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儒林外史》说周进人物
(2020-03-18 14:25:32)
标签:
杂谈 |
再说周进是个怎样一个人物?此人六十多岁,一直未中过学,早些年在他人家里做私人教师。他教过的学生都考取了功名,而他仍旧是穷困潦倒,一副穷酸样。原著:众人看周进时,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同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
周进虽身为私人教师,却得不到他人应有的尊重。 一个叫梅玖的人,只因进过学,他自认为地位比周进高出一等。于是在酒席上,已知周进的饮食习惯,却故意向众人说起一个笑话,极大地讽刺和挖苦周进。说的是周进六十多岁的人,却连个秀才也没考取。原著:他便念道:“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念罢说道:“像我这周长兄如此大才,呆是不呆的了。”又掩着口道:“‘秀才’指日就是,那‘吃长斋,胡须满腮’,竟被他说一个着!”说罢,哈哈大笑。众人一齐笑起来。接下来梅玖又借说梦的故事,通过自己托梦的境遇,再一次嘲弄周进的无能。
此后,一偶然机会,周进遇见一王姓举人。因为二者的地位相差悬殊,二人之间的言行举止表现出不同身份等级的姿态。王举人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待人姿态。王举人在说到自己考场上的能力发挥,竟与鬼神联系到一块,其目的是在说明自己应该榜上有名,连贡院的鬼神都赶来帮助自己。在与周进讨论梦境中遇到的事时,王举进却对他人的观点不屑一顾,甚至是嗤之以鼻。原著:周进道:“老先生,梦也竟有准的。前日晚生初来,会着集上梅朋友。他说,也是正月初一日,他梦见一全大红日头落在他头上,他这年就飞黄腾达的。”王举人道:“这话更作不得准了。比如他进过学,就有日头落在他头上,像我这发过的,不该连天都掉下来,是俺顶着的了?”
在随后晚餐的接待上,二者的身份地位上的悬殊,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原著:彼此说着闲话,掌上灯烛,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台。王举人也不让周进,自己坐着吃了,收下碗去。落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周进也吃了。叫了安置,各自歇宿。
周进虽然可怜,但他最终是还是幸运的。在他姐夫金有余及其朋友们的帮助下,众人凑足二百两银子,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随后的上京会试,周进势如破竹,平步青云,一举成功。他在京会试中了进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直止到周进做了主考官,又恰逢遇上范进应试,便有了范进中举的讽刺故事。
原著: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又把魏好古的卷子取地过来,填了二十名。将各卷汇齐带了进去。发出案来,范进是第一。这个故事最有趣的是二者的名字都共同有一个“进”字,有进取功名的意思。所不同之处是周进年长于范进。周进是通过花钱买来的官位,而范进是贵人相助,运气好到极点,分文未花,水到渠成。而这个贵人就是文中说的周进这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