖和吧。

· 小食
·
誘人的美點一列排開,也不見主人,好想每樣都試一試,可是行程緊湊、馬不
停蹄,只好攝一張,紙上解饞了。

· 装饰 ·
家家户户都不见人影,未闻人声,然而一团团树丛,一盆盆花草,显示美化生活
的情意,真想敲一敲门,看看屋主是谁。

· 花草 ·
钦佩普通人家的审美情趣!仔细欣赏,会发现花色、红砖、木墙、绿草的位置
都放置得恰到好处,看上去居然那么顺眼。

· 水绕 ·
一条沟渠的流水绕经路前屋后,静静的无声。没有城市的喧哗,没有市场的
嘈杂。像是城市里的农村,令人向往。

· 飘雪 ·
冬季的京都好冷。日本作家描述过京都是四季分明的,真的领略
了它的冬威,终于,雪花飘下来了,如粉,如丝,如透明的小花。

· 岚山 ·
严冬里,景物都涂抹一层苍凉之色,彷佛是到了断桥、荒野、故刹、枯树······
心境也一下子冷寂起来,想起了冬天的一些故事。

· 庭院
·
尽管有些寺与神州相似,细细观察、辨识,还是会发现其同中有异之处。一边是
枝茂叶青,一边是绿衣尽脱。中间的寺,间隔式样就很日本。

· 参观 ·
从大阪走到有马温泉,旅途中见到的都是女长者与女长者结伴而遊,这是首次遇
见学生,寒冷的冬天,忽然,感到了一股生气。

· 风铃 ·
精品屋门口吊满了七彩的风铃,与屋外小院里的竹篱笆、水池、葱茏树木
构成鲜明的对照,似乎在告诉你什么是自然,什么是制作。

· 冬遊 ·
冬季,眼目所见,都是灰、黑、白的色调,在街上随便拍摄的时候,突然,
一串颜色走进我镜头的视野,还以为是一队七彩鲤鱼游过。

· 喜欢 ·
我喜欢的东西、风景,我都会很快告诉她,特别是画面,其他
我总是听她,拍照的取景,她听我;我说会把你拍得很美,
于是她笑了,快门也就在那一瞬间,按下。

· 七彩
·
究竟是什么呢?甜点、寿司、玩具、针线包·······?整齐悦目、精致可爱,于是
先拍下来才说吧!感觉美观的东西,有时不需要太明白。

· 小店 ·
在京都,有不少建筑格局迷你、产品擺设艺术、外观包装讲究的店铺,单是
参观也充满情趣和意趣。店铺门面通常很小,里面却大有乾坤。

· 长桥 ·
见惯了大河长桥,毫不出奇;奇在这一带的安静。桥名叫“渡月桥”,它分开
了嵯峨和岚山。那一天,风吹得紧,围巾很管用。

·
雪花 ·
岚山在寒风劲吹中,终于,雪花飘洒下来了。我们感觉到了。没想到照片也看
到了它们在空中的飞舞。人类,不是需要借着彼此的身体而取暖吗?

· 古色 ·
棕色成了这家餐室门面的主调,与大城市的彩色招牌、霓虹招徕形成对比。
其内里也是简朴无华,在简单中突显了”简单就是美“的装饰风格。

· 精致 ·
你完全意想不到的一餐,以豆腐为主菜;将豆腐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是向
豆腐致敬的一餐。几乎把豆腐当成了一件艺术品。每个人是2000日元,
相当于港币133元,人民币106元。配料见下图。

· 盛 器
·
日本手信以包装好看著称,商品也以包装引人。运用在餐食文化中,就是盛器多、
小巧而繁琐。当然从欣赏角度去看也无不可。一片萝卜、半朵蘑菇,都用
不同的盛器来装。洗碗工人的薪酬必然也很高?没问。

· 风中
·
冷风吹在脖子好冷,雪花落在皮衣上倒没感觉。最好的是,影中人对面两米远那位
抓相机的人,时刻想到为她拍照留影。这一帧叫《风中》或《在桥上》。

· 等待 ·
和服做成那样的色调 未免俗气,也不知道是游客装扮还是道地的东洋女子?
上次在江南乌镇也看到穿高跟鞋的摩登女子在桥上搔首弄姿,为什么
总是与桥有缘?

· 泊船
·
远看似江南的客船,可是牌子上分明是日本字;冬季,水冷风寒,船都要
冬眠,何况是人?拍摄那画面感觉到有股中国味道。

· 出墙 ·
花树长高了,一定会出墙,人呢?理智和欲望交战,就看善恶哪一方战胜。

· 点菜
·
女婿女儿看懂日文菜牌 ,又尝试过不少美食,放心吧。

· 暮色 ·
最喜这一张,天色就在将暗未暗之际,相机效果最佳。浅蓝色的天空,树枝
乱中有序地布满天际,犹如黑色剪纸贴在浅蓝色的布上。一盏黄白灯居于
中央,多么显目。销人魂魄的傍晚,伊在那里,又在做什么呢?

· 车站 ·
喜欢车站、小站、站台······这一类名称,衍生了数不清的文学作品里的动人
故事。怎么可能不拍摄一张?激发激发快要枯谢的创作生命。

· 长 · 园 ·
岚山车站周围设计和布置奇特,无数光柱竖立着,一颗圆球在水池面上滚动。

· 祈愿
·
原来天下求学历、求前途美好的心大致都一样,不一样的只是方式,纸张、木片
布条······唯有较高的学问,才可以在高科技的时代取得生存和温饱的可能。

· 生机 ·
看到花儿在残冬除开,就想到春天满园繁花似锦的景象,也感到一种生机。
我们从事创作也是这样,先努力写吧,春风一来,种种可能就到。

· 桥栏 ·
大桥有桥头堡,小桥有装饰物,桥栏上总是可以欣赏和拍摄。走过的时候,
突然有种冬季萧杀冷寂的感觉,于是就拍了一张。

· 结缘 ·
人生有许多缘,说来就来;没缘,无论如何强求就是不行。为什么三度与她相遇
呢?就是因为有缘有份,因此就那样与她“缘订三生”了。可遇不可求。

· 留影 ·
不要以为唯有穿西装短裙才适合影相;虽然你会觉得画面有点不和谐,可是,那只
是传统印象。和服里包装的也是人类那种充满爱美生理欲望的心。

· 木构 ·
三十一年前曾经和四岁的儿子游览京都著名的清水寺,三十一年后与女儿女婿
再度旧地重遊,全木制作的清水寺依然不老,遊人如织。

· 错落 ·
喜欢错落有致的屋宇,交错中还是有序。想到了散文写得很散,读到最后
才恍然,读出了围绕的还是一个中心。

· 对照
·
现代和传统都是需要的,尊重他们的存在。一亮一暗,形成一种对照。

· 和服 ·
未必是东洋女子在游览,女儿说,不少是外地游客租和服出游,你看
其中一位玩自拍工具,那么熟悉,自恋情结满溢脸上。

· 树屋 ·
想起江浙水乡,见过不少树屋,也在此拍一张吧。

· 整理 ·
冬天的院子里安静极了,周围都是肃穆气氛,购物女士大包小包走累了,
走到这里整理战利品,彷佛在等着一个静悄悄镜头的瞄准。
,

· 粉面 ·
她们的粉面令我想起了中国京戏里的白脸,不知道为什么要涂得那么不真实,
不过,也许是艺人的需要吧。四句俗语从她们脸上跳出来——
吹弹得破、涂脂抹粉、花枝招展、三个女人一个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