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43
  • 关注人气: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与当下:作弊手段的古今奇观

(2013-06-11 06:57:33)
标签:

古今奇观

杂谈

分类: 社会万象

夹带”“替考”“贿买”:科举作弊三大手段

作弊与考试简直是相伴而生,自从隋唐推行科举考试以来,中国读书人研发无数千奇百怪的作弊手段。手段虽多,本就同源,归纳来说,无非“夹带”“替考”“贿买”三类。所谓“夹带”指的是将作弊材料通过一定手段带入考场的行为。北京科举牌匾博物馆中就藏有清代考生作弊用的“口袋书”,一寸见方的小本上写有四十一篇范文,近三万字。将这个小本携入考场也是门技术活,如夹入馒头中,放进墨盒里,塞到砚台下等等。更有人用心良苦,将范文写到坎肩上。例如,一位清朝考生竟然将六十二篇四万字的范文写到了坎肩上。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17/222/1344/87450327.jpg此夹带上衣为麻质,上有大量墨笔字迹,字取馆阁体,清丽优美。为科举考试之时,应试士子们所用“战衣版”作弊工具。

“夹带”好歹是自己涉险,而“替考”就是拉别人也下水。替考在古代叫“枪替”,替考者叫“枪手”。对当代考生来说,“枪手”可不是陌生词,但却鲜有人知道它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为人所熟知。讲中国科举作弊史,如果不提“枪手”大师温庭筠,就等于讲明史要跳过朱元璋一样。唐朝诗人温庭筠,文思敏捷,恃才傲物,视科举为儿戏,自己没怎么谋得功名,却帮很多人圆了仕途梦。尽管监督严格,他照样在众目睽睽之下为八人写完考卷,随后大摇大摆地走出考场。他屡次作弊得手但没被逮,一时成为佳话。

与前两类作弊方式相比,“贿买”需要关系和资本,所以就略显高端了。“贿买”的形式多样,如贿赂监考官、贿赂阅卷管、出钱买题等。提到“贿买”类作弊,大才子唐寅的事迹值得大书几笔。他当年中了头名解元后,意气风发地进京参加会试。为了考中,他耍点小聪明,要来了主考官的文章,通过钻研主考官的文章参悟出了考题,并宣扬了出去。他的小童将考题卖给了江阴县徐经。开场后,众考生发现,唐徐二人入场前预侧的题目与考题暗合,舆论哗然。结果,主考官被罢黜,唐徐二人也未被录用。唐寅科场不顺,筑桃花庵,以诗文绘画为生,没事时踹一下寡妇的门,或点一下华府的秋香,最后成就了风流才子之名。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248/186/1344/87441278.jpg温庭筠多次做枪手代拟策赋,《唐书》记载,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科考,温庭筠“私占授者已八人”,“枪替”技艺出神入化。

“声音传导”和“文字传导”:高科技基础上的高考作弊

当今的作弊手段也没跳出“夹带”“替考”“贿买”三类,只不过是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加入了科技与时代的元素。“替考”与“贿买”的形式与内容变化不大,但是“夹带”手段与科技相结合,成就了当今的作弊奇观。高科技基础上的“夹带”分为“声音传导”和“文字传导”两类。一般情况下,作弊团伙的外围人员报名考试,混入考场,通过针孔摄像机将试卷内容拍下,传到同伙的电脑上。通过截屏、打印,将试卷整理出来,交给做题的团队。做题的团队分头行动,做出答案,然后再以声音或文字的形式传输给考生。

最早的声音传输设备是“隐形耳机”,可接收无线电波,隐蔽性好。“隐形耳机”被查出后,同样原理的设备紧随其后,于是出现了“耳机笔”“耳机橡皮”“耳机眼镜”。把隐形耳机装入笔、橡皮、眼镜架上,趁监考老师不注意,通过用笔挠痒痒,或把橡皮放入手中,通过托下巴,或扶眼镜架等方式,听外面传输进来的答案。这些设备的隐蔽性很好,但还是招人耳目,慢慢都被查出了。于是“口腔骨传导耳机”应运而生。将耳机放入口中咬住,便能听到传来的声音。随着防作弊手段的先进,这种耳机最后也被查了出来。

文字传导要比声音传导安全一些。文字传导所用的工具也是五花八门,有橡皮、铅笔、手表、眼镜盒、铅笔刀等。基本原理与声音传输异曲同工。一般情况下,橡皮、手表等作弊器材上都有一个小屏幕,可以收到外面传来的文字信息。外围团伙会告诉考生发答案的时间,考生在差不多的时间打开接收按钮,文字信息就能传输到相应的屏幕上。这些隐形的设备后来都被监考官发现了。很多地方的考场已经不让携带橡皮、手表等文具或工具了,可是还是无法杜绝作弊。谁也不知今年的高考会出现什么样的高科技作弊器。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18/222/1344/87450328.jpg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国“高考”学生作弊神器,不断进行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反间之高端堪比间谍设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