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光影64年(下)


标签:
戛纳陈凯歌《霸王别姬》范冰冰葛优 |
分类: 娱乐在线 |
在戛纳64年光影里,见证了一个个女神的诞生,也记录了一对对情侣的分合离析。更目睹了华语电影的在戛纳的兴衰,从陈凯歌《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到葛优成戛纳影帝,到张艺谋巩俐携手走红毯。一张张旧照片记录戛纳已物是人非的影像时光。
1984年Pierre Viot被任命为评审团主席,Robert Favre Le Bret担任名誉主席。
1985年Michel P. Bonnet担任电影节秘书长。“罗伯托罗西里尼奖”创立,该奖项经一个由法国和意大利导演组成的评审团评选,旨在表彰秉承开放城市罗马创建者人文精神传统的知名人士。
1987年为庆祝40周年诞辰,电影节推出一部剪辑影片:Le Cinéma dans les yeux(“人们眼中的电影”),同时还出版了由Jean-Marie Le Clézio作序的《Les Années Cannes 》一书。
1992年《戛纳的游客》一书作为电影节45周年纪念的标志刊物出版发行。官方评选单元Cinéma de toujours 创立,在向电影致敬的同时回顾电影发展史。
1993年陈凯歌《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大奖。同时获金棕榈大奖也首次颁发给一位女性导演:执导影片《钢琴课》的简坎皮恩。侯孝贤《戏梦人生》获评委会大奖
1994年电影节完成了向费德里科费里尼致敬的银幕幕布,并为让雷诺阿诞辰一百周年举行纪念活动。张艺谋《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5年电影节放映了一系列剪辑短片,以“序幕”为题,介绍每部入选竞赛单元的影片。
1997年,戛纳50年庆典。在5月18日的闭幕式上,组委会特别准备了一个50年大奖“棕榈的棕榈”,这是人人都渴望的荣誉,她属于瑞典人英格玛·伯格曼,戛纳电影节以此奖励伯格曼一生在电影创作方面的成就。王家卫《春光乍洩》入围第五十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夺得最佳导演奖,王家卫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华人导演。
2000年的戛纳电影节最受瞩目的国家是中国,华语电影全面挺进戛纳,竞赛单元中的3部电影像是对华语电影10年的一次历史小结:内地有姜文的《鬼子来了》,香港有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台湾有杨德昌的《一一》,同时,李安的《卧虎藏龙》进入了展映单元。
2001年侯孝贤《蔷薇的名字》、蔡明亮《你那边几点》获戛纳技术大奖。
2002年国际电影节正式定名为“Festival de Cannes”。冰岛的另类歌手比约克首次主演电影,就凭借《黑暗中的舞者》摘得戛纳影后。伍仕贤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为首部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华语短片,廖琴《哭泣女人》获“一种注视”特别提名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委会主席的华人。王超《江城夏日》获“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 2007年王家卫的英语新片《蓝莓之夜》成为唯一入围金棕榈奖(21部)的华人导演作品,同时成为开幕影片,这是也戛纳60年来第一次以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
戛纳光影64年 再现经典(下)
戛纳国际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或称坎城电影节或康城电影节,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在戛纳这个人口只有7万的小城精巧、典雅、迷人,拥有世界上最洁白的沙滩和终年的阳光,而每年5月这里举行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堪称世界电影节之首。戛纳电影节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每年盛事期间,在著名的海滨大道及附近的海滩上都会有众多美女云集,期待着影界大腕、星探们的发掘,一圆她们的明星梦。
(接上文)1989年5月13日,戛纳电影节上传来消息,“电影与自由”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于下午13时在电影宫大会议室隆重举行。在本届戛纳电影节期间,恰逢“法国大革命”和《人权宣言》诞生200周年,在组委会及各国电影工会代表的提议下,由戛纳电影节组委会负责主持召开了本次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由于东欧剧变前夜的欧洲政局动荡不安,很多电影人对电影制作与发行的国际形势非常担忧,继而“研讨会”吸引了世界各地电影人的目光,并成为戛纳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国际研讨会,与会导演和电影人的阵容压过了前来戛纳的好莱坞名星的风头。
1997年,戛纳50年庆典。在5月18日的闭幕式上,组委会特别准备了一个50年大奖“棕榈的棕榈”,这是人人都渴望的荣誉,她属于瑞典人英格玛·伯格曼,戛纳电影节以此奖励伯格曼一生在电影创作方面的成就。
2000年5月10日,法国人在戛纳电影宫前铺起了长长的红地毯,这一年与往年不同,那一年的红地毯格外长,格外宽,仿佛要直接通向新的世纪,这一年有24部影片参赛,有超过往年的贵宾将走在红地毯上,更多名人漫步在滨海大道,2000年的戛纳举行的不是电影节,是电影界跨越世纪的盛典。2000年的戛纳是历史上参赛片质量较高的一年,许多优秀影片参赛参展,除了上述导演之外,还有罗伊·安德森《二楼传来的歌声》和法国导演阿诺·德斯帕欣的《伊斯特·康》,竞争十分激烈。到了5月21日,即将颁奖的下午,参加戛纳的几位华语纷纷接到了闭幕式邀请函,他们统共出现在戛纳最喧哗的颁奖仪式上,最终,他们几乎拿走了除金棕榈之外的所有重要奖项:姜文获得评委会大奖,梁朝伟获得最佳男演员,第一次参赛的杨德昌则成为戛纳历史上第二个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华人。颁奖时,评委会主席就坐在舞台一角,他是个年轻的大胡子,他就是吕克·贝松。2000年的戛纳电影节是对华语电影的一次检阅,也是华语电影在戛纳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此后,更多华人新面孔出现在戛纳舞台。
戛纳电影节对世界各国的电影艺术家们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影响十分广泛。几乎可以认为,戛纳电影节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无论是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都会将电影节作为向全世界推广的极佳契机。
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戛纳电影节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集电影市场为一身的电影节。这个1959年创立的电影市场,最初只是坐落在旧Palais屋顶的一间有二十个座位的小房间,现在位于面积七万平方英尺的Espace Riviera,每年吸引近万名参加者,代表来自70多个国家的一千多个电影公司的5000部影片,仅在电影市场上放映的影片就超过一千部,而且还有大量在拍摄中,甚至只是草创阶段的构思。电影市场成为世界电影人寻找资金,合作伙伴,和发行人的重要场所。它的存在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要远超过那些红地毯和珠光宝气的电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