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认识教学案例
(2013-11-06 20:47:07)| 分类: 教育教研 |
|
教学基本信息 |
||||
|
课题 |
|
|||
|
作者及工作单位 |
李立平 |
|||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
|
|
||||
|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圆锥实物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经历圆锥特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综合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
||||
|
教材分析 |
||||
|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
||||
|
l |
||||
|
l |
||||
|
本课内容是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小节第一部分《圆锥的认识》。这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了圆和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而安排的内容。我们要想认识圆锥,进一步学习有关它的知识,首先要了解它的特征。因此教材把它安排在这一部分内容的第一节,为下面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由于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教材把圆锥的认识安排圆柱的认识之后,为学习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
||||
|
学情分析 |
||||
|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
||||
|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
||||
|
l |
||||
|
l |
||||
|
学情分析 由于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已经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有意识的去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发展。所以在教学时适宜让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另外,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根据具体情况想出测量高的方法。 |
||||
|
|
||||
|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
||||
|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认识圆锥,了解圆锥的基本特征,掌握圆柱与圆锥在特征方面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经历圆锥特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综合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在猜测、游戏的环节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兴趣,鼓励质疑思辨。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
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圆锥的特征。会测量圆锥的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
||||
|
教学流程示意 |
||||
|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
||||
|
|
||||
|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
1、 出示实物,哪些物体上有圆锥?
2.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是圆锥形状的? (准备好:圆锥形跳棋和圆锥形可爱多,配合学生发言,出示实物) 3. 拿出学具,根据你以往学习的经验,试着说说圆锥都有哪些部分? ( 1 )观察实物,识别圆锥。 ( 2 )操作学具,认识圆锥的组成。 看一看圆锥的底面是什么形状?摸一摸圆锥的侧面有什么特点? 说一说盒装方便面(圆台)、瓶装醋(棱锥)的外形为什么不是圆锥? ( 3 )画圆锥,感知顶点与底面的关系,为认识圆锥的高埋下伏笔。 ( 4 )从正面、上面、下面观察圆锥,获得对圆锥更完整的认识。 这里有一个跳棋的棋子,从哪个角度观察,能得到下面的图①、图②、图③? ( 5 )认识圆锥的高,想办法测量圆锥的高。 先想一想什么叫圆柱的高?再议一议什么叫圆锥的高? 在黑板上画出圆锥的高。说一说圆锥有几条高,为什么? 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第二次学生活动:进行立体与平面的相互转换,深入认识圆锥。 ( 1 )判断哪个圆能和扇形组成圆锥,认识圆锥的侧面及与底面的关系。 ( 2 )判断哪些图形可以旋转成圆锥,感知圆锥是旋转体。 ( 3 )切圆锥,认识圆锥的截面。 ( 4 )制作圆锥,感悟圆锥的高与组成圆锥侧面扇形的半径长短无关,与扇形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在半径相同的情况下,圆心角越小,做成的圆锥越高。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判断
(1)圆锥有无数条高( |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
|
圆锥的认识 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
||||
|
教学反思 |
||||
|
(教学反思的撰写应避免对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的再次重复。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
||||
|
l |
||||
|
l |
||||
|
l |
||||
|
l |
||||
|
我们可以换一种呈现判断练习的方式:给出几种圆锥“高”的画法(当然其中有错的),让学生判断哪种画法是圆锥的高。当学生的意见达成一致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圆锥的高”。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