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现状与阅读指
(2018-08-30 10:47:46)
标签:
教育 |
分类: 2017小课题 |
康桥小学语文课题组
如今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即使在农村学校,学生在双休日补课成风。少则上一两个辅导班,多的上四五个辅导班。记得有一次我问学生,生活中你都有什么烦心事。一个学习好的女生说:“我喜欢星期一到星期五在校上学的时间,我一天很快乐。我最烦双休日,妈妈给我报了好几个辅导班,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根本没有时间玩。”听听,我们一个很优秀的孩子,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平时是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阅读的:
除了语文书,学校发的阅读课本,学生人人都有。阅读课本上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这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读这样的好书,是与先哲的一种对话,亦是涤荡心灵,塑造完美人格,提高文化品位的一个过程。每天早读前利用十分钟指导学生阅读。我发现有些学生之所以不爱读书,是因为他理解能力较差,往往读不懂,所以没有兴趣。早读前指导学生集体读,好的带动差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很快。读完后要求学生记好读书笔记。读懂了,学生也就慢慢爱读了。凡是指导过的文章,隔段时间问起,大部分学生能说出主要内容,能回答文章的相关问题。读过的文章学生能有印象,阅读就落到了实处,同时也达到了积累的目的。
学生的课外读物很多,学生有时很盲目,不知道看什么样的书,不知道怎样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阅读课外书时要围绕课本的单元训练展开。这样,阅读与写作相互驱动:多读,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多写,又会使读书如饥似渴。只读不写,阅读便会随兴所至,停留在浅层上。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起来,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四年级第四单元安排了一组描写动物的文章,本单元也要求学生写一篇描写动物的习作。因此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给学生安排了课外阅读有关动物的文章。像这样每个单元我都围绕单元训练,告诉学生阅读什么样的文章,给学生指明方向。这样就将课外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由于看了许多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在写单元作文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都说明动笔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读两篇文章,一篇阅读课本中的文章,一篇跟单元训练有关的课外阅读。每读完一篇文章,我要求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写出简单的阅读感悟。这样三段式的读书笔记,我们班的学生人人都会,大部分学生积累的特别好,一些爱读书的孩子还能超额完成任务。每隔一段时间展示较好的读书笔记,通过展示,学生互取所需,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们良好读书习惯的自觉形成。
阅读积累达到一定的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写起作文来也容易。我将继续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思想及阅读所需,争取顾及每位学生。同时,尝试采取更多的方法,让学生提高对阅读的认识以及阅读兴趣。我相信,只要继续努力,一定能让学生初步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一生受益。