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六中

(2013-02-22 17:34:22)
标签:

教育

分类: 其他教育

用管理和责任架设通向梦想的彩桥

——访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六中姜立军校长

赵金波

 

劲松六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是首都唯一地处市中心的专门学校。它建于1978年。1989年,设立职高部(即北京市朝阳区职业技术学校)。1993年,成立培训部(即北京市朝阳区电梯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学校设初中部、职高部、培训部、心理中心(朝阳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法制中心(朝阳区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等。培训部开设电工、电梯专业,担负为本校职高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证和培训社会生源职业技能之职,年培训规模达3000人。心理中心承担本校学生、朝阳区普通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社会人员心理咨询的任务。法制中心负责本校生法制教育,并为普通中学法制教育服务。

学校建有普通教室14个,实训教室15个,公用教室1个。在编教职工55人。教师中大本学历39人,研究生1人,在读研究生5人,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24人。

六中现归属义务教育序列中的专门教育范畴。其初中托管生源均为不适宜在普通中学就读的学生。学校通过建立校外预备生制度、初中阶段寄宿制、设置特色课程等管理办法,从保护的目的出发,对学生实施教育、矫治和控制,实现转变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稳定一个学校,和谐一个地区。并通过职高阶段职业技能教育和就业安置,使学生回归正常,走向社会,健康发展。 

 

 

现代管理   依法治校

 

用心工作,巧妙设计。智慧源于勤奋,创意来自积淀。聚精会神思规划,一心一意谋发展。“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败优劣,不在于他所处的位置,而在于他面朝的方向。历史是创造者的杰作。一沙一石是脚踏实地的努力,一书一画是办学思想的诠释。

自2011年起,六中编写学校大事记和年鉴;建校史馆、“弟子规”校园文化景观、党员活动基地;栽种毕业年级纪念树、统一设置班级文化宣传栏、校门悬挂师生形象警示牌;为住宿学生和值班教师增加营养晚餐、为全体教职工安排医疗保健、实行退休教职工欢送制度;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教师关爱委员会、班级委员会;组建学生社团、为每个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和学习档案;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家校合作教育活动等。通过学校文化建设,使其主流文化更加突出,人文氛围更加浓厚,师生发展更加全面,育人体制更加完备,长效机制基本形成。2011年确定为制度建设年;2012年为师生文化社团建设年;2013年为文化建设展示年。

同时,将德育常规化、制度化,纳入教育教学和课程之中。德育实现四个转变:转变传统观念、转变思维模式、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方式方法,即变学生、家长的被教育对象为学校德育的依靠力量,变学生、家长的德育客体地位为学校德育的主体地位,变单一化德育为本校、原校、学生、家长、社会多位一体的社会化德育,变封闭式校内德育为开放式延伸德育,变学生管得住为德育教得好,变共性德育为个性德育,变普通德育为特色德育。构建德育活动六大体系:组织体系、活动体系、社会实践体系、学生自我教育体系、德育课程体系、德育教师专业建设体系等。

职责明确,量化管理。清清楚楚做事,明明白白做人。这是现代管理者的基本作风之一。制度科学、民主透明、过程监督、落实执行,这是完善管理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个组织就像一架钢琴,如何弹奏出悦耳动听的旋律和曲调,一方面要看管理者的管理造诣和水平,同时也反映出管理者的理念、理想和追求。 

 

 

优质教学   创新模式

 

这里的学生同样是有尊严的人,理应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专门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孩子们是可爱的、弱小的、未定型的、有希望的、需要专业人员细心呵护与耐心帮助的。人生之路,难免会有风雨和挫折,那是我们走向理智和成熟的阶梯。正因为这些孩子面临一些问题和“误区”,我们才应当以更加优良、科学、精致的教育,为他们撑起一片纯净的天空,“重塑”那一颗颗受伤但闪光的心灵。

学科教师寓德于教,德育与教学相互融通,彼此借力。知识是什么?知识是规范我们行为的标尺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食粮。优质教学与德育从来都是高度统一的。一节体育课就是一节做人课;一堂数学课就是一堂艺术修养课。因为,求真、求善、求美,是一切学问的起点和归宿。这大概就是圣人先哲们所阐述的“知行合一”、“知德合一”的道理吧。

此外,学校举办首次教育教学开放日、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建工作室;以促教师专业发展和师德建设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课改,形成符合专门教育实际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机制,保证和提高学生的学业效果,并最终达到与普教、职教教学目标的一致。

学校以构建“普职结合教育教学六年一贯制”为发展模式,理顺部门管理关系,制订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方案。初中部、职高部、培训部形成三位一体、有效衔接的控制管理体系。实行科学实效的教学监控机制,实现规范自律的教师教学行为。

以构建“六年一贯制”工作思路为核心,学校建立教育教学工作年会制度,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专题进行研讨。2011年首届年会以六年一贯制的德育建设为主题;2012年以六年一贯制的教学规范为主题;2013年以六年一贯制的学校管理和文化建设为主题组织教科研工作。

“普职结合教育教学六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的探索,充分发挥本校专门教育的效能,实践专门教育规律,突出专门教育特点,形成专门教育特色,构建专门教育创新机制,成为学生愿读、家长放心、普校信任的学校,在北京乃至全国专门教育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服务学生   再造前程

 

“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学校的教育、关爱、矫治和培养,使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公正的教育,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帮助孩子走出成长的困境,树立失去的信心,具备良好的素质,回归健康发展的道路。协助孩子认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让孩子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唤醒自尊,体验成功。

视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有爱就有办法,有爱就有奇迹,有爱就有一切。但这种爱是理性的、高级的、恰如其分的。用姜校长的话说,我们不要“恨铁不成钢”,而要“炼铁成钢”。让我们与爱心相伴、与责任同行,用亲人一样的双手为孩子们擦亮天使般的眼睛,使他们看清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找回那曾经失落的美好时光!

创意课堂,因势利导。这里的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往往“个性”大于“共性”。教育不是禁锢、不是灌输、不是保守;教育是引导、是发现、是激励。我们要研究这些“特殊”的学生,分析他们的情况,找到其“最近发展区”。从而,创新教学,因需设课,因人施教。今日的“开小灶”,正是为了明日孩子们能够适应社会这个“大熔炉”。学校新开设的校本和特色课程有合唱、书法、茶道、腰式橄榄球、种植等。

家校联动,携手共育。教育是多侧面的、立体的、有生命的。学校虽说是教育的主阵地,但远不能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家长、家庭及社会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这种家校教育资源间扬长补短、有针对性的整合,必将取得事半功倍、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推荐工作,就业率百分之百;再就业,免费重学,对学生负责。在企业产品质检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即全部。在抽样检测中,若有一个产品的质量不合格,那全部产品的质量都值得怀疑。这里的教师是经师,也是人师。本着“一个都不放弃”的原则,对孩子们,在学业上指点迷津;生活、工作中体贴入微、关怀备至。他们为学生找到人生的航标、前进的动力;他们把孩子们扶上骏马,护送登程……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引领发展。“没有远见的行动是苦役,没有行动的远见是空想。”集几十年的阅历和经验,综合对事业、教育、管理的理解、认识和规律的把握,姜立军校长和全体教职工一道,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在专门教育这方热土上,自强不息,实现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